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玄德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玄德xuán dé

(字)李安,隋代大将军。

玄德

❶謂潛蓄不著於外的品德。張衡《東京賦》:“清風協於玄德,淳化通於自然。”
❷指天子的恩德。班固《答賓戲》:“是以六合之內,莫不同原共流,沐浴玄德。”

玄德xuán dé

❶潜蓄的道德。《书·舜典》:“~~升闻,乃命以位。”
❷指天德。张衡《东京赋》:“清风协于~~,淳化通于自然。”

玄德

(一)指潜行而不著于外的道德活动。《尚书·舜典》:“玄德升闻,乃命以位。”孔传:“玄谓幽潜行道德。”《文选·刘琨〈劝进表〉》:“伏惟陛下,玄德通于神明,圣姿合于两仪。”李周翰注:“玄德谓潜行道德也。”明梅鼎祚《玉合记·宸游》:“陛下玄德格天,圣母徽仪应地。”(二)老子提出的道德概念。指幽奥深远的德。实指圣人的德性。《老子》五章载:“故道生之,德蓄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王弼注:“凡言玄德,皆有德而不知其主,出乎幽冥。”老子认为,能常知万事万物的法则,是圣人的玄德,这个法则就是顺应自然。《老子》六十五章:“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思想,提出:“与天地为合,其合缗缗,若愚若昏,是谓玄德,同乎大顺”(《庄子·天地》)。认为人的活动能与自然界的运行相吻合,而不露形迹,表面上好像愚昧和昏聩,实际上却是最高的德行,这种“大顺”之德,就是“玄德”。这一思想对后世有一定影响。《隋书·经籍志》三:“圣人体道成性,清虚自守,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故能不劳聪明而人自化,不假修营而功自成。其玄德深远,言象不测。”又作“天德”。《汉书·礼乐志》:“礼乐成,灵将归,托玄德,长无衰。”颜师古注:“言托恃天德,冀获长生,无衰竭也。”《文选·张衡<东京赋〉》:“清风协于玄德,淳化通于自然。”薛综注:“言帝如此清惠之风,同于天德。”老庄认为人类应该与自然相统一,这一思想包含了合理因素。但是他们把“德”看成神秘莫测的东西,并以此否定人们的能动性却是错误的。因而荀子批评说: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荀子·解蔽》)。

玄德

玄德Xuande

春秋时老子提出的一个道德范畴,指幽奥深远的品德能力。《老子·五十一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玄:幽奥深远。指“道”的自然无为的性质,或得道圣人的德性。道使万物生长,德使万物繁殖,任随事物的生长作为,而不有意主宰。这是最深远的德。《老子·六十五章》说:“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至大顺。”老子认为能永远贯彻世间的法则,是圣人深远的德,它与具体事物的性质相反,能最大地顺应自然。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思想,《庄子·天地》:“性修反德,德至同于初。同乃虚,虚乃大。合喙鸣,喙鸣合,与天地为合。其合缗缗,若愚若昏,是谓玄德,同乎大顺。”认为虚豁广大、与天地相融合、质朴如愚、同于自然的德行,就是玄德。老庄深信自然的秩序与和谐,及人类自然德性的深远和完美。认为人类应该与自然相统一,这些思想包含了合理因素。但是他们把“德”看成神秘莫测的东西,并以此否定人们的能动性却是错误的。

☚ 清静无为   知足 ☛
0000746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