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今古文经之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今古文经之争

西汉末年在经学领域中围绕今古文是非所展开的一场论争。

西汉自文景时起,今文经学立于学官。汉武帝独尊儒术,使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典籍正式列为封建王朝法定的经典。《汉书·儒林传》载:“武帝立五经博士”,“《诗》有鲁、齐、韩;《书》有济南伏生;《礼》有鲁高堂生;《易》有菑川田生;《春秋》有齐、鲁自胡母生,于赵有董仲舒”。由于今文经立于学官,今文学家说受到国家法令的提倡,使很多知识分子致力于今文经学,国家选拔官吏也自然以今文学说为准则。所以当时今文学家不仅垄断了太学,也自命为孔子学说的合法解释者,进而在政治上也形成了一大势力。至西汉哀帝时,骑都尉奉车光禄大夫刘歆领校秘书时,发现《古文春秋左氏传》。

他认为《左氏传》作者左丘明“亲见夫子,而《公羊》、《穀梁》在七十子后,传闻之与亲见之不同,所以建议将《左氏春秋》与《毛诗》、《逸礼》、《古文尚书》皆列于学官。这个建议遭到五经博士的反对。

于是刘歆写了《移让太常博士书》,他历述孔子之后儒家典籍存灭兴衰的历史,然后指斥诸博士偏信今文经是“信口说而背传记,是末师而非往古”。刘歆言词激烈,情感痛切。于是诸今文儒者纷纷起而讨伐。大司空师丹大怒上疏奏刘歆“改乱旧章,非毁先帝所立。由于触忤执政大臣,刘歆惧怕遭到灾祸,被迫请求离开朝廷,这场斗争方告结束。但今古文之争影响十分深远,宋代出现疑经的思潮,至清代又形成了新的今古文经学的论战。清代学者庄存与、刘逢禄师徒继续董仲舒传统,治《公羊》学,复兴西汉今文经学。其后魏源、廖平继起,而康有为集其大成。

康有为在他所著《新学伪经考》中,提出孔子作六经为托古改制,并说古文经乃刘歆所伪造,并斥之为“新学”。康有为等利用《公羊》学为改良主义的“戊戌变法”提供理论依据。

所以清代的今古文之争,像汉代一样,既是一场学术论争,也是一场政治斗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0:4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