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系指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制度。独立核算,就是要求企业对包括资金使用、生产耗费和经济效果在内的全部经济活动实行独立的、全面的、严格的经济核算。自负盈亏,就是把企业的经营效果与企业职工的利益联系起来,使企业对自己的盈利或亏损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两者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自负盈亏是建立在独立核算的基础上的,而独立核算则是为计算盈亏提供依据的。 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制度,就其经济核算内容来说,主要有三方面: 一、资金核算。即通过对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使用的经济核算,促使企业不断提高设备利用率,加速流动资金周转,以达到节约资金并提高经济效果的目的。 二、成本核算。即通过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的经济核算,以达到减少消耗、降低成本、增加盈利、扩大积累的目的。 三、利润核算。即根据企业完成利润指标的情况来评价企业的经济效果,从而促进企业全面改善经营管理。 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制度,就其盈亏自负程度上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 一、完全的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它的特点是是资金完全自筹,收支完全自理、盈亏完全自负企业通过税收与国家财政发生联系。 二、基本上的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其特点是收支基本自理、盈亏基本自负,但投资主要由国家统筹。 三、一定程度的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其特点是投资由国家统筹,利润在国家和企业间实行分成,企业收支仍有相当部分与国家财政挂钩。 由于社会主义仍然存在着商品生产,社会主义企业还是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为了加强企业的经济责任和提高经济效果,社会主义企业包括国营企业都应根据不同情况实行不同形式的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制度要有其他各种条件相配合,例如改革计划管理制度、价格制度、税收制度和物资供应制度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