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行宫名。故址在今陝西宜君縣西南。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建仁智宫,貞觀二十一年(公元647年)擴建,改稱今名。有宫門、宫殿名五座,當時以爲其清凉勝於九成宫。永徽二年(公元651年)廢宫爲寺。顯慶四年(公年659年),敕玄奘於此翻譯佛經。天寳亂後廢毁。唐·杜甫《玉華宫》詩:“溪回松風長,蒼鼠竄古瓦。不知何王殿,遺構絶壁下。”清·顧炎武《歷代宅京記·關中四》:“(貞觀二十一年)秋七月丙申,作玉華宫於宜君縣之鳳皇谷。”又:“《高宗本紀》曰:永徽二年秋九月癸已,詔廢玉華宫爲佛寺。”又:“宜君縣有仁智宫。北四里鳳皇谷有玉華宫,永徽二年廢爲玉華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