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猛哥帖木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猛哥帖木儿?—1433

明朝建州女真首领。胡里改部酋长。据传为努尔哈赤六世祖。原居松花江下游一带,明初徙居会宁(今朝鲜会宁),后居奉州(今吉林省吉林市南)。永乐间,明政府析置建州左卫,他为指挥使。二十一年(1423)迁回会宁。宣德间,历任都督佥事、右都督。宣德八年(1433),木答忽及阿速江等头人弗答哈掠建州卫,他助明平叛,死于战事中。清入主中原后,追称为“肇祖”。

猛哥帖木儿?—1433

亦作“孟特穆”。明初建州女真首领之一。为努尔哈赤六世祖。姓董。原为斡朵怜(今黑龙江依兰县)万户,率部移住珲春、会宁一带。永乐元年(1403)建州卫指挥使阿哈出,以其聪明能干,颇有见识推荐于明廷。二年明廷遣使王教化来招抚。三年朝于明,同年授建州卫指挥使(一说为都指挥使),赐印信。八年率部离斡木河,徙于凤州建州卫住地。十年, 明析置建州左卫, 命其为首任建州左卫指挥使。十一年与阿哈出子释加奴、猛哥不花同朝于明。二十一年离凤州重返斡木河一带居住。宣德元年(1426)朝于明, 进都督佥事。七年使其弟凡察朝于明。八年进右都督。同年为七姓野人木答忽(亦作杨木答户)等所杀。清建国后尊为“肇祖原皇帝”。

猛哥帖木儿? —1433

亦作孟特穆,努尔哈赤6世祖,清追尊为肇祖原皇帝。世居斡朵里 (今黑龙江省依兰县马大屯),曾任元斡朵里万户职。元、明战乱期间多次率众南迁。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移至阿木河(即吾音会,今朝鲜会宁),朝鲜政府为笼络其势力,升以上将军职。明廷亦遣使招抚。永乐九年 (1411) 徙于凤州(今吉林省海龙县),与建州卫阿哈出同居一地。十年,受明招抚,入京朝贡,得授建州左卫指挥使。十九年 (1421) 因惧鞑靼侵扰,明政府准其回归阿木河驻牧,并奉敕招抚另一女真头目杨木答兀。后杨木答兀叛,率众助明军与其作战死。

猛哥帖木儿

猛哥帖木儿? —1401

14世纪末瓦剌部首领,明代史籍称之为瓦剌王。1393年,元顺帝之孙额勒伯克被拥立为汗,他残忍好色,受卫拉特札哈明安之浩海达裕唆使,杀死亲弟哈尔古楚克鸿台吉,霸占了弟媳鄂勒哲依图鸿郭斡拜济。拜济为了报复,诡称浩海达裕调戏自己,额勒伯克怒杀浩海达裕,后觉其冤,遂把女儿萨穆尔公主嫁给浩海之子巴图拉(马哈木),授丞相,令管四卫拉特。此事触怒了瓦剌王猛哥帖木儿(乌格齐哈什哈),他说:“乃既有我在,而令我属人巴图拉管辖四卫拉特耶?”于是在1399年发兵袭杀额勒伯克汗。此事件被认为是卫拉特摆脱蒙古可汗统治,开始“称霸”的标志。

☚ 东察合台汗国   马哈木 ☛

猛哥帖木儿

❶明初瓦剌贵族首领、北元权臣、又译猛可帖木儿。明人称其为瓦剌王,驻牧地在甘凉边外北山一带。14世纪末,部众繁衍,势力日强,渐与北元分庭抗礼。明建文二年(1400),燕王朱棣(明成祖)为避免腹背受敌,集中力量对付建文帝,曾遣书给他及鞑靼可汗坤帖木儿,加以招谕。一说其为乌格齐哈什哈先世,一说与乌格齐哈什哈同为一人。
❷(?—1433)明建州左卫女真著名首领。又名孟特穆。女真族。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6世祖。世居斡朵里(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境牡丹江西岸马大屯)。父挥厚为元朝斡朵里万户。明初袭父职。因北面兀狄哈人侵袭,于洪武五年(1372),率部溯牡丹江而上,南徙至珲春河畔。约九年(1376)至十七年(1384)间,迁至朝鲜东北面庆源、镜城一带。以防倭有功,“就委镜城等处万户职”。二十一年(1388),又南移至阿木河(即吾音会,今朝鲜会宁)地方,封上将军。以聪明、机敏见称。永乐元年(1403),由建州卫指挥使阿哈出荐举,为明帝所赏识。二年,受诏谕,归顺明朝,赴京朝贡,封建州卫指挥使(一作都指挥使)。八年(1410),与朝鲜关系恶化,率部徙居房州(今黑龙江省东宁县大城子古城,一作其近地)。十年(1412),析置建州左卫,为首任指挥使。十一年、十四年、十五年、十八年,先后亲自或遣人入京朝贡,为部属请职,屡受明帝厚赏。二十年(1422),成祖朱棣亲征蒙古,率部从征。二十一年六月,迁回阿木河。宣德元年(1426),以招抚杨木答兀等人功,晋都督佥事。八年(1433),晋升建州左卫右都督。助明辽东都指挥裴俊击退杨木答兀及古州(即具州)野人(女真) 300余人的围攻。旋被杨木答兀及800余七姓女真杀害。清建国后追尊为肇祖原皇帝。

猛哥帖木儿?—1433

明代女真首领。元朝曾在建州女真地区设置五个万户府。他为斡朵怜部万户。居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境内。明初徙居会宁(今属朝鲜)。永乐三年(1405),入朝,受任为建州卫都指挥使。后为建州左卫指挥。宣德八年(1433),为“七姓野人”所杀。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9: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