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玉阶怨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玉阶怨

玉阶怨

❶乐府篇名。见《乐府诗集》卷四三《相和歌辞·楚调曲》。该书收录齐谢脁、虞炎,唐李白三人以此题所作之诗。
❷南朝齐诗篇名。谢脁作,见《谢宣城诗集》卷二。汉成帝时宫女班婕妤失宠后退居长信宫,作《自悼赋》,有“华殿尘兮玉阶苔”之句,此诗即本其意,抒写深宫女子的怨情:“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在寂寥沉静的环境气氛中,以一长夜缝衣、百无聊赖的片断场景,表现宫女的孤独哀怨,意境清幽,情味隽永,为我国宫怨诗中的名篇,对后来李白的同名之作颇有影响。
❸唐诗篇名。五绝。李白作,见《李太白全集》卷五。拟谢脁同名作而又有发展创造:“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通过刻画女子由玉阶站久,夜露侵袜到入室下帘,隔帘望月之情状,运用“空谷传音”的手法,极写其幽怨之情。“无一字言怨,而隐然幽怨之意见于言外。”(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妙写幽情,于无字处得之。”(《唐宋诗醇》)比谢诗词意更蕴藉,情韵更悠长,是李白乐府小诗中的精品。

☚ 长信怨   白纻歌 ☛
玉阶怨

玉阶怨

谢脁


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


这是一件精美的诗中小品。它在短短二十个字中,写出了生动的宫中夜景,更写出了宫人的长长的愁思,情和景高度融合,含蓄而优美。唐代李白也写过一首《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它们既有联系,而又各有特点,读者可以比较。
☚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重别周尚书 ☛

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1
 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2


 
 【释】
 1.玉阶:以玉石或白石砌的台阶,这里指女子居住的后宫宫殿台阶。生白露:落满露水。表明女子独立玉阶直至夜深。侵:渗湿。罗袜:用丝罗布料做的袜子。却下:放下。
 2.水精帘:即水晶帘。萧士注:“水精帘,以水精为之,如今之玻璃帘也。”玲珑:形容月如玉盘之玲珑剔透。
 
 【译】
 夜深了——
 白玉石阶落下晶莹的露珠,
 打湿了——
 久久伫立的一双罗袜玉足。
 放下了——
 水精石制作的帘幕,
 久久地——
 凝视着一轮玲珑的秋月
 如她一样的孤独。
 
 【评】
 李白诗豪迈飘逸,但这首《玉阶怨》却以含蓄蕴藉见长。诗写宫怨,写宫女不得君宠的幽怨,却无一字及于“怨”字,只是捕捉宫女久久凝望秋月的片刻。如清人黄叔灿所析:“始在阶前,继居帘内,当夜永而不服,藉望月而自遣,曰‘却下’,曰“玲珑”,意致凄恻。”(《唐诗笺注》)

《玉阶怨》作者、赏析、鉴赏和解读 - 汉魏六朝诗歌 - 可可诗词网

《玉阶怨》

玉阶怨

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

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

《玉阶怨》,郭茂倩《乐府诗集》收入《相和歌·楚调曲》。《宋书·乐志》说:“相和,汉旧曲也,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唐书·乐志》说: “楚调者,汉房中乐也。高帝乐楚声,故房中乐皆楚声也。”《乐府诗集》共载《玉阶怨》三首,作者分别为南齐的谢眺、虞炎和唐代大诗人李白。内容都是描写宫怨,即诉说宫女长年思见君王而不得的怨情。三首之中,以谢脁和李白所作的两首为佳,流传较广,现将李白所写的一首抄录于此,作为参照: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古代君王,为了个人的穷奢极欲,将成千的青春少女幽禁在深宫之中。宫女们思一见君王而不可得,日思夜盼,寂寞无聊,充满了失望和幽怨。春去秋来,红颜易老,多少美好的青春在无声中消逝,多少无辜的生命在期待中泯灭,多少芳龄女子的幸福被无情地剥夺,多少悲惨的情景在封建制度下重现!进步的诗人为宫女诉说不幸,为人道呼叫不平,成为几千年封建社会中的一个历史题材,所谓的“宫怨诗”也由此得以出现和继续。

宫女们被幽禁在一个狭小的天地内,一到傍晚,就盼星星盼月亮地切盼和期待君王的到来,希望得到君王的宠幸。但是一等再等,等到夜深之时,门前玉阶上积起了一层层露水,露水渐渐侵入罗袜,罗袜被沾湿了,却仍然不见人影,只好回到屋子里,放下水晶帘子,隔着帘子继续盼望、等待……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积起了多少幽愁暗恨啊!

李白的诗从“玉阶生白露”写起,揭开了题面,写出了宫女盼望君王的全过程;谢朓的诗则从皇帝的宫殿写起,表现宫女在玉阶遥望中的景象:她们在玉阶上长久地等待和盼望皇帝陛下的宠幸,伸长了脖子远望,望到夜幕降临在皇帝的宫殿,皇帝已经垂帘入寝;夜深人静,院子里的流萤在黑暗中一闪一闪地发出微光,飞来飞去地飞了一阵之后,也停下来休息了。这里明写望中景象,暗写望者的失意和怅惘。诗中不见一个“怨”字,而怨情何深!

宫女们的盼望落空了。带着无穷的幽怨,退回自己的卧室,长夜难眠,缝制罗衣。那思念之情,那幽愁暗恨,何时才能终结呢?诗人写的是宫女在一夜之间的怨情,但却概括了她们每一个长夜,每一度岁月的痛苦生活;文字上象是在写某一个宫女的情思,实质上却代表了被囚禁在深宫内院的众多青春少女在精神上和肉体上所受到的压抑和摧残。诉说宫怨,成为诗歌创作的恒久题材,宫怨诗也竟形成为一种诗体,这难道不从一个侧面说明着我国长期封建统治的罪恶吗?“珠帘”、 “罗衣”,华美的宫殿和服饰,不但掩盖不了宫廷生活中隐藏的矛盾和苦难,相反却把这种矛盾和苦难映衬得更加分明而刺人眼目。

沈德潜说,每诵谢朓名句,但“觉笔墨之中,笔墨之外,别有一段深情妙理”。本篇亦堪当之。杜甫说: “谢朓每篇堪讽诵”,更当包括于清俊中寓妙理的《玉阶怨》在内了。


历代诗词精品之《玉阶怨》鉴赏 - 可可诗词网

玉阶怨

 

谢朓


 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

 
 晋时陆机有感于相传为班婕妤为汉成帝遗弃之事作《婕好怨》,而开宫怨诗之先声,诗云:“寄情在玉阶,托意唯团扇”。齐梁时代诗人拟作,大抵以秋扇见弃为主题。谢脁始创《玉阶怨》,未始不是受陆机的启发,但它与陆诗从“婕妤去辞宠,淹留终不见”到“黄昏履棋绝,愁来空雨面”一路叙来不同,而妙于用短,只撷取深宫夜里的一个生活断面,令人从画面中体味抒情主人公的命运和愁思,便觉得兴象玲珑,意致深婉。“夕殿下珠帘”,意味的是君王当夜不会幸临,中唐诗人刘长卿《长门怨》:“何事长门闭,珠帘只自垂”可为注脚;“流萤飞复息”,是点染宫中凄凉的气氛,因为飞萤往往聚集于无人之处,李白《长门怨》“金屋无人萤火流”是其注脚;就在这个失意的“长夜”,诗中女主人公还在精心“缝罗衣”,意在邀欢,将希望寄托在明天,故末言“思君此何极”!此诗不受故实局限,于团扇见弃之外别出新意,以缝制罗衣暗示宫嫔对渺茫的幸福寄予希望,表现了宫中女性共同的悲哀,这样的手法是具有创造性的。全诗不出现一个“怨”字,而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怨意,所以读之“渊然冷然,觉笔墨之中,笔墨之外,别有一段深情妙理”(沈德潜《古诗源》)
 此诗对唐人五绝体宫怨诗颇具影响,李白《玉阶怨》云:“玉阶生白露,夜久浸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其意境之空灵透明,音韵之悠扬婉转;崔国辅《怨词》:“妾有罗衣裳,秦王在时著。为舞春风多,秋来不堪著”,其手法之侧面微挑,含蓄深婉,都可谓深得此诗三昧。

玉阶怨 - 可可诗词网

玉阶怨

长门寒水流,高殿晓风秋。昨夜鸳鸯梦还陪豹尾游前鱼不解泣共辇岂关羞那及轻身燕双飞上玉楼

颔联近而不昵,腹联典则,见班姬身份,结引飞燕事,亦深叹己不能轻身,故至此。前人于此等题多用代法。

【注释】

[玉阶] 玉石砌成或装饰的台阶,亦为台阶的美称。班婕妤《自悼赋》:“华殿尘兮玉阶菭,中庭萋兮绿草生。”谢朓《玉阶怨》:“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李白《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故《玉阶怨》则抒发相思离别之情。

[长门] 汉宫名。汉司马相如《长门赋序》:“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陈皇后复得亲幸。”后以“长门”借指失宠女子居住的寂寥凄清的宫院。

[鸳鸯梦] 比喻夫妻相会的梦境。《海录碎事》卷七下“鸳鸯梦”:“谢秀才妾诗:‘好作鸳鸯梦,南城罢捣砧。’”

[豹尾] 天子属车上的饰物,悬于最后一车。后亦用于天子卤簿仪仗。蔡邕《独断》下:“秦灭九国,兼其车服,故大驾属车八十一乘也,尚书、御史乘之。最后一车悬豹尾。”后亦借指天子属车,即豹尾车。《南史》卷一一《后妃传上·高昭刘皇后》:“高昭刘皇后讳智容广陵人也……年十七,裴方明为子求婚,酬许已定。后梦见先有迎车至,犹如常家迎法,后不肯去,次有迎至,龙旗豹尾,有异于常,后喜而从之。既而与裴氏不成婚,竟嫔于上。”南朝齐高昭刘皇后婚前曾梦见迎亲队伍仪仗中有龙旗豹尾,后嫁于萧道成,言其梦到富贵前兆。

[前鱼泣] 《战国策》卷二五《魏策四》:“魏王与龙阳君共船而钓,龙阳君得十余鱼而涕下。王曰:‘有所不安乎?如是,何不相吿也?’对曰:‘臣无敢不安也。’王曰:‘然则何为涕出?’曰:‘臣为王之所得鱼也。’王曰:‘何谓也?’对曰:‘臣之始得鱼也,臣甚喜,后得又益大,今臣直欲弃臣前之所得矣。今以臣凶恶,而得为王拂枕席。今臣爵至人君,走人于庭,辟人于途。四海之内,美人亦甚多矣,闻臣之得幸于王也,必褰裳而趋王。臣亦犹曩臣之前所得鱼也,臣亦将弃矣,臣安能无涕出乎?’”后遂用作失宠的典故。此处反用其意,谓未能虑及失宠。

[共辇] 指与天子同车。辇,天子之车。《汉书》卷九七下《外戚传下·孝成班倢伃传》:“(成帝)尝欲与倢伃同辇载,倢伃辞曰:‘观古图画,贤圣之君皆有名臣在侧,三代末主乃有嬖女,今欲同辇,得无近似之乎?’上善其言而止。”“其后赵飞燕姊弟亦从微贱兴,逾越礼制,浸盛于前。班婕伃及许皇后皆失宠,稀复进见。”后遂用作称颂后妃的典故。南朝梁元帝《班婕妤》:“何言飞燕宠,青苔生玉墀。谁知同辇爱,遂作裂纨诗。”此处化用班婕妤辞辇事,谓未与君王共辇,并非由于羞涩,而是由于失宠。


《玉阶怨》作者、注释和解题 - 唐诗经典 - 可可诗词网

玉阶怨

 

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

 【解题】
 此诗作年不详。玉阶怨:乐府旧题,南齐谢朓有此题诗,本篇即为拟谢之作。诗中写一女子孤寂心情,从室外望月被露水打湿袜子到室内下帘、隔帘望月,以痴望月亮的情状传无限怨情。“无一字言怨,而隐然幽怨之意见于言外”(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卷五),深得后人称赏。
 【注释】
 ①玉阶:玉石砌的台阶。②侵:沾湿。罗袜:丝织的袜子。③却:还,回室内。水精帘:用水晶编织的帘子。④此句意谓望着明亮的秋月。玲珑:明亮澄澈貌,一作“朎胧”,月光。

古代名诗《玉阶怨》题解、原文、注释和赏读 - 可可诗词网

玉阶怨

 题解
 这是一首闺怨诗。抒写一位女子在深宫幽居的寂寞生活和苦闷的心情。
 
原文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注释
 ①玉阶怨:乐府曲名。玉阶,用白石砌的台阶。 ②却:退回屋内。水晶:一作水精。玲珑:指秋月明亮的样子。
 赏读
 诗的前两句写这个女子长久地在玉阶独立等待的情景。台阶已生露,并且露水已浸湿了她的丝袜子,说明女子已经站立很长时间了。这种长久的站立期盼,暗示了宫中女子的寂寞幽怨之深,之苦。三、四句写女子无可奈何回到房内,放下水晶帘,却又凄苦难寐,只好望月来排遣寂寞愁情,但明亮的秋月只能增加她的苦闷愁绪,她想要排解寂寞反而愁苦愈深,可以想见她彻夜难眠了。
 这首诗“无一字言愁,而隐然幽怨之意见于言外”。诗人把幽怨之情寓于等候的动作中,表现出无可奈何的苦闷的怨情,尽管不露愁字,而怨意深藏诗中,写得婉曲、含蓄,而且蕴含了诗人对宫女的怜惜和同情。

李白《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李白的诗词 -可可诗词网

玉阶怨

年代:唐代诗人 作者:李白
←上一篇:夜泊牛渚怀古 下一篇:怨情 →
诗词简介: 此诗作年不详。玉阶怨:乐府旧题,南齐谢朓有此题诗,本篇即为拟谢之作。诗中写一女子孤寂心情,从室外望月被露水打湿袜子到室内下帘、隔帘望月,以痴望月亮的情状传无限怨情。“无一字言怨,而隐然幽怨之意见于言外”(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卷五),深得后人称赏。

  • 原文
  • 拼音
  • 繁体
  • 《玉阶怨》
    [唐]· 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 yù jiē yuàn 
    玉 阶 怨 
    [ tánɡ ] lǐ bái,
    [ 唐 ] 李 白 ,
    yù jiē shēnɡ bái lù , yè jiǔ qīn luó wà 。 
    玉 阶 生 白 露 , 夜 久 侵 罗 袜 。 
    què xià shuǐ jīnɡ lián , línɡ lónɡ wànɡ qiū yuè 。 
    却 下 水 晶 帘 , 玲 珑 望 秋 月 。 
  • 玉階怨
    [唐] 李白,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 译文
  • 注释
  • 诗评
  • 白玉石阶上落下晶莹的露水,夜深站得久了打湿罗袜双脚。
    转身进屋放下水晶门帘,出神地望着天空中玲珑明洁的秋月。
  • ①玉阶:以玉石或白石砌的台阶,这里指女子居住的后宫宫殿台阶。生白露: 落满露水。表明女子独立玉阶直至夜深。侵: 渗湿。罗袜:用丝罗布料做的袜子。却下:放下。
     
    ②水精帘:即水晶帘。萧士赟注:“水精帘,以水精为之,如今之琉璃帘也。”玲珑:形容月如玉盘之玲珑剔透。案此二句写宫女回到室内仍隔帘望月,愁思不寐。
  • 【集评】

    元·萧士赟: “无一字言 ‘怨’,而隐然幽怨之意见于言外。晦庵 (朱熹) 所谓圣与诗者欤?” ( 《分类补注李太白诗集》注卷之五)

    清·爱新觉罗弘历:“妙写幽情,与无字处得之。‘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不免露却色相。” ( 《唐宋诗醇》)

    清·黄叔灿: “始在阶前,继居帘内,当夜永而不眠,藉望月而自遣,曰 ‘却下’,曰 ‘玲珑’,意致凄恻。与崔国辅 ‘净扫黄金阶’ 诗意同,一曰 ‘不忍见秋月’,一曰 ‘玲珑望秋月’,各极其妙。彼含 ‘不忍’ 字,此含 ‘望’ 字。” ( 《唐诗笺注》)

    清·李瑛: “无一字说到 ‘怨’,而含蓄无尽,诗品最高。‘玉阶生白露’,则已望月至夜半,落笔便已透过数层。次句以 ‘夜久’承明,露侵罗袜,始觉夜深露重耳。然望恩之思何能遽止! 虽入房下帘以避寒露,而隔帘望月仍彻夜不能寐,此情复何以堪? 又直透到 ‘玉阶’ 后数层矣。二十字中具有如许神通,而只淡淡写来,可谓有神无迹。” (《诗法易简录》)


    【总案】 这是一首抒写宫女望君不至的怨情诗。帝王妃嫔充斥后宫,许多宫女难见君王一面,活活葬送了自己的青春。这诗中的宫女傍晚伫立阶前,盼望君王恩幸驾临,直至夜深露冷,才失望地转身进屋。然而寂寞难遣,仍然呆立在帘后望月出神。诗写怨情,但“怨”、“叹”一字不露,全用白描,寓情于物,融情入景。只写玉阶露重、夜深立久侵湿罗袜和隔帘望月,通过人物的神态举动,展示出其内心的寂寞和苦闷,使幽怨之情溢于言表。这正是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传神之笔,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的余地
  • 赏析一
  • 赏析二
  • 赏析三
  • 《玉阶怨》古已有之,属《相和歌·楚调曲》,是专写宫女怨情的乐曲。“太白此篇,无一字言怨,而隐然幽怨之意见于言外。” (萧士赟语)


     “玉阶”,白玉砌成的阶梯,说明这不是一般处所; “白露”,令人联想到主人公伫立玉阶的时间之漫长; “侵”的主语是白露,白露是后半夜才有的,如今已侵湿“罗袜”,则露之重、夜之深、伫立之久,更不言可知。这里,作者不写人而只写罗袜,令人想见其仪态、身份;不写怨情而只写罗袜被白露所侵,令人从主人公伫立之久而窥见其幽怨之深。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转写主人公由室外入室内、于室内隔帘望月的情景。


    全诗设色淡雅,造境高妙,从玉阶、白露、罗袜,到水晶帘幕、玲珑秋月,一色的冰清玉洁、超凡脱俗。在这样的场景中,女主人公始而伫立玉阶,继而露侵罗袜,又继而入室下帘、隔帘望月,这一切究竟是为了什么?女主人公不便明言,作者也秘而不宣,全让读者去驰骋想象。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妙处,从这类诗中可以领悟。。
  • 为了准确、深入地理解、鉴赏李白的著名诗作《玉阶怨》,这里拟从“意境”的角度来分析这首小诗。因为,《玉阶怨》是一首感情细腻委婉,风格含蓄隽永,意境深邃幽美的杰作佳构。

     意境是中国古代文论家特别重视的一个美学范畴。“意境”一词的出现,始于中唐。传为王昌龄所作的《诗格》,首先把先秦以来“立象尽意”(《易传》)、“言不尽意”(庄子)、“意象”(陆机)、“神韵”(钟嵘)等理论中“意”与“境”(“象”)两个概念熔铸成一个新的美学范畴。在长期的发展中,“意境”的内涵不断丰富,至清代王国维,遂成为古典诗歌美学中最基本的范畴。王国维认为,境界(即意境)是指“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人间词话》)这也只是描述性的而不是逻辑性的定义。根据前人的论述,意境是指诗歌作品中表现的思想感情与描绘的生活图画相融相汇而达到的一种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的艺术境界。这里的“意”是蕴含在图画中的,这里的“境”是含蓄着深“意”的。“意境”不是“意”与“境”简单的相加,其内涵要丰富得多。它强调情与景、意与境的和谐一致、交融相生。而情必至真至诚,景必至美至谐,意必至正至深,境必至朴至善。有意境,则景能动人心弦,情能感人肺腑;有意境,则虚体(情)实体(物)、虚笔实笔皆妙;有意境,则有含蓄隽永、馀味不尽之致;“有境界即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人间词话》)所以,王国维说“词以境界为最上”(同上)。

    李白的《玉阶怨》,诗题是乐府旧题,内容多写“宫怨”。李白这首诗,袭用旧题,已见其意。但全诗四句,并无一“怨”字,全以藻绘美景、状写形相出之,从而造成一种“怨”的“境界”。首二句“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写夜已深,露正浓,主人公茕茕孑立在宫殿的石阶上,以致冰凉的露气浸润了罗袜。“夜久”见主人公独待之久,露冷见主人公心境之凉。主人公情思邈邈绵绵,若有所待,若有所思,若有所诉,若有所怨。后二句写主人公愁怨不已,莫可奈何,因启步入室,为怕秋月扰愁眠,便轻轻下帘。然寂寞幽怨何能便了?虽入室,亦茕茕独守,形影相吊耳。故仍徘徊不定,而终归隔帘望月,与月相伴。如此千转百折的情思,然诗人只一味写物:“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丝毫不涉笔人物内心,是虚体实写的手法。融情入景,以景传情,景美而情深,景情交融相生而极富隽永诗味,故此诗有激人想象、动人情思、澄人胸襟的意境。
  • 【鉴赏导示】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伟绚烂的色彩,富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这首诗是一首宫怨诗,抒写了幽居宫女的苦闷心情。


    【鉴赏】
    李白的《玉阶怨》,曲名标为“怨”字,但诗中却只是背面敷粉,全不见“怨”字。诗人只是描写一位宫女深夜由屋外进屋内的细微动作: 在屋外悄立玉阶,直到深夜露水浸湿鞋袜;才返身回屋,放下水晶帘;又透过玲珑的疏帘,呆望秋月。诗人给我们渲染出了一个冷落寂寥的环境,勾勒出一个忧心忡忡的被压迫者孤独的形象,给读者领略其中隽永的思想情趣留下了广阔的余地。还是沈德潜评得正确:“此诗妙在不明说怨。”
    就炼字炼意来说,本诗也独有韵味。“却下”二字,以虚字传神,最为诗家秘传。此一转折,似断实连;似欲一笔荡开,推却愁怨,实则经此一转,字少情多,直入幽微。女主人公幽怨之情、忧思之感皆从“却下”二字传出,十分精妙。“玲珑”二字,看似不经意,实则极见工力。以月之玲珑,衬人之幽怨,从反处着笔,全胜正面涂抹。


    【鉴赏要点】
    [1]名句:“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2]以动作神情来揭示主旨。[3]形象鲜明。[4]刻画人物细腻。
     



诗词作品《玉阶怨》鉴赏和精讲 - 可可诗词网

玉阶怨

 

 夕殿下珠帘, 流萤飞复息。
长夜缝罗衣, 思君此何极?


 这是一首写宫女哀怨的诗。在夜间的宫殿里,门窗都落下了珠帘,死寂的夜晚杳无人声,唯有萤火虫儿在东西流动,时停时飞,给庭院带来些许生气。宫女在深夜里,手虽不停地缝制着罗衣,但心中却时时想念着“君”(这“君”是谁?是“意中人”吗),那个相思是无穷尽的。实际上,“缝罗衣”,只是用来掩饰自己内心的苦闷情绪而已。
 诗歌的大意就是如此。它虽然写的是一个宫女,可给人联想到许多类似的人的处境,能唤起人们无限同情。这种宫怨小诗,实是唐代“宫怨诗”的先声。这是以诗的形式来反映古代妇女的一个重要方面。
 类似的小诗《王孙游》,也很有名——
 绿草蔓如丝,杂树红英发。无论君不归,君归芳已歇。

 这是一篇思妇念远的小诗。前二句是以春天景色起兴,描绘了烂熳的春色,绿草红英,杂树藤蔓,一片葱葱郁郁,繁茂异常。
 后二句是说,不要说你不回来,即使你回家来了,春天却早已过去。这里的“春芳歇”,一方面是指四时已至暮春,或者已经过去了;另一方面,暗示美人已届迟暮之年,青春早已虚掷了。
 还有写思妇在月下怀人的小诗,也很有趣——

《玉阶怨》yu jie yuan

Jade Steps Plaint→谢眺 (Xie Tiao)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9: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