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王凤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王凤?—前22西汉权臣。东平陵(今山东济南东)人。字孝卿。妹王政君为元帝皇后。建昭三年(前36年)为侍中卫尉。公元前33年成帝即位,任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河平二年(前27年)六月,弟谭、商、立、根、逢时五人同日封侯,时人称为“五侯”。王氏子弟皆卿大夫、侍中、诸曹,势倾朝野。朝廷“政事大小皆自凤出,天子曾不一举手”。刘向述其专权情状道:“历上古至秦汉,外戚僭贵未有如王氏者也。”成帝阳朔三年(前22年)八月,病亡。 王凤新莽末年绿林起义军首领。新市(今湖北京山东北)人。天凤四年(公元17年)同王匡率饥民于绿林山(今湖北当阳东北)起义,号“绿林军”。地皇三年(公元22年)与王匡撤离山区,率部北入南阳(治今河南南阳),号“新市兵”。地皇四年二月,更始政权建立,封成国上公。未久,受命率军攻占昆阳(今河南叶县)、定陵(今河南舞阳北)、郾城(今河南郾城南)等地。五月,率义军九千余众据守昆阳,阻止新莽军队对围攻宛城(今河南南阳市)的义军的进攻。六月,与刘秀里应外合,在昆阳城外以万余人大败王寻、王邑所部新莽军四十余万,动摇了新莽政权根基。更始政权迁都长安,封宜城王。其后情况不详。 王凤新莽末绿林起义军首领。新市(今湖北京山东北)人。天凤四年(17年)与王匡领导荆州饥民举行起义,以绿林山(今湖北当阳东北)为据点。地皇三年(22年),绿林军因疾疫分散转移,他与王匡率部分义军北入南阳(今河南南阳),号“新市兵”。更始政权建立,拜成国上公。昆阳之战时,与王常等率军守城,旋出城与刘秀援军大败王邑、王寻所率莽军。绿林军攻占长安,刘玄封他为宜城王。 王凤 王凤? ~前22字孝卿,西汉东平陵 (今山东济南东) 人。父王禁,母魏郡李氏,汉元帝王皇后之兄。初元元年 (前48),元帝立王氏为皇后,封其父王禁为阳平侯。永光二年 (前42),禁死,长子王凤嗣侯,为卫尉侍中。及成帝即位,以王凤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益封五千户,王氏从此开始秉政。河平二年 (前27),王凤之弟五人同日封候,王氏子弟皆卿大夫侍中,权倾朝延。其时王凤专政,连成帝也让他三分。有一次成帝欲拜刘歆为中常侍,左右皆劝他先告知大将军王凤。成帝却说: “此小事,何须告知大将军?” 于是左右吓得叩头相争。成帝只得与王凤商量,王凤以为不可,其事乃止。而且王凤还利用职权排斥异已,培植亲信,郡国守相皆出其门,公卿见凤乃侧目而视。王凤兄弟亦损公肥私,争相奢侈,大治府第,狗马驰逐,后庭姬妾各数十人,僮奴以千百数。王凤执政共十一年,于阳朔三年 (前22) 病倒。成帝多次亲临探视,凤乃推荐王音继任,不久病死。 ☚ 霍光 马援 ☛ 王凤新莽末年绿林起义军领袖之一。新市(今湖北京山东北)人。天凤四年(17年),因荆州灾荒,与王匡等在绿林山(今湖北当阳东北)发动饥民起义。后率部分义军进入南阳(今河南南阳),号“新市兵”。昆阳之战中固守奋战。新莽政权被推翻后,被刘玄封为宜城王。 王凤新莽末绿林起义军首领。新市(今湖北京山东北)人。天凤四年(公元17年)与王匡领导荆州饥民举行起义, 以绿林山(今湖北当阳东北)为据点。地皇三年(公元22年),绿林军因疾疫分散转移,他与王匡率部分义军北入南阳(今属河南),号“新市兵”。更始政权建立,拜成国上公。昆阳之战时,与王常等率军守城,旋出城与刘秀援军大败王邑、王寻所率莽军。绿林军攻占长安后,刘玄封他为宜城王。 王凤新莽末年农民起义军领袖。新市(今湖北京山东北) 人。天凤四年 (公元17),在绿林山(今湖北当阳东北)聚众数百人起义,数月间发展到七八千人,后与王匡率部分农民军北入南阳(今河南南阳),号“新市兵”。在昆阳之战中与王匡领义军八九千人苦战守城,并派刘秀等突围救援,歼灭王莽军主力。王莽政权被推翻后,封宜城王。 王凤?—前22西汉贵戚。字孝卿。东平陵(今山东济南东)人。妹王政君为元帝皇后。初为卫尉、侍中,袭父爵阳平侯。成帝时,以外戚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其弟五人也都同日封侯。他专断朝政,内外官吏皆出其门下。 王凤新莽末绿林起义军领袖。新市(今湖北京山东北)人。天凤四年(公元17年),与王匡等在绿林山(今湖北当阳东北)率饥民起义。后领部分起义军北入南阳(今属河南),号“新市兵。”昆阳之战时,他坚守危城,歼灭莽军主力。王莽政权被推翻,刘玄封他为宜城王。 王凤❶(?—前22)字孝卿。西汉东平陵(山东济南东)人。元帝皇后王政君即其妹。初任卫尉,封阳平侯。成帝继位后,他独揽朝政,结党营私,以外戚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其弟五人同日封侯,世谓“五侯”。王氏专权始于此。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