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草部 > 根 > 玄参 玄参 xuánshēn 亦稱“重臺”、“玄臺”、“鹿腸”、“鬼藏”、“正馬”、“端”、“咸”。因其根色黑,似人參,故稱。玄參科植物玄參的乾燥根。圓柱形,有的彎曲似羊角,表面灰黄色,斷面烏黑色,微有光澤。主治自汗盗汗,津傷便秘,吐血衄血,咽喉腫痛。始載於秦漢典籍。《神農本草經·上經·玄參》:“一名重臺。”三國魏·吳普《吳普本草·草木類·玄參》:“一名重臺,一名玄臺,一名鹿腸,一名鬼藏。一名正馬,一名端。”南朝梁·陶弘景《名醫别録·中品·玄參》:“一名咸。主治暴中風,傷寒,身熱支滿,狂邪。” 

玄參 玄参【同义】总目录 重台玄参玄台鬼藏玄参radix scrophulariae清虚热药。又名重台、黑参、元参。出 《神农本草经》。见《司牧安骥集》。为玄参科植物玄参Scrophularia ningpoensisHemsl.的根(图1、2)。立冬前后采挖。除去茎叶、须根。晒干或烘干。切片生用。主产浙江、四川、湖北等地。甘、苦、咸, 寒。入肺、胃、肾经。功能滋阴降火, 凉血解毒。主治:❶热病伤津口渴, 与生地黄、麦冬、连翘等配伍。 ❷牛喉肿, 与生地黄、桔梗、栀子、葛根、黄芩等配伍(《牛经备要医方》)。 ❸久咳不止, 与天花粉、贝母、知母、半夏、陈皮等配伍。 ❹肠燥便秘, 与生地、麦冬配伍, 如增液汤。 ❺马全身发痒, 与人参、苦参、紫参、沙参、秦艽等配伍, 如五参散(《痊骥通玄论》)。牛、马15~45克; 猪、羊6~12克。水煎候沮灌服。脾虚泄泻忌用。反藜芦。本品含玄参素(scrophularin)、草萜甙类(iridoids)、生物碱、糖类、氨基酸、脂肪酸、胡萝卜素等。对伤寒疫苗致热的家兔有解热作用。少量流浸膏对动物心脏有轻度的强心作用, 剂量加大, 则可使心脏中毒。对绿脓杆菌、真菌有抑制作用。 
图1 浙玄参 
图2 北玄参 玄参药名。出 《神农本草经》。又名重台、黑参、元参。为玄参科植物浙玄参Scrophularianingpoensis Hemsl. 或北玄参 S. buergerianaMiq. 的根。前者主产浙江、四川、湖北; 后者产东北、华北地区。苦、咸,微寒。入肺、肾经。滋阴降火,凉血解毒。 ❶治热病伤津,烦渴,发斑,肠燥便秘,阴虚骨蒸劳热,夜寐不宁,自汗盗汗,吐血,衄血。 ❷咽喉肿痛,目赤,痈肿,瘰疬。煎服: 9~15g。反藜芦。浙玄参根含玄参素 (scrophularin)、甾醇、氨基酸、脂肪油、微量挥发油等。北玄参根含玄参苷(Harpagoside),甲氧基玄参苷,对甲氧基桂皮酸和芍药苷。天门冬酰胺动物试验能镇咳平喘,防止实验性胃溃疡的发生。玄参苷有抗炎、镇痛、解痉作用。 玄参ningpo figwortScrophularia ningpoensis Hem-sl.,玄参科,玄参属。高大草本。生于溪边、山坡林下、高草原中,亦有栽培。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和贵州、福建等省区。植株地下部具有数条纺锤状或胡萝卜状根,除花茎外,全体被灰白色毛和腺毛。茎四棱形。单叶,对生,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叶缘有细钝锯齿,叶基圆形或近截形,具叶柄。聚伞花序疏散排列,呈圆锥状;花暗紫色,花萼5深裂;花冠唇形,上唇长于下唇,管部近壶形;雄蕊5,4枚能育,1枚退化;子房由2心皮构成2室,胚珠多数。蒴果。要求暖湿环境,宜选排水良好的砂质土或腐殖质土。以根芽繁殖,秋季播种,翌年10~11月可挖根。根入药,有滋阴、降火、生津、解毒、消肿散结等功效。 玄参别名元参。多年生草本,高60—100厘米。根圆锥形,肥厚。茎直立四棱形。下部叶对生,上部叶互生。聚伞花序,顶生,花暗紫色。果卵圆形。种子多数。疆内均有栽培。具有滋阴降火、消炎解毒、利咽喉的功能。药用根。主治咽喉肿痛、肺炎、颈淋巴结核、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病症。 玄参scrophularia ningpoensis又叫元参,系玄参科植物浙玄参的干燥根。内含玄参素、哈巴甙、甾醇、挥发油、脂肪酸、生物碱等。本品有滋阴降火、凉血解毒、降压、降血糖等作用。临床用于治疗热病烦渴、齿龈炎、扁桃体炎、咽喉炎、急性淋巴结炎、淋巴结结核、便秘等。应用时常与其他药伍用,用量6~12g,水煎服。忌与藜芦同用。 玄参xuán shēn《本草纲目》草部第12卷玄参(79)。药名。 【基原】为玄参科植物玄参的根。 【别名】重台(《本经》),鬼藏、正马、鹿肠、端、玄台(《吴普本草》),咸(《别录》),逐马(《药性论》),馥草(《开宝本草》),黑参(《孙天仁集效方》),野脂麻(《本草纲目》),元参(《本草通玄》)。 【性味】苦咸,凉。 ❶《本经》:“味苦,微寒。” ❷《吴普本草》:“神农、桐君、雷公、扁鹊:苦,无毒。岐伯:咸。李氏:寒。” ❸《药品化义》:“味微苦微咸略甘,性凉。” 【归经】入肺、肾经。 ❶《药类法象》:“足少阴肾经。” ❷《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肺、肾三经。” ❸《本草新编》“入脾、肾、胃三经。” 【功用主治】滋阴,降火,除烦,解毒。治热病烦渴,发斑,骨蒸劳热,夜寐不宁,自汗盗汗,津伤便秘,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痈肿,瘰疬。 ❶《本经》:“主腹中寒热积聚,女子产乳余疾,补肾气,令人明目。” ❷《别录》:“主暴中风,伤寒身热,支满狂邪,忽忽不知人,温疟洒洒,血瘕下寒血,除胸中气,下水,止烦渴,散颈下核、痈肿、心腹痛、坚癥,定五藏。” ❸《药性论》:“能治暴结热,主热风头痛,伤寒劳复,散瘤瘿瘰疬。” ❹《日华子本草》:“治头风热毒游风,补虚劳损,心惊烦躁,劣乏骨蒸,传尸邪气,止健忘,消肿毒。” ❺《医学启源》:“治心懊𢙐烦而不得眠,心神颠倒欲绝,血滞小便不利。” ❻《品汇精要》:“消咽喉之肿,泻无根之火。” ❼《本草纲目》:“滋阴降火,解斑毒,利咽喉,通小便血滞。” ❽《本草正义》:“疗胸隔心肺热邪,清膀胱肝肾热结。疗风热之咽痛,泄肝阳之目赤,止自汗盗汗,治吐血衄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三至五钱;或入丸,散。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宜忌】脾胃有湿及脾虚便溏者忌服。 ❶《雷公炮炙论》:“使用时勿令犯铜,饵之噎人喉,丧人目。” ❷《本草经集注》:“恶黄耆、干姜、大枣、山茱萸。反黎芦。” ❸《本草经疏》:“血少目昏,停饮寒热,支满,血虚腹痛,脾虚泄泻,并不宜服。” ❹《医林纂要》:“虚寒则忌。” 【成分】含生物碱、糖类、甾醇、氨基酸(为L-天门冬素L-Asparagine等)、脂肪酸(为油酸Oleic 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等)、微量挥发油、胡萝卜素等。 【药理】 ❶降压:玄参流浸膏对麻醉兔静脉注射,小量能使血压先略有上升,继则下降;大量则直接使血压下降。玄参的降压可能与其扩张血管功能有关。 ❷强心:蟾蜍心脏灌流玄参流浸膏小量可呈现强心作用,剂量加大则呈中毒现象。玄参还能增加小鼠心肌血流量,并增强其耐缺氧能力。 ❸降血糖:流浸膏对正常家兔皮下注射5 g/kg可使血糖略有降低。 ❹解热:从其根中提出的对甲氧基桂皮酸(p-Methoxycinnamic acid)对伤寒疫苗发热的家兔有解热作用。 ❺抗菌:玄参有抗绿脓杆菌及抗真菌作用。 ❻其他:玄参能缓解氯化钾和肾上腺素所致主动脉痉挛。拮抗环磷酰胺所致白细胞减少;能“中和”白喉外毒素,同属植物Scrophularia grossheimi中所含的总黄酮苷元有降压、降低毛细血管通透,利胆作用。Scrophularia nodosa有镇静、抗惊厥作用。 玄参 玄参地方传统中药材。又称元参。产于龙山等地。系多年生草本植物,高60~130厘米,茎直立,四棱形,常有腺状柔毛,茎下部的叶对生,上部叶互生,有柄,叶片卵圆形或卵状披针形,花冠暗紫色,花梗细长,有毛,果卵形,根圆锥形,下部常分叉,外皮灰黄色。喜温湿砂质土壤。玄参可入药,有清热降火、生津止渴之效用。湖南是全国玄参的主产区之一。一般亩产在150~200公斤左右。 ☚ 白术 永州薄荷 ☛ 玄参xuánshēn中药名。出《神农本草经》。别名元参。为玄参科植物玄参Scrophularianingpoensis Hemsl. 的干燥根。玄参主产于浙江、四川、湖北, 北玄参产于东北、华北地区。甘、苦、咸, 微寒。入肺、胃、肾经。清热凉血滋阴, 泻火解毒。治热病伤津, 舌绛烦渴, 温毒发斑, 津伤肠燥便闭, 阴虚骨蒸劳热, 吐血衄血, 咽喉肿痛, 目赤, 瘰疬, 白喉, 痈肿疮毒。煎服: 9 ~15 克。反藜芦。本品含哈巴苷、玄参素、微量挥发油、甾醇、生物碱等。北玄参水浸剂和煎剂对麻醉狗、猫和兔有降压作用, 对肾型高血压狗的降压作用尤为明显。 
玄参 玄参 玄参玄参,又名黑参、元参。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玄参科植物玄参Scrophularia ningpoensis Hemsl.的根。冬季采挖,除去茎叶、子芽、须根及泥砂,晒至半干时,堆积闷二、三天,再晒,堆晒反复多次,使内部变黑,再晒至全干。亦可采用烘干法干燥。 根呈圆柱形或纺锤形,有的弯曲似羊角状,中部略粗,下部细,长10~20cm,直径1.5~3cm。表面灰黄色或灰褐色,有明显的纵沟纹,间有横向皮孔和凹点状须根痕。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乌黑色,微有光泽,栓皮土黄色,木部维管束淡黄色,呈放射状菊花纹。气特异,微有焦糊气,味甘,微苦咸。主产于浙江省。此外,江苏、安徽、江西、福建、山东、湖北、湖南、陕西、河北、贵州、四川等省亦产。 本品味苦、咸,性寒。归肺、胃、肾经。功能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主治温病热入营血,耗液伤阴,烦热、便秘、发斑等证以及阴虚劳热、咳痰咯血、咽喉肿痛、目赤、瘰疬、痈疽肿毒等证。温病热入营血,烦热不眠,舌绛而干,或神昏谵语,或身热发斑,常用本品与犀角、生地、黄连、银花、连翘等同用,方如《温病条辨》之清营汤。《温热经纬》之神犀丹。若热毒炽盛,气血两燔者,本品亦可与石膏、知母配伍,如《疫疹一得》之清瘟败毒饮、《温病条辨》之化斑汤。近人张锡纯经验,治妇女产后外感实热重症,用白虎加人参汤,而以玄参代知母。这是因为产后气阴已亏,玄参既能清热,又善滋阴。又如热邪灼津,咽燥口干,大便秘结者,则与养阴生津之生地、麦冬同用,起泽枯润燥,“增水行舟”的作用,方如增液汤。本品滋阴降火之功,又用于水亏火旺,肺阴受灼,以致咽燥咳呛、潮热、咯血,渐成痨瘵者,可配养阴清肺,止咳化痰之生地、麦冬、百合、贝母之类,方如赵蕺庵之百合固金汤。用于咽喉肿疼,若因于外感风热者,可与薄荷、牛蒡子、银花、连翘等散风解热药同用; 因于温毒所致者,可选配板蓝根、山豆根、连翘、马勃、射干等清咽解毒之品; 属阴虚火炎而咽燥疼痛者,则配养阴润燥药生地、麦冬、丹皮、贝母等,如《重楼玉钥》养阴清肺汤。张锡纯谓:“肝开窍于目,玄参能益水以滋肝木,故能明目。”“与柏实、枸杞并用,以治肝肾虚而生热,视物不了了者,恒有捷效。”《济急仙方》以玄参为末,用米泔煮猪肝蘸食治赤脉贯瞳。瘰疬结核,因于阴虚火旺,灼津为痰,痰火凝结所致者,可与清火化痰,软坚散结等药配伍、如《医学心悟》之消瘰丸,以本品配牡蛎、贝母; 《疡医大全》之内消瘰疬丸,配夏枯草、海藻、贝母等。此外,四妙勇安汤中用本品与清热解毒之金银花、甘草及活血养血之当归同用,治脱骨疽肿痛溃烂,烦热口渴等证,还可用于痈疽经久,热毒未清而阴血耗伤的患者。现代临床上也以本方为基础,用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综上所述,玄参既能清热解毒,又善滋阴降火。故实热、虚火,均可应用。近人张山雷则谓本品“寒而不峻,润而不腻,性情与知、柏、生地近似,而较为和缓。”但毕竟为寒润之品,故脾胃有湿及脾虚泄泻者不宜使用。煎服,10~15g。反藜芦。 实验研究: 玄参根含玄参素、生物碱、植物甾醇、天门冬素、脂肪酸、糖类、挥发油等。 产于东北及华北的玄参根含玄参甙、甲氧基玄参甙、对甲氧基桂皮酸、芍药甙等。 煎剂或水-醇浸液对动物有降压作用,肾型高血压犬口服后降压幅度较健康犬更著。对甲氧基桂皮酸对伤寒疫苗发热的家兔有解热作用。 ☚ 赤芍药 紫草 ☛
玄参 玄参本品为玄参科植物玄参Scrophularia ningpoensisHemsl.的干燥根。秋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泥土,晒干。干燥根呈类圆柱形,中间略粗或上粗下细,有的微弯曲,长6~20cm,直径1~3cm。表面灰黄色或灰褐色,有不规则的纵沟、皮孔及裂纹、须根痕。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黑色,微有光泽。气特异,味甘微苦。 少阳人药。功能壮肾豁痰。主治结胸证。在荆防导赤散中作壮肾豁痰剂。 ☚ 菟丝子 神曲 ☛ 玄参xuan shen【医学】root of Zhejiang figwort 玄参figwort(Scorphularia buergerianna)
玄参root of Zhejiang figwor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