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玉米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玉米须药名。见《四川中药志》。又名棒子毛、玉麦须。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Zea mays L.的花柱。甘,平。利水,通淋,止血,降血压。治急、慢性肾炎水肿,尿路结石,乳糜尿,糖尿病,黄疸型肝炎,胆囊炎,胆石症,吐血,衄血,血崩,高血压。煎服:15~30g。民间晒干作烟吸,治脑漏。玉蜀黍根、玉蜀黍叶,亦有利尿通淋作用。玉米须含苦味苷、皂苷、生物碱、树脂、挥发油(内含香荆芥酚)、维生素C、维生素K、肌醇、尿囊素等。有较弱的利尿、利胆及加速血液凝固的作用,亦有降血糖、降压、抗肿瘤作用。 玉米须玉米须,禾本科。一年生栽培玉米的宿存花柱(即花丝)。药性平,味甘。利水通淋,退黄。主治肾炎水肿、尿道感染、结石、黄胆型肝炎、胆道结石、胆囊炎、糖尿病、高血压。其用法是: 常用0.5—1两,水煎服。 玉米须corn stigma系禾本科植物玉米的花柱。内含苹果酸、枸橼酸、酒石酸、草酸、β-谷甾醇、糖类等。本品有消肿、利尿、降压、退黄等作用。临床用于治疗肾炎及其他原因引起的水肿、高血压、胆囊炎、胆结石、黄疸型肝炎等。15~30g水煎服,1日1剂。 玉米须yùmǐxū中药名。见《四川中药志》(1960 年版)。别名棒子毛。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Zea mays L. 的花柱。甘, 平。利水,利胆, 降压。治急慢性肾炎水肿、尿路结石、糖尿病、黄疸型肝炎、胆囊炎、胆石症、高血压病, 煎服: 15 ~ 30 克。本品含苦味糖苷、皂苷、生物碱及维生素K 等。有较弱的利尿、利胆及加速血液凝固作用。 玉米须 玉米须玉米须,又名玉蜀黍蕊、包米须、棒子毛。始载于《滇南本草》,原名玉麦须。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Zea maysL. 的花柱。全国各地区均产。 ☚ 赤小豆 杠板归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