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草部 > 多年生 > 狗脊 狗脊 gǒují 亦稱“强膂”、“扶筋”、“百枝”、“狗青”。因其苗長多歧,似狗之脊骨,故名。烏毛蕨科,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短粗直立,密生棕褐色鳞片。葉簇生,長橢圓形,二回羽裂,裂片三角形。孢子囊群長形,生於主脈兩側相對之網眼上。根狀莖含澱粉,可供食用,或釀酒,亦可入藥。生於疏林陰濕處。廣佈於長江以南各地。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一·狗脊》:“〔釋名〕强膂、扶筋、百枝、狗青。時珍曰: 强膂、扶筋,以功名也。”《三才圖會·草木》:“狗脊生常山川谷,今太行山、淄温、眉州亦有之,根黑色,長三四寸,兩指許大,苗尖細碎青色,高一尺以來無花,其莖葉似貫衆而細,其根長而多歧,似狗脊骨,故以名之。其肉青緑。”參閱宋·唐慎微《政和證類本草·狗脊》。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草部 > 根 > 狗脊 狗脊 gǒujǐ 亦稱“百枝”、“萆薢”、“赤節”、“扶蓋”、“扶筋”。蚌殼蕨科植物金毛狗的乾燥根莖。以其根長多歧,狀如狗脊骨,故稱“百枝”、“狗脊”。又因其可强膂、扶筋,故又有别稱。長塊狀,外被金黄色長柔毛,質堅脆,可折。主治寒濕膝痛,足腫腿弱,遺精,尿頻。始載於秦漢典籍。《神農本草經·中經·狗脊》:“一名百枝。”三國魏·吳普《吳普本草·草木類·狗脊》:“一名萆薢,一名赤節。”南朝梁·陶弘景《名醫别録·中品·狗脊》:“一名扶蓋,一名扶筋。” 狗脊【同义】总目录 百枝狗脊扶筋狗脊药名。出《神农本草经》。又名金毛狗、金狗脊。为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脊Cibotiumbarometz(L.) J.Sm. 的根茎。主产四川、福建、浙江。苦、甘,温。入肝、肾经。强腰膝,祛风湿,利关节。治肝肾不足,腰背酸痛,脚软无力,尿频,遗精,妇女白带,风湿痹痛。煎服: 10~15g。根茎上的细柔毛名金狗脊黄毛,外敷,止创伤出血。根茎含蕨素R、Z,欧蕨伊鲁苷,金粉蕨素及其糖苷等。 狗脊 狗脊为蚌壳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金毛狗脊的干燥根状茎。主产云南、四川、福建、浙江。苦、甘,温。归肝、肾经。有补益肝肾,强筋壮骨,祛风除湿之功。主治下列病证: ❶肝肾不足,腰痛脊强,不能仰俯,常与杜仲、怀牛膝、续断、桑寄生相配;对风寒湿痹,腰腿疼痛,或老年人痹证日久,累及肝肾,腰痛脚弱者,常与桑寄生、续断、防风、细辛、独活、川乌、草乌等同用。 ❷老年肾虚,统摄无权,小便频数,夜尿尤多,甚则小便余沥失禁者,常与桑螵蛸、山药、乌药、益智仁、山萸肉相配;对下焦虚寒,带脉不固,白带清稀,绵绵不断者,多与白蔹、乌贼乌、鹿茸、椿根皮等同用。 ☚ 续断 熟地黄 ☛ 狗脊gǒu jǐ《本草纲目》草部第12卷狗脊(53)。药名。 【基原】为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的根茎。 【别名】百枝(《本经》),狗青、强膂(《吴普本草》),扶盖、扶筋(《别录》),苟脊(《本草经集注》)。 【性味】苦甘,温。 ❶《本经》:“味苦,平。” ❷《吴普本草》:“桐君、黄帝、岐伯、雷公、扁鹊:甘,无毒。李氏:温。” ❸《药性论》:“味苦辛,微热。” 【归经】入肝、肾经。 ❶《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肾、膀胱二经。” ❷《本草求真》:“入肝、肾经。” ❸《本草再新》:“入心、肝、肾三经。” 【功用主治】补肝肾,除风湿,健腰脚,利关节。治腰背酸痛,膝痛脚弱,寒湿周痹,失溺,尿频,遗精,白带。 ❶《本经》:“主腰背强,机关缓急,周痹寒湿,膝痛。颇利老人。” ❷《别录》:“疗失溺不节,男子脚弱腰痛,风邪淋露,少气目暗,坚脊,利俯仰,女子伤中,关节重。” ❸《药性论》:“治男子女人毒风软脚,邪气湿痹,肾气虚弱,补益男子,续筋骨。” ❹《本草纲目》:“强肝肾,健骨,治风虚。” ❺《玉楸药解》:“泄湿去寒,起痿止痛,泄肾肝湿气,通关利窍,强筋壮骨,治腰痛膝疼,足肿腿弱,遗精带浊。” ❻《纲目拾遗》:“金狗脊止诸疮血出,治顽痹,黑色者杀虫更效。” ❼《本草再新》:“坚肾养血,补气。” ❽《南宁市药物志》:“治跌打腰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一钱半至三钱;熬膏或入丸剂。外用:煎水洗。 【宜忌】阴虚有热,小便不利者慎服。 ❶《本草经集注》:“萆薢为之使,恶败酱。” ❷《本草经疏》:“肾虚有热,小水不利或短涩赤黄,口苦舌干皆忌之。” ❸《本草汇言》:“肝虚有郁火忌用。” 【成分】根茎含淀粉、棉马酚。根茎柔毛含鞣质及色素。甲醇提取物水解产生奈醇。狗脊含11种微量元素,其中Mg、Ca、K、Al的含量较高。 【药理】对心肌的影响:给小鼠单次腹腔注射20%~30%狗脊注射液,对心肌86Rb摄取无明显影响。但每日1次,连续14日,可使心肌对86Rb摄取增加54%,说明本品有增加心肌营养血流量作用,而产生连续给药时产生蓄积作用。 狗脊ɡǒujǐ中药名。出《神农本草经》。别名金毛狗、金狗脊。为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脊Cibotium barometz ( L. )J. Sm. 的根茎。主产于四川、福建、浙江。苦、甘, 温。入肝、肾经。补肝肾, 强筋骨,除风湿。治肝肾不足, 腰背酸痛, 脚软无力, 尿频, 遗溺; 风湿痹痛。煎服: 6 ~12 克。 
狗脊 狗脊 狗脊狗脊,又名强膂、扶筋、金狗脊。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脊Cibotium barometz(L. ) J. Sm.的根茎。全年可采收,以秋末冬初采收者为佳,挖取根茎,除净泥砂、须根、叶柄及金黄色柔毛,切片,晒干。或用沸水煮或蒸后,晒至六、七成干时,再切片、晒干。 根茎呈不规则长圆形或球形块状,长10~25cm,直径2~10cm。表面深棕色,密被光亮的金黄色长茸毛,毛长约1cm; 上端见有几个残留的叶柄残基,红棕色,坚硬木质,背部有凸起棱脊,断面可见分体中柱排列呈双卷形; 下部丛生多数棕黑色须根。质坚硬,难折断。无臭,味淡、微涩。 狗脊片为横切或纵切片,呈不规则长形、圆形或椭圆形,边缘不整齐,厚2~5mm。表面深棕色,平滑,有时残留金黄色毛茸,切面黄绿色,近外皮约3~5mm处有一棕黄色凸起的木质部圈,髓部有细皱纹。质脆,带粘性; 蒸煮的切片显红棕色,半透明。无臭、味淡微涩。主产于福建、四川省; 此外,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区亦产。 本品味苦、甘,性温。归肝、肾经。功能补肝肾,除风湿,强筋骨,利关节。主治腰背酸痛、膝痛脚弱、风湿痹痛、尿频、遗尿、遗精、白带等证。《本草汇言》称狗脊曰:“凡属肝肾虚疲,有风寒湿气者,咸需用之。”临床上主要用于肝肾亏虚,脊背腰膝疼痛,俯仰不利,筋骨无力等证,配杜仲等同用,以补肝肾而强筋骨。如用于肾虚感受风湿而患腰痛者,可配菟丝子、萆薢,如《太平圣惠方》狗脊丸。也可与川乌头、萆薢、苏木节等祛风除湿,活血化瘀药相配,用于风气走注所致之腰痛脊强与跌扑损伤之瘀血作痛,如《普济方》四宝丹。若风湿久痹,常配桂枝、秦艽、独活等同用,以祛风湿而除痹。现代临床上对于脊椎关节炎、脊髓病、脊椎压缩性骨折后遗症及腰肌劳损等。常在补肝肾,通血脉,祛风寒等方药中加用本品。《名医别录》称本品“疗失溺不节”,《药性论》谓其“治肾气虚弱”,《玉楸药解》谓“治遗精”等,均是补肝肾之功。本品且能固摄冲带,补益督任,用其治疗冲任虚寒,带下纯白,可配鹿角,艾叶等同用。此外,本品配当归煎服,可治产后足肿。外伤出血,用狗脊毛经消毒后敷贴创面,可以止血。煎服,3~10g。阴虚小便不利者忌服。 实验研究: 金毛狗脊根茎含淀粉约30%,根茎的柔毛含鞣质及色素。又谓根茎含绵马酚。 狗脊的金黄色柔毛对疤痕组织、肝脏、脾脏的损伤出血有较好的止血效果,其作用较明胶海绵迅速。用狗脊毛的粉末止血效果最好,柔毛似能被组织逐渐吸收而消失。 ☚ 沙苑子 骨碎补 ☛ 000028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