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指一个国家或一个政权不受制于别的国家和政权而自主地存在;不依赖于外力,而靠自己的力量把事情办好。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毛泽东哲学命题。其根本思想就是认为,任何国家的党要领导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必须从本国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本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出一条适合本国特点的正确道路。无产阶级的事业是国际的事业,应该相互援助、相互支持,但是任何革命总是在本国范围内进行的,因此主要应该依靠本国人民群众的力量,立足于自力更生。早在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就指出: “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在《必须学会做经济工作》 中说: “我们是主张自力更生的。我们希望有外援,但是我们不依赖它,我们依靠自己的努力,依靠全体军民的创造力。” 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之一,并指出: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无产阶级革命是国际性的事业,需要各国无产阶级互相支援。但是完成这个事业,首先需要各国无产阶级立足于本国,依靠本国革命力量和人民群众的努力,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本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把本国的革命事业做好。” ☚ 群众路线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创造性的结论。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又一次重申并进一步发挥了这个思想。他指出:“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最根本的意思是说,任何国家的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从本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本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出一条适合本国特点的正确道路。无产阶级的事业是国际的事业,应该相互援助、相互支持,但是任何革命总是在本国范围内进行的,因此主要应该依靠本国人民群众的力量,立足于自力更生。所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 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在共产主义运动中和我们党内盛行着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我们党的领导人对国际的决议和国际代表的意见往往不顾实际机械照搬。特别是他们在政治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导致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我党统治达四年之久。他们不了解中国社会的情况和中国革命的规律,照搬外国经验,在党内打击和排挤坚持正确意见的同志,几乎使中国革命陷入绝境。毛泽东针对这种教条主义倾向,提出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原则。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就指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深入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同各地一大批善于从实践中学习的中国共产党人一道,独立地探索一条中国式的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从1931年底,王明等人开始排挤毛泽东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对党和红军的正确领导,终于导致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败。1935年1月,我党召开的遵义会议纠正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独立自主地解决了中央军事路线和组织路线问题,挽救了中国革命。后来,毛泽东于1962年1月《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总结中国革命胜利的历史时说:“中国这个客观世界,整个地说来,是由中国人认识的,不是在共产国际管中国问题的同志们认识的。共产国际的这些同志就不了解或者说不很了解中国社会,中国民族,中国革命。对于中国这个客观世界,我们自己在很长时间内都认识不清楚,何况外国同志呢?”坚持独立自主,绝不是不要利用外部力量,不要争取国际援助,问题是要把基点放在依靠自己的力量的基础上。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把立足点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一贯的思想。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必须学会做经济工作》一文中说,我们要打败日本侵略者,“我们不能学国民党那样,自己不动手专靠外国人,连棉布这样的日用品也要依赖外国。我们是主张自力更生的。我们希望有外援,但是我们不能依赖它,我们依靠自己的努力,依靠全体军民的创造力”。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一文中,毛泽东又说:“我们的方针要放在什么基点上?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叫做自力更生。我们并不孤立,全世界一切反对帝国主义的国家和人民都是我们的朋友。但是我们强调自力更生,我们能够依靠自己组织的力量,打败一切中外反动派。”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主要是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取得的。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也是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我们主要是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的。1956年以后,毛泽东总结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设的经验教训,指出学习外国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主要依靠自己力量,根据自己的情况,走中国工业化的道路。1958年6月,毛泽东进一步指出“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破除迷信,独立自主地干工业、干农业、干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打倒奴隶思想,埋葬教条主义,认真学习外国的好经验,也一定研究外国的坏经验——引以为戒,这就是我们的路线”。在苏联单方面撕毁两国协定,对我施加压力的时候,我们党和国家坚决顶住了这种压力,同样坚持独立自主,维护了国家主权,并依靠自己的力量,打下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1963年9月,周恩来在国庆招待会上说:“中国人民不论在革命斗争中,还是在建设事业中,都一贯采取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我们认为,每一个国家的建设,都应该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像中国这样的大国更应该如此。中国人民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在一个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国家里建设好社会主义,这本身就是对全人类的贡献,也就能够最好地履行自己的国际主义义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就是建立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的。正如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所指出的:“中国人民珍惜同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友谊和合作,更加珍惜自己经过长期奋斗而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贯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这一原则的要求是: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立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实现经济独立,以保障政治独立。依靠本国人民的力量,利用本国资源,进行现代化建设。实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要把立足点放在本国力量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引进外国资金,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和经验,利用外部一切有利条件来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 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 ☛ 000006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