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戰國時期玉石雕刻。公元1978年湖北省隨縣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玉質珮由多節相連而成。通長四八·五厘米,最寬處八·五厘米。玉料呈青色。全器由五塊玉料琢治,共二十六節,均由活環套接。其中有四個活環由金屬榫插接而成,可拆開;八個活環鏤孔而成,不能拆開。飾紋皆鏤空與淺浮雕而成,主體是蛇(或龍)與鳥紋,身飾蠶紋,夾雜有弦紋、雲紋、繩紋等。此器是戰國時期出土玉器環節最多,紋飾最繁複之一件,代表了戰國早期琢玉工藝最高水平,堪稱絶世之寳。此器之功用、名稱,或稱之爲佩,或説爲冠帽下飾。現藏湖北省博物館。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