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玄妙观三清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玄妙观三清殿

中国古庙。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始建于西晋咸宁二年(276),重建于南宋淳熙六年(1179)。该殿为玄妙观正殿,属殿堂型构架,面阔7间,进深4间,殿前月台宽5间,屋檐为重檐歇山顶,殿身四周的副阶深1间,整个大殿分上、中、下3部分。下层为满堂柱网,外圈设柱22根,里圈设柱14根。柱顶架阑额。内、外圈前后4柱架顺串4道,顺串中部下设立柱4根,略低于殿内其他柱。中层为铺作层,普拍枋上设斗拱,除前后内柱为3朵补间铺作外,其余均为2朵补间。上层为屋顶构架层,为6道穿斗式草架,深12架,前后设5根柱子,架上设檩。殿内三清像下须弥座为砖砌。

玄妙观三清殿

玄妙观三清殿

位于江苏省苏州市观前街。玄妙观创建于西晋咸宁二年(公元276年),初名真庆道院。唐开元二年(公元714年)改名开元宫,元至元年间改称玄妙观。三清殿是玄妙观的主体建筑,建于南宋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由当时名画家赵伯驹之弟赵伯骕设计。殿广九间,深六间,高25.5米,重檐歇山顶,屋顶坡变平缓,出檐深远。殿的内外柱排列一致,很有规律。殿内是圆形木柱,外檐为八角形石柱,无减柱布置,启明清阁殿平面的先声。三清殿承托屋顶的斗拱结构繁复,顶部使用上昂斗拱是我国现存古建筑中的最早实例。殿内精致的砖砌须弥座上供奉上清、玉清、太清(即道教天尊、元始天尊、道德天尊)三尊塑像,庄严凝重,衣褶舒卷,是宋代道教雕刻佳作。大殿前有月台,四周围以石栏,栏板上浮雕人物、走兽、飞禽共30多幅,形象生动,精美异常。三清殿是江南地区现存最大的木构建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太平天国忠王府   灵谷寺无量殿 ☛
玄妙观三清殿

玄妙观三清殿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观前街。始建于晋咸宁二年(276),名真庆道院。唐改称开元宫,宋称天庆观,元始称玄妙观。清初避康熙玄烨讳,称作圆妙观。历代屡有废兴,至清康熙年间为最盛,周广500亩,宫殿25座,内外各18景,为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道教正一派丛林胜地之一。今保存完整的仅正山门、三清殿、雷尊殿、斗母阁四座。三清殿系南宋淳熙六年(1179)重建,为苏州仅存的宋代大殿,由当时名画家赵伯驹之弟赵伯骕设计。殿内有庭柱60根,面阔九间47米多,进深六间26米多,平面长方形,重檐歇山顶,巍峨壮观。屋顶坡度平缓,出檐较深,斗栱疏朗雄健,梁架分明、暗两种,平棊(天花)上是“草架”,下面用月梁,皆为宋代古制。尤其上檐内槽斗栱作上昂,为国内孤例。殿中砖制须弥座,高1.75米,分上中下三部,雕刻华丽。上供三清像,高约8米,姿态凝重,衣裆卷曲,神态俨然,为宋代道教雕塑佳作。观内碑刻众多,有南宋宝庆元年(1225)复刻的吴道子绘老子像及唐玄宗撰题、颜真卿书写的赞,世称“三绝碑”。殿前有宽广的石砌月台,周以围栏,基座南侧镌有精巧的飞禽走兽、人物画像、水族纹样30多幅,为南宋杰作,艺术价值很高。大殿东向立一巨形石碑,原镌明方孝孺万字文,后因其拒为明成祖朱棣草拟书而被杀,碑文被铲除,故名“无字碑”。

☚ 1. 苏州市   全晋会馆 ☛
玄妙观三清殿

玄妙观三清殿

在江苏省苏州市城中心观前街。玄妙观,又名圆妙观,创建于晋咸宁年间,初名真道院,唐宋曾数次易名,元至元元年(1264年)改今名。现存主要建筑有正山门和三清殿。三清殿为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重建,宽九间共47米,深六间26米,重檐歇山顶,巍峨壮观。屋顶坡度平缓,出檐深,斗拱大,内部梁架作月梁形式。其中上檐内槽斗拱作六铺作重抄作上“昂”,为国内仅见。殿内三尊泥塑三清金身像,高10余米,造型庄严,衣纹流畅,为雕塑珍品。殿前石砌露台石栏上或刻人物画像,或刻飞禽走兽,皆精美异常。1982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瑞光塔   飞英塔 ☛
0000499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3:3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