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王十二兄与畏之员外相访见招小饮时予以悼亡日近不去因寄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王十二兄与畏之员外相访见招小饮时予以悼亡日近不去因寄

 

 谢傅门庭旧末行,今朝歌管属檀郎。
 更无人处帘垂地,欲拂尘时簟竟床。
 嵇氏幼男犹可悯,左家娇女岂能忘?
 秋霖腹疾俱难遣,万里西风夜正长。


 李商隐一生的悲剧命运和其婚姻密切相关。而婚姻关系又与当时激烈的“牛李党争”相牵连。他因取李德裕党人王茂元之女为妻而得罪了牛僧孺党人令狐父子等,从此遭到排抑,仕途潦倒。尽管如此,他对王氏却始终情深意笃。生前,诗人对她思念如渴,恩爱不绝(如《夜雨寄北》等诗所写);死后,对她悼念不忘,深情如往(从其所写一系列悼亡诗可知)。诗人堪称恩爱夫妻、情同手足的模范。
 这首诗题目较长,大意是:诗人的内兄王十二(王是姓,十二是排行,唐人多用此称)和连襟韩瞻(字畏之,时任尚书省某部员外郎)共访诗人,并邀他前往王家小饮。诗人感其妻亡不久,愁绪萦怀,谢邀不去。事后,作此诗以赠王韩二人,以表苦不堪言之衷肠。除此而外,诗人还写过《房中曲》和《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等悼亡诗。但写得最为沉痛感人的,当推上面所选的这一首。以下逐联简析之。
 首联“谢傅门庭旧未行,今朝歌管属檀郎”。从诗人自身落笔,回想昔日的宴乐,慨叹今朝的寂寞。“谢傅”和“檀郎”皆是用典。前者指东晋时的谢安,他死后封赠太傅。这里借指岳丈王茂元。后者指西晋潘岳,小字檀奴,因称其为檀郎,唐人多代称女婿。这里借指韩瞻。“末行”,诗人亡妻王氏最年幼,故如此谦称。这两句意谓,昔日在王家门庭中,我虽为小婿身分,但却能和大家一起欢宴聚会。而今朝的宴饮歌吹之乐,已与我无缘,只能属于韩瞻他们了。今昔对比,意趣迥异。何以若此,只因妻亡。一个“属”字,语淡情浓,十分传神地表现出诗人孤寂凄凉、百无聊赖的失落感,为下文对亡妻的沉痛悼念张目。
 颔联“更无人处帘垂地,欲拂尘时簟竟床”,从亡妻居室着墨,睹物思人,恍惚凄迷。在亡妻诸种遗物中,诗人唯择“垂地”的“帘”和“竟床”的“簟”来竭力渲染室空人亡的凄惨悲凉的气氛。因为:“帘”者,亡妻进出所动之物也;“簟”者,亡妻夕夕相伴之物也。此二物是最易触发诗人悼念之情的。处在极度悲伤中的诗人,他明知妻子不在,却还执意要到居室去寻觅妻子的倩影。似乎唯其如此,方能倾诉对她的一片哀情。因此,诗人进入居室以后,恍惚之间仿佛觉得妻子犹在,悲哀的心理得到了暂时的“平衡”。当他看到床上已落满灰尘,即想去拂试,好让妻子洁身安歇,然而诗人定神仔细一瞧,床上除了一张长席之外便别无他物。事实凄惨地告诉他,从此已永远是“玉簟失柔肤” (《房中曲》)了。诗人顿然神惊魄动,一阵辛酸涌上心头。梦幻之后,诗人又无奈跌落了“更无人处”的空寂冷落的现实。“更”作“再”讲。“更无人”,即再也无法见到此人的意思。诗人失去爱妻的沉痛之情,溢于言表,既然妻子不在,他就不愿因拂尘而惊扰已在九泉之下安息的亡妻的灵魂了。在这欲拂又止的刹那变化中,活现出诗人对亡妻无比深厚的忠爱之情。着一“欲”字,生动刻画出诗人那种惝恍迷惘、曲折细微的心理状态,即传神,又动人。反复吟诵这两句诗,一个“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孤寂痛苦的诗人形象仿佛出现在我们眼前。突出了主题,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颈联“嵇氏幼男犹可悯,左家娇女岂能忘? ”从幼男娇女着笔,一方面以子女的幼小可怜来衬托妻子病故的不幸;一方面郑重表明诗人抚养子女的诚心,并以此来告慰亡妻之魂灵。“嵇氏”,即嵇康。其子嵇绍十岁丧母;“左家”,即左思。他曾为其女作《娇女诗》。这里分别以嵇、左两家之儿女借指诗人幼子衮师和女儿。作为诗人自己,失去贤良的妻子,其摧肝裂胆之痛已难以言状;而作为年幼的子女,失去慈爱的母亲,其孤苦可怜之状更是催人泪下;身在幽冥的妻子,对于子女的“疼爱”之情也定然是甚乎常人。妻子不在,抚养子女的重任自然落到诗人身上,他似乎在向亡妻祷告:请您放心,我一定将子女抚养成人,以实现我们生前美好的意愿。是的,除此而外,诗人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悼念方式呢? 这两句诗,将子 女年幼的可怜,亡妻九泉的牵挂和诗人含泪的慰藉等全家人各种不同的感情交织在一起,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动人力量,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悲悼之情。
 尾联“秋霖腹疾俱难遣,万里西风夜正长”,又转到诗人自身收笔,回应开头。“秋霖”指秋天连绵不绝的苦雨:“腹疾”,借指内心的隐痛和哀愁。诗人将“秋霖腹疾”连写,意思是说,心中无法排遣的痛苦和愁思正象那绵密不断的秋雨一样未有穷期。这是以比喻法写情,情景交融;而末句则是以夸张法状景,以景托情。“西风”,本给人以 一种冷酷肃杀之感,冠以“万里”,更见其席卷之势,凶猛之态。加上“正长”之“夜”,很容易使人联想到诗人当时所处之恶劣的时代背景和政治环境,象征之意甚明。在“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中,他屡遭排抑,一生困蹇。 虽然王氏已去,但因此而酿成的无辜悲剧却仍未终了。 正象那茫茫长夜一样不见尽头。如果说贤妻的病故使诗人痛不欲生的话,那么政治的迫害简直使他惨不堪言了。诗人将悼念之情和身世之感置于现实社会的政治环境之中,体现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升华了悼念亡妻的主题,增加了本诗的力度。这正是此诗高于一般悼亡之作的可贵之处。
 全诗描写角度层层变换,悲悼之情步步加深。同时将悼妻与悲己有机结合起来,“平平写去,凄断欲绝”(钱良择评语)。另外,此诗用典贴切自然,语言深沉含蓄,感情悲凉凄婉,堪称悼亡诗之杰作。

古诗《王十二兄与畏之员外相访见招小饮时予以悼亡日近不去因寄》赏析解读 - 言情赠友诗 - 可可诗词网

王十二兄与畏之员外相访见招小饮时予以悼亡日近不去因寄

 


 谢傅门庭旧末行,今朝歌管属檀郎。
 更无人处帘垂地,欲拂尘时簟竟床。
 嵇氏幼男犹可悯,左家娇女岂能忘?
 愁霖腹疾俱难遣,万里西风夜正长。


 宣宗大中五年 (851)春夏之交,李商隐妻王氏病故。作者写了这首悼亡诗,以细腻而颇带情感的笔调,抒发了自己对亡妻王氏的怀念之情。李商隐一生很不得志,政治上多受排挤。他一生的悲剧和其婚姻密切相关。由于他娶了王茂元的女儿,而遭朋党的忌恨,从此在仕途上一再受到排挤,这种遭遇也给诗人心灵上造成了无情的创伤和无法解脱的痛苦。如今自己患难中相亲相爱的贤妻又失去,这种来自时代环境和自身的双层的情感因素给诗人带来了沉重的打击。王氏去世的这年秋天,商隐的内兄王十二和妻姐丈韩瞻看望他,并邀他前往王家小饮。诗人因王氏之卒期未久,心情不佳,未曾应邀。过后写了这首诗寄予王、韩二人,以表自己未能应约的原因。
 开头两句诗人通过对今昔的回忆对比,表达了对往昔家庭温暖和夫妻生活的怀想,以及因丧偶而带来的孤独、凄凉之情。谢傅,即谢安,死后被追赠为太傅,这里借指岳丈王茂元。因商隐娶的是王茂元的幼女,故用 “末行”。檀郎指女婿,此指韩瞻。这两句是说,过去我在王家门庭之中,曾是诸子女婿之末,参与过家庭宴会,而今的歌吹宴饮之乐,却只能属于韩瞻了。过去家庭生活的温暖,今朝歌管宴饮的热闹,都不再 “属”自己了。妻子的去世,使他与这一切绝缘了。过去自己之乐加上今朝他人之乐,与目前自己之悲构成了强烈的对比。
 三、四句诗人睹物思人,细致入微地写出自己的相思之情。诗人通过自己意念的变化,在想象的虚幻和实际的对照中,充分抒发自己对亡妻的怀念。因念妻之切,诗人在恍惚中,仿佛感到妻子还在室内,因而下意识地到处搜寻她那熟悉的身影,结果却发现这原是已无人迹的空房,不禁发出了深深的叹息。正在这时,诗人眼光无意中落到了那垂地的垂帘上,这才恍然大悟。接着,诗人又不自觉地揭帘而看,但见床上积满了灰尘,又不免习惯地去拂拭,但定睛一看,这原来是一张铺满长席而别无所有的空床。在此诗人把自己对亡妻的思念之情,全都凝聚在“帘”、“床”这些妻室之物上,通过物诗人仿佛又看到了昔日妻子的姿容笑貌,勾起他的恋情。诗人在极其平淡的描写中寓细微曲折,传达出恍惚怅惘之态。可见其思妻之切,念妻之深。
 五、六两句诗人通过对幼女稚子的怜悯,进一步抒发了自己的悼亡之情。这里诗人分别以“嵇氏幼男”和“左家娇女”借指自己的幼儿衮师和女儿。王氏死后衮师才六七岁。这两句,诗人既有对失去母亲的孩子的可怜,也有对自己孑然一身的自伤,更有对身在幽冥之中的妻子的表白和安慰。诗人通过这两句平易而简短的诗句,不露痕迹地凝聚了自己怜子、自伤、念妻等多种感情。
 结尾两句诗人触景生情,在秋雨西风的漫漫长夜下,抒写了因悼念亡妻而触发的复杂的内心痛苦。愁霖,指秋天连绵不断的苦雨。腹疾,原指因淫雨而引起的腹泻,这里借指诗人内心的隐痛。“万里西风夜正长”,作者在此借指外界环境作用下自己的处境。如今,王氏虽已过世,但早已种下的悲剧仍然存在。所以诗人的内心痛苦就像这秋雨一样无法排遣,憾恨就像这万里西风和茫茫长夜一样未有穷期。
 这首诗打破了时空界线 通过自己的所想、所看、所感,而引起的心理活动,在意念的流变中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反映了自己对亡妻的思念之情。诗人没有过多地渲染,而通过平易的叙述描写,在平淡中见深沉,在多变中寓情思。细腻感人、情真意切。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5: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