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
介词 “介”和它的宾语一起用于动词前,表示动作行为所依凭的对象。 义即“靠著”、“凭借”。 ❶ 太后怒,欲 嘉以矛,王止太后。嘉遂出,介弟兵就舍。(《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句义:太后大发雷霆,想用小矛刺杀吕嘉,南越王阻止了太后。 吕嘉就〔从宫中〕出来,靠著弟弟的兵士保护回到家中。 (cōng):小矛。 这里用作动词作“以矛刺杀”解。 ❷ 涣至,厮啰迎导供帐甚厚,介骑士为先驱,引涣至庭。 (《宋史·唃厮啰传》)——句义:刘涣到达后,唃厮啰迎接引导供设帐帷招待很好,靠著骑兵作为先导,带刘涣到庭堂。 副词 一、表示某物孤立地、单独地居于某处。义即“独自”、“独”。 ❶ 其山平地介立,不连冈以成高;峻石孤峙,不托势以自远。 (《水经注·滍水》)——句义:女灵山在平地上独自挺立,不连接其他山冈而显得高峻;(它的)山石孤独耸峙,不凭借周围山势而显出幽远。 ❷ 又有孤石,介立大湖中。(《水经注·庐江水》) 二、用在“居”等动词之前,表示主语代表的事物位于另外两物之间。 ❶ 天祸郑国,使介居二大国之间。 (《左传·襄公九年》)——祸:降祸。 ❷ 敦煌僻远,介居西、北强寇之间,恐不能自固,请内徙就凉州。 (《资治通鉴·宋纪·苍梧王元徽二年》)——僻远:偏僻的边远地带。请内徙就凉州:请把它的行政机构向内地迁徙靠近凉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