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輅玉飾的皇帝專用車。指漢之金根車。班固《東都賦》:“登玉輅,乘時龍。”張衡《東京賦》:“天子乃撫玉輅,時乘六龍。” 古代名物 > 交通類 > 車輿部 > 馬車 > 玉輅 玉輅 yùlù 亦作“玉路”。天子五輅之最尊者。以玉爲飾,故稱。車上建大常旗,畫日月。駕六馬,亦有駕象者。祭祀則乘之。始於周代,歷代相因。《周禮·春官·巾車》:“王之五路,一曰玉路,鍚,樊纓,十有再就,建大常,十有二斿,以祀。”鄭玄注:“玉路,以玉飾諸末。”《宋書·禮志五》引《禮論·輿駕議》:“周則玉輅最尊,漢之金根,亦周之玉路也。”《清史稿·輿服志一》:“皇帝玉輅,木質髤朱,圓蓋方軫,高一丈二尺一寸。蓋高三尺一分,青飾,銜玉圓版四。冠金圓頂一尺二寸九分,承以鏤金垂雲簷八尺一寸,貼鏤金雲版三層……雲龍寳座在中,高一尺三寸,闊二尺九寸。兩輪各十有八輻,鏤花飾金。貫以軸轅二,長二丈二尺九寸五分,金龍首尾飾兩端。軫長一丈一尺一寸五分,徑八尺四寸。後建太常,十二斿,亦青緞爲之,繰繡日月五星,斿繡二十八宿,裏俱繡金龍,下垂五彩流蘇。” 
五輅圖 (《三才圖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