古代名物 > 蟲豸類 > 器官產物部 > 蜂房蟻穴 > 王臺 王臺 wángtái 亦稱“蜂臺”。省稱“臺”。蜂窠中蜂王所居之處,其狀如臺,故名。宋·王禹偁《蜂記》:“窠之始營,必造一臺。大如栗,俗謂之王臺。王居其上,生子其中,或三或五不常。其後,王之子盡復爲王矣。”《埤雅·釋蟲》:“其王所居,疊積如臺。語曰:‘蜂臺蟻樓言蜂居如臺,蟻居如樓也。’”明·宋應星《天工開物·甘嗜第四》:“凡蜂,不論於家、於野,皆有蜂王。王之所居,造一臺如桃大。” 禽兽居处 禽兽居处鸟兽的居所:窝巢 巢穴 巢窟 禽兽栖息的地方:长林丰草 长林茂草 蚂蚁的巢穴:蚁穴 蚁壤 蚁巢 蚁孔 蚁窝 蜜蜂的窝:蜂房 蜂巢 蜂窠 蜂肠 蜂窝 蜜房 蜡房 蜂王居处:王台 蜂台 鸟巢:巢(雀巢) 菆 鸟窠 鸟窝 以小木枝构成的鸟巢:柴蔟 燕巢:燕户 燕室 高处的鸟巢:云巢 云兜 高樔 栖息之所:丛蔚 北方雁栖止之所:雁家 鸡住的地方:鸡窝 鸡厩 鸡埘
另见:树林 洞穴 动物 畜圈 栖息 ☚ 隐居处 住所 ☛ 王台queen cells蜂群中培育新蜂王时所筑造的一种临时性巢房。王台数量有数个至数十个不等,常筑在巢脾的下沿或两侧,特殊情况也筑在巢脾中央。工蜂筑造王台时先筑造圆杯状的台基(见“台基”),口朝下,当蜂王在台基内产下受精卵开始培育蜂王时即称为王台。随着卵的孵化和幼虫的生长发育,工蜂用蜂蜡逐渐将王台加长(人工育王时,可用人工台基先加入育王群,经蜜蜂修整和清理后,再移入卵或小幼虫)。幼虫发育到5天半后,工蜂将王台口封闭,蜂王幼虫在里面继续发育。封口后的王台形如乳头状,表面有凹凸皱纹。蜂王羽化出房后,王台壳即被工蜂咬毁。蜂群在自然分蜂期筑造的王台称为自然王台(亦称分蜂王台);在失王期,工蜂将含有3日龄以内幼虫的工蜂房改造成的王台,称为急造王台;当蜂群需要培育新蜂王更替已衰老或伤残的老蜂王时筑造的王台称为交替王台。 王台即“母蜂房”。参见“巢房”。 王台?—1582明代海西女真族著名首领。名万,俗称“万汗”。女真族。纳喇氏。塔山左卫都督※克什纳之孙。明嘉靖十三年(1534),克什纳被族人巴岱达尔汉杀后,随父彻彻穆奔席北部绥哈城。其叔王忠(史称旺济外兰)奔哈达部,驻开原靖安堡外,被推为部长。旋哈达部内乱,王忠被杀,遂被忠子博尔坤舍迎为部长。善抚部众,“远者招徕,近者攻取”,势益盛,扈伦四部与建州三卫皆附之,辖地千里,东起辉发、乌拉,南至汤河,北尽叶赫,遂以哈达为国,称汗。时建州右卫都指挥王杲与西部蒙古遥相呼应,屡窥辽边。他居其间,不令东西合势,保卫明边,颇有贡献,受明封都督。万历三年(1575),奉命捕王杲以献,晋右柱国、龙虎将军,二子扈尔汉、猛骨孛罗俱升都督佥事。以女妻杨吉努,并纳其妹温姐为妻,结好叶赫部,为明守边达30余年。晚年暴而黩货,部众叛离,势渐衰败。杨吉努乘机结王杲子阿台与长子扈尔汉交兵,夺回季勒等8寨。十年(1582),忧愤而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