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玉米栽培技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一项通过采用极薄的聚乙烯地膜覆盖土壤表面,达到增温、保墒、保水,促进种子提早萌发出土,加快植株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生长发育,调节植物某一阶段生长发育的持续时间,协调各器官物质分配,并获得早熟、高产、优质、高效的增产技术。天水市1982年开始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经过5年的试验示范,1987年大面积推广,以玉米大秋稀植作物为主,当年推广8.06万亩。1988年8月18日,农业部全国北方秋季农业会议在天水市召开,农业部部长何康、副部长陈耀邦和与会代表参观了秦城区齐寿乡、平南乡的地膜覆盖玉米。1989年甘肃省农技总站下达玉米地膜覆盖栽培与温饱工程项目,从1989—1993年5年间共完成面积191.39万亩。1993年地膜玉米全市平均亩产436公斤,较露地玉米亩增161公斤,增产58.5%,5年间总增粮食3.82亿公斤。玉米地膜覆盖栽培面积每年以10万亩的速度递增,到1996年覆盖面积突破100万亩。为了提高降水利用率,玉米地膜覆盖栽培从半膜平铺向全膜双垄沟播发展,天水市从1998年开始在探索中创新了玉米双垄沟集雨栽培技术,年推广40万亩,在不增加成本的基础上,产量在原有基础上又有5%的增产幅度。1998年经甘肃省农业厅立项,省农技总站下达旱地玉米双垄沟覆盖集流增墒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1998—2000年三年全市累计推广面积116.57万亩,总增粮食6084.95万公斤。该项目2004年2月1日获甘肃省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2005年甘肃省旱作农业工作会议后,天水市又开展了全膜双垄沟播栽培试验示范。2006年在秦州、秦安、清水、武山等县区办示范点5个,完成面积1600亩。2007—2009三年完成124.34万亩,较半膜平铺平均亩增产26.1%,较普通半膜每亩增加成本36元,较对照亩增纯收入66.6元,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截至2008年底累计推广1774.07万亩,总增粮食27.20亿公斤,增加产值32.64亿元,天水市玉米基本实现地膜化,成为旱作农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措施。 地膜覆盖玉米 ☚ 玉米一膜两用技术 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