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王任叔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王任叔1901—1972浙江奉化人 王任叔1900—1972文学理论家。原名朝伦,笔名巴人,浙江奉化人。早年毕业于浙江省立第四师范,投身新文化运动。1924年与冯三昧等在奉化成立“剡社”,出版《新奉化》杂志,宣布除旧布新,并创办奉化中学。1925年参加革命。1927年初到广州担任北伐军总司令部秘书处秘书,“四·一二”政变后在宁波被捕,经保释出狱。旋赴上海等地从事文化工作。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长期在国民党统治区从事文化战线的统战工作,曾参加发起组织“左翼作家联盟”,帮助编辑《鲁迅全集》,并和胡愈之、陈望道等主持社会科学讲习所,举办文学讲座,培养青年的革命精神。建国后,曾任中国首任驻印度尼西亚大使和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党委书记等职。“文化大革命”中遭到迫害,致精神分裂而逝。其人以小说创作和文学评论见知于世。著作有《文学初步》、《文学论稿》、《邻人们》、《遵命集》、《鲁迅的小说》等。 王任叔
王任叔1901——1972原名志祈,字碧珊,筆名巴八、趙冷、屈軼、八戒、行者、馬前卒,浙江奉化人,1901年 (清光緒二十七年) 生。幼年在寧波讀書。1919年5月,任寧波學生聯合會執行委員會秘書。1920年考入浙江省立第四師範。1921年春,應聘為星蔭小學教員; 秋,任普迪小學教員,又與唐性天等組織雪花社。1923年在奉化參加青年組織剡社。其後又加入文學研究會。1924年初,任松林高等小學教務主任; 夏,參加中國共產黨,復以個人名義加入中國國民黨; 同年10月,任寧波《四明日報》編輯,并主编《四明日報》副刊《文學》。1925年辭編輯職務; 秋,任奉化縣立初級中學教務主任。同時將《剡社》半月刊改爲《新奉化》月刊,任主編。1926年6月,因撰文批評奉化自治會,被通輯; 7月赴廣州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秘書科秘書。旋任總司令部廣東省留守處秘書。1927年3月,辭職赴滬; 4月返寧波,任中共寧波地委宣傳委員,旋任上虞春暉中學教員。1928年8月,與友人在上海創辦山西出版社,主編《山雨》半月刊,未幾停刊。1929年赴日本。次年回上海,加入中國左翼作家聯盟。1931年任海員總工會黨團委員。1932年任武漢漢江中學教員。1933年至1935年春,任國民政府交通部科員。同年返上海,常為《申報》副刊《自由談》撰稿。1936年初左聯解散; 同年6月,加入中國文藝家協會。抗日戰争爆發後,在上海加入上海文化界救亡協會,從事抗日活動和寫作,先後編輯《每日譯報》、《譯報週刊》、《譯報》副刊《大家談》和《申報》副刊《自由談》,並與許廣平共同主持《魯迅全集》編輯工作。1939年11月,與唐韜等在上海合辦《魯迅風》週刊; 同年與鄭振鐸等主編《大時代文藝叢書》,後繼胡愈之、陳望道、鄭振鐸等之後,主持社會科學講習所,舉辦文學講座。1941年赴香港; 7月轉往新加坡,任南僑師範學校校長,並為胡愈之主編《南洋商報》; 12月協助胡愈之開展華僑文化工作。太平洋戰争爆發後,避居蘇門答臘鄉間,仍繼續地下抗日工作。1947年10月,因從事政治活動,被荷蘭當局驅逐回香港,任職於中國共產黨港澳工委外事組;不久赴解放區,任中共中央統戰部第二處副處長。1949年10月,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華僑事務委員會委員。1950年8月,任駐印度尼西亞首任全權大使。1952年兼外交政策委員會委員。1953年免駐印尼大使職,改任人民文學出版社副社長。1954年任中國作家協會外國文學委員會委員。1955年3月任作協理事,中國對外文化協會理事; 6月任中印 (印尼) 友好協會理事; 7月任中國人民外交學會理事。1958年4月,任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並歷任人民出版社總編輯、中共黨委書記,中共中央聯絡部東南亞研究所編辑室主任等職務。1972年7月25日在奉化逝世。終年71歲。著有《監獄》、《破屋》、《在没落中》、《流沙》、《皮包和並斗》 (均為短篇小說),《死綫上》、《阿貴流浪記》 (長篇小說) 以及《巴人小說選》、《衝擊》等。 王任叔 王任叔1901—1972小说家。笔名巴人、赵冷等。浙江奉化人。1920年浙江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毕业后当教师。1923年加入文学研究会,发表了一些诗歌和小说。1924年任《四川日报》编辑,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战后在孤岛上海编《译报》《申报·自由谈》。1941年后去南亚地区从事抗日和进步文化活动。主要著作有短篇小说集《监狱》《破屋》《捉鬼篇》,中篇小说《阿贵流浪记》《证章》,长篇小说《死线上》,剧本《费娜小姐》《杨达这个人》,杂文集《邻人们》《边风录》,文学论文《窄门集》等。新中国成立后,任新中国首任驻印度尼西亚全权大使、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文艺报》编委等职。出版杂文集《遵命集》、论著《文学论稿》、长篇小说《莽秀才造反记》。有《巴人杂文集》《巴人小说选》《巴人文艺论文集》。 ☚ 倪贻德 冯乃超 ☛ 王任叔 王任叔1901.9.8—1972.7.25学名运镗,字碧珊,笔名有巴人、八戒、行者等。浙江奉化人。1920年宁波师范学校毕业后,接触《新青年》、《学灯》等,开始从事文学写作。1923年加入文学研究会,在《小说月报》上发表许多小说和诗歌。1920年到广州任北伐军总司令部机要秘书,1930年加入“左联”,1933—1935年在南京交通部任科员。抗战爆发后,留在上海从事抗日活动和写作,先后编辑《译报》副刊《大家谈》和《申报·自由谈》、《鲁迅风》等报刊,1941年到新加坡任南洋师范学校校长。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避居苏门答腊乡下进行抗日活动。1950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印尼首任大使,1953年起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文艺报》编委等。巴人从1926年在《文学周报》发表杂文,至1946年他共创作杂文约650篇左右,多数写于上海“孤岛”时期,他是“鲁迅风”杂文作家群中最重要的作者。结集的散文杂文作品有;与人合集的《边鼓集》《横眉集》,自单人集《扪蚤集》、《生活、思索与学习》、《窄门集》、《边风录》等。巴人在“孤岛”时期写的杂文,围绕着抗日救亡的现实问题,从国内到国外,从现实到历史,从光明到黑暗,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民情风俗、道德伦理等,他的笔尖纵横驰骋,议论风发,展开广泛的批评。他的杂文观察敏锐、体式格调多样,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巴人杂文中最出色的篇章,是他自己认为是“徘徊于散杂之间”的杂文。如《说笋之类》、《论没有办法》、《论叫化》、《出卖伤风》等。1940年巴人奋力写出了长达十多万字的《论鲁迅的杂文》,从战斗的时代文学的辩证关系上,肯定了鲁迅杂文和“鲁迅式”的杂文,指出“鲁迅风的杂文不但今天要,而且将来也要。它可以讽刺,它何尝不可以歌颂。”《论鲁迅的杂文》是“孤岛”时期杂文理论建设重要的著作。 ☚ 王礼锡 王尘无 ☛ 王任叔中国作家。1901年9月8日生,1972年7月25日去世。浙江省奉化人。1922年参加文学研究会,曾参与发起中国自由大同盟及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担任《申报》副刊《自由谈》和《译报》、《救亡日报》等报刊的编辑。是1938年版《鲁迅全集》出版委员会的负责人之一。1941年到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地,在华侨中开展抗日救亡活动,主编《前进周报》、《民主日报》等报刊。1947年在香港从事中国共产党的外事、侨务工作。1949年后,历任中国驻印度尼西亚首任大使,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后转至中共中央联络部东南亚研究所任职。著有《文学论稿》等文艺理论、杂文、小说及译作30余种。 王任叔 159 王任叔1901—1972现代作家、文艺理论家、出版家。笔名巴人,浙江奉化人。1925年就参加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先后任北伐军总司令部后方留守处机要书记、秘书,中共宁波地委宣传部委员。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发起人之一,曾参加蔡元培等组织的“自由大同盟”,担任过上海文化界抗日救亡协会秘书长 曾编辑《申报》副刊《自由谈》和《译报》等刊物。1938年出版的《鲁迅全集》,王任叔是出版委员会负责人之一。1941年受党派遣,去新加坡和印尼在华侨中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在被日寇通缉的险恶环境和艰苦生活条件下坚持斗争,其后又在中共港澳工作委员会和华侨工作委员会以及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党中央所在地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在统战部工作,后又出任驻印尼首任大使,冯雪峰去职后他接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和总编,后转至中央联络部东南亚研究所任职。他在文学上有很深的造诣,是位极勤奋、严肃的作家和学者。所作小说、杂文、文艺理论及译作已出版的有30多种,其中阐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文学论稿》一书,是重要的学术著作;晚年抱病写的《印尼社会发展概况》和《印尼历史》初稿,是研究印尼历史的极有价值的参考书。因受四人帮残酷迫害不幸逝世。 ☚ 陈克寒 出版史料 ☛ 王任叔1901—1972作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巴人,浙江奉化人。1923年加入文学研究会。著有短篇小说集《监狱》、《在没落中》、《破屋》,论著《文学论稿》等。 王任叔 王任叔1901—1972著名作家、报纸副刊主编。笔名巴人,浙江奉化人。1920年毕业于宁波第四师范学校,开始文学创作。1923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宁波《四明日报》当过编辑记者,抗日战争时期,曾在上海孤岛参加编辑抗日刊物《译报》、主编《申报》副刊《自由谈》、《大家谈》。此后与许广平共同主持《鲁迅全集》的编辑出版工作,1941年开始,在南洋一带开展统战工作。1947年初冬被调到中共中央统战部工作。1949年以后,历任中国驻印度尼西亚首任全权大使。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文艺报》编委、中国作家协会外国文学委员会委员、全国文联委员等职。著有《文学论稿》、《遵命集》、《论鲁迅的杂文》、《鲁迅的小说》等作品。 ☚ 太史简 王芸生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