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犹太教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犹太教yóu tài jiào

在犹太人中间流行的宗教,奉耶和华为唯一的神,基督教的《旧约》原是它的经典。1852年魏源《海国图志》卷二十八:“孔士旦(Kurdistan——编者注)半天主教,半犹太教。”1897年戴德江《地理志略》:“各国均有犹太教。”◇挑筋教、由斯教、由教,由斯教、由教中的由斯、由为英语Judaism(犹太教)之音译。

古代名物 > 宗教類(下) > 諸教部 > 猶太教 > 猶太教
猶太教  yóutàijiào

世界各地猶太民族的宗教。奉雅赫維爲唯一真神,謂猶太人爲雅赫維的特選子民,認爲其教義、教規係由雅赫維通過摩西傳授而來。其經典《聖經》包括摩西五經(即《律法書》)、《先知書》、《聖録》三部分,後基督教繼承而稱作《舊約聖經》。另有二至六世紀編纂的口傳律法集《塔木德》。使用猶太教曆,另有紀元。公元前一二世紀至後一二世紀出現了古代後期猶太教,其主要特徵爲盼望雅赫維差遣復國救主彌賽亞來臨的思潮在民間廣泛流傳,並出現了許多派别。該教原以祭司掌管的耶路撒冷聖殿爲中心,70年該城及聖殿被羅馬人拆毁後,宗教活動逐漸分散到由拉比主持的各地會堂中,並出現拉比文學,在中世紀得到廣泛傳播。其教傳入我國後,被稱作“一賜樂業教”、“挑筋教”等。至晚清漸被漢族同化,或被回族伊斯蘭教同化,因而在中國消失。《利瑪竇神甫史編》卷一:“薩拉森人的宗教包含猶太教、基督教和異教的成分,所以艾稱薩拉森爲‘三教’,意爲‘信仰三種宗教的人’。艾說猶太人都這樣稱呼他們。”

宗教

宗教

教(~派;~规;~义;~堂;~主;~徒;信~;在~;说~;传~)
某些国家规定本国所信仰的宗教:国教
佛教:佛(佛门;~家;~经;~寺;~殿) 释(释教;释家;释宗) 玄教 玄扉 禅门 梵门 像教 竺教 浄教 觉海 金狄 梵氏 异氏 象教 竺干氏 竺干学 浮屠教 方外之教
对佛教的侮称:鬼教
佛教的教派或教法:象驾
佛的教法:教门
佛教的教义:乘(大~;小~)
佛教和道教:佛老 释老
道教:仙教 玄教 玄门 元门 元教 道流 黄庭教
伊斯兰教:回教 清真教
天主教:旧教
基督教:新教 十字教
犹太教:天字教
(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历史现象,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虚幻的反映:宗教)

另见:信仰 神仙 佛 寺庙

☚ 信奉   家庭 ☛

犹太教

犹太人的宗教。尊奉耶和华为唯一真神,宣扬犹太人为耶和华的 “特选子民”,认为该教义教规及其法律均由耶和华通过摩西传授而来。主要经典包括《律法节》、《先知书》和 《圣录》3部分,各部分形成时期先后不一,约在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之间。内容主要是关于世界和人类起源的故事传说,犹太民族古代历史的宗教叙述,犹太教的宗教法典,先知的训诫以及民间流传的诗歌格言等。基督教兴起后,承袭了犹太教的全部经典,称为 《圣经·旧约全书》。

犹太教

犹太教

世界各地犹太人的宗教。奉雅赫维为“唯一真神”,认为犹太人是雅赫维的特选子民,并认为教义、教规系由雅赫维通过摩西传授而来。其经典《圣经》包括《律法书》、《先知书》、《圣录》三部分。该教规定,男孩出生后第八日需受割礼,星期六为安息日(不务俗事),凡教中视为不洁之物(如猪肉)不得取食或接触,产妇与患麻疯病者亦被视为不洁,应予回避。严禁拜偶像,教徒禁止与未受割礼的人通婚。使用犹太教历,只有纪元。犹太教产生于公元前1、2世纪,现在世界各地犹太教分多种派别,有正统犹太教、改革犹太教、保守犹太教等。12世纪初一支犹太人来到中国,被称一赐乐业教,俗称挑筋教。除保存一般犹太教的基本教义、教规和习俗外,还汲取中国文化而形成自己特色,如称“雅赫维为天”,名其教为“天教”,又称《圣经》为道经,而名其会堂为“遵崇道经寺”等。

☚ 也里可温掌教司   一赐乐业教 ☛
犹太教

犹太教

世界各地犹太人的宗教。奉雅赫维为“唯一真神”,认为犹太人是雅赫维的特选子民,并认为教义、教规系由雅赫维通过摩西传授而来。其经典《圣经》包括《律法书》、《先知书》、《圣录》三部分。该教规定,男孩出生后第八日需受割礼,星期六为安息日(不务俗事),凡教中视为不洁之物(如猪肉)不得取食或接触,产妇与患麻疯病者亦被视为不洁,应予回避。严禁拜偶像,教徒禁止与未受割礼的人通婚。使用犹太教历,只有纪元。犹太教产生于公元前1、2世纪,现在世界各地犹太教分多种派别,有正统犹太教、改革犹太教、保守犹太教等。12世纪初一支犹太人来到中国,被称一赐乐业教,俗称挑筋教。除保存一般犹太教的基本教义、教规和习俗外,还汲取中国文化而形成自己特色,如称“雅赫维为天”,名其教为“天教”,又称《圣经》为道经,而名其会堂为“遵崇道经寺”等。

☚ 也里可温掌教司   一赐乐业教 ☛

犹太教

见“宗教”中的“犹太教”。


犹太教

犹太人的宗教。奉雅赫维为“独一无二的真神”。认为犹太人是雅赫维的特选子民,其教义教规由雅赫维通过摩西传授而来。主要经典包括《律法书》、《先知书》、《圣录》三部分(即基督教承继下来作为《圣经》中的“旧约”部分)。规定男孩出生后需受割礼,作为神与人立约的标志;以星期六为“安息日”;反对一切偶像崇拜;禁止与未受割礼的外族人通婚。又相信将有救世主弥赛亚来到人间,带领以色列人摆脱异族压迫,恢复大卫和所罗门时期的业绩。宗教生活原集中于耶路撒冷的圣殿,后来散布到各地的“犹太教堂”。12世纪初一支犹太人来到中国开封,设立“会堂”,称其教为“一赐乐业教”,中国俗称“挑筋教”。

犹太教

犹太教

世界各地犹太人信奉的宗教。奉雅赫维(基督教人读作耶和华)为“独一真神”,并称犹太人是雅赫维的“特选子民”,认为教义教规是由雅赫维通过摩西传授下来,主要经典包括《律法书》、《先知书》、《圣录》三部分(即基督教承继下来的作为《圣经·旧约全书》的部分),另有二至六世纪编纂的口传律法集《塔木德》。该教规定,男孩出生后第八日需受割礼,星期六为安息日,不务俗事;凡教中视为不洁之物者如猪肉马肉等不得取食或接触,产妇与患麻疯病者亦被视为不洁,应予回避。严禁拜偶像,教徒严禁与未受割礼的外族人通婚。外族人归化犹太教者必须领受割礼,使用犹太教历,另有纪元;信仰死者身体复活,因而特别重视墓地。有的教派以男性为中心,许多宗教活动禁止女子参加;每天祈祷三次。公元前12~前11世纪,以色列各部落共同信奉雅赫维为唯一真神;公元前2—前1世纪,出现了古代的“后期犹太教”,其主要特征为盼望雅赫维差遣复国救主弥赛亚来临的思潮在民间广泛流传,并出现法利赛人、撒都该人、奋锐党人和艾赛尼人等派别。该教原以祭司掌管的耶路撒冷圣殿为中心,公元前70年该城及圣殿被罗马人拆毁后,宗教活动逐渐分散到由拉比主持的各地会堂中,并出现拉比文学,在中世纪得到广泛流传,史称“拉比犹太教”。15世纪犹太人在法国、西班牙、德国到处被驱逐,喀巴拉派鼓吹犹太人虽在地上被迫害、仇视,在天上将获得胜利,神秘主义色彩浓厚,从而使传统犹太教在犹太人中更加巩固。进入19世纪后犹太教形成三派:正统犹太教、改革(或自由)犹太教、保守犹太教,各有所发展。由于历史和思想渊源上的原因,天主教习惯上将犹太教称为“古教”。十二世纪初一支犹太人来到中国开封,称其教为“一赐乐业教”。一赐乐业为希伯来语汉译,意为以色列人。又由于犹太人出于宗教禁忌,剔除牛羊腿筋不食,故又有挑筋教之名。除保存一般犹太教的基本教义、教规和习俗外,还汲取中国文化而形成自己的特点,如称雅赫维为“天”,名其教为天教,又称《圣经》为《道经》,而名其会堂为“尊崇道经寺”等。

☚ 东正教   天主教 ☛
犹太教

犹太教

世界各地犹太人信奉的宗教。公元前13世纪以色列人已进入当时农业发展的迦南地区 (今巴勒斯坦) 定居,各氏族间先后形成12个部落,共同信奉雅赫维为唯一真神。公元前993年,以色列大卫王建立了统一的以色列王国。大卫王之子所罗门在位期间,以色列国势鼎盛,并建立了一座辉煌的神庙。所罗门死后,以色列分裂为南部犹太,北部以色列两国。公元前722年,以色列国亡于亚述。犹太国臣服苟存。公元前7世纪末,亚述帝国衰落。埃及、巴比伦相继统治巴勒斯坦。犹太国家从此不再存在。公元前538年波斯帝国征服巴比伦,把犹太人送回故乡,并帮助他们重建耶路撒冷城和圣殿,以色列—犹太人从此加强了他们的民族意识,形成了犹太教基本信条和宗教观念。犹太教的基本信仰如下: (1) 上帝雅赫维是宇宙之独一真神。认为雅赫维不仅在沙漠中引导以色列人,也在以色列定居迦南后,赐予耕地与收获,在以色列人与各民族的共处中主持公义仁慈。犹太教被视为最早的一神教,也是典型的民族宗教。(2) 以色列人一犹太人的灾难,是上帝对他们所犯的罪的惩罚。只有反省己过,虔信雅赫维才能得到上帝的拯救。由此信念,在流放巴比伦期间,犹太人竟成为更虔诚,更狂热的雅赫维崇拜者。(3) 神的旨意体现在它向摩西启示的律法中,遵行神的旨意就要遵行律法。内容是❶除雅赫维,以色列人不可有别的神;
❷不可制作并事奉偶象;
❸不可妄称上帝的名;
❹应守安息日为圣日;
❺当孝敬父母;
❻不可杀人;
❼不可奸淫;
❽不可偷盗;
❾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
❿不可贪人一切所有的。此即通常所称的“摩西十诫”。犹太教的经典就是现在的基督教《圣经》中的《旧约》部分,希伯来文称作《塔纳赫》。它并不是由一位作者写成的,各卷编著的年代约在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所引用的各种资料则可追溯到更远的古代; 因此其中思想、语言、情调、风格各不相同。就内容性质说,有古代以色列人关于世界起源的神话和关于民族起源的传说,有历史、法律、道德、宗教、文学等作品。犹太教建立与发展了一整套宗教活动与仪礼、教规。主要有: (1) 圣日: 在犹太教中,安息日是最神圣不可侵犯的圣日。每星期五下午日落前,由家庭主妇点燃蜡烛开始,至星期六日落是安息日。(2) 节日: 犹太教的周年节期很多,大部分是纪念民族历史上重大事件。主要有: 逾越节、律法节、住棚节、审判日、赎罪日等。(3) 仪礼: 男孩出生后8日受割礼、视猪、兔、马肉为不洁等。公元70年后,犹太教宗教活动以各地“会堂”为中心,神职人员称“拉比”。公元12世纪初,曾有一支犹太人来到中国河南开封一带,其宗教史称“一赐乐业教”,但在历史发展中已逐渐与中国汉人“同化”。

☚ 犹大   佛陀 ☛
犹太教

犹太教

世界各地犹太人共同信奉的宗教。约有4000年的历史,是现存各种人为宗教中最古老的,曾对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形成起重大作用,某些教义、戒律已成为这两大世界宗教的重要组成部分。信仰雅赫维为唯一真神。早期发展的史料,保存于犹太教圣经(即基督教的《旧约》)之中。
公元前11—前10世纪,希伯来人(后分为以色列人、犹太人)先后以扫罗(希伯来文sha'ul)、大卫(希伯来文da widh)、所罗门(希伯来文she lo moh)为王在巴勒斯坦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王国,定都耶路撒冷。公元前933年,所罗门死,王国分裂,北方为以色列、南方为犹太。此后1000余年,巴勒斯坦先后遭受亚述、巴比伦、波斯、罗马的入侵和统治,犹太人饱受离乱亡国之苦。但是古代犹太人却认为遭受苦难是由于自身犯罪背叛雅赫维另拜其它神祗所受的惩罚,只有向雅赫维认罪祈求,才能重返家园。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形成了犹太人浓厚的民族和宗教意识。
约公元前20世纪,希伯来人中就已盛行氏族崇拜、冥事崇拜、畜牧崇拜以及各种禁忌等原始宗教的形态,雅赫维不过是部落神。希伯来人特殊的宗教观念是认为自己是雅赫维的选民,雅赫维与他们订有圣约,而割礼就是这种圣约的标志。随着社会的发展,犹太教也逐步演变,雅赫维进而成了唯一真神,形象和威力大大提高,确立了十诫和有关宗教节日,形成了祭司集团。所罗门统治时期,在耶路撒冷又为雅赫维兴建了豪华的圣殿,后将约柜安置殿中。这样,犹太教在巴勒斯坦的地位大大提高。之后,由于外族入侵,异教得势,犹太教衰落。公元前8世纪后,犹太教出现一些有名的先知,维护对雅赫维的信仰,谴责异教,重视传雅赫维之道,不注重献祭等宗教仪式,发展了犹太教。犹太人被巴比伦俘虏,即巴比伦之囚期间,悲惨的境遇使犹太人形成了新的宗教观念,一是雅赫维成了天地间唯一的最高神,二是弥赛亚观念,祈求弥赛亚来临,救他们出苦海,复故园。公元前538年,波斯王居留士(Cyrus公元前558—529)攻占巴比伦,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允许犹太人返故土,重修耶路撒冷圣殿,犹太教得以复兴,主要经典文献逐渐定型。公元前2世纪初至前1世纪末,地中海东岸新宗教、新教派不断出现,犹太教也分化成许多派别。公元70年,罗马军队攻陷耶路撒冷,焚毁圣殿,犹太人开始流散世界各地,宗教活动也随之分散到由拉比主持的各地会堂之中,形成拉比犹太教。由于宗教活动已不可能到圣殿献祭,拉比犹太教强调社会个人伦理、祈祷及研习律法,这对犹太教思想、礼仪、制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犹太教会成为犹太人最高立法、司法机构。在长达1000多年的中世纪时期,基督教在欧洲占据绝对统治地位,阿拉伯世界伊斯兰教也已兴起,犹太教被贬为异教备受排斥。10世纪末,随着阿拉伯大帝国的分裂,拉比犹太教权威丧失。欧洲犹太社团中形成反对拉比律法的潮流,一部分教徒诉诸理性,发展了犹太教神学和哲学,一部分教徒则直接寻求神秘的宗教经验,形成中世纪犹太教神秘主义思潮,一度盛行于西班牙、法国和德国。16世纪以后,欧洲犹太人主要分布于德国、立陶宛,特别是波兰。由于犹太教固守自己的传统,欧洲人文主义思潮、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对这些地区的犹太人影响甚微。近代,特别是18世纪以后,欧洲启蒙运动也影响了犹太教,使之出现了改革的势头。19世纪以后,犹太教分为正统派、改革派和保守派。当代,由于美国的犹太人最集中,现今的犹太教主要被美国的犹太资产阶级和以色列的统治阶级所控制,他们利用犹太教为自己的世俗利益服务。
宗教典籍主要有,《圣经》,包括《律法书》、《先知书》、《圣录》三部分(后被基督教继承称为《旧约》);《圣法经传》,在犹太教中享有相当于《圣经》的神圣地位;《塔木德》,口传律法集;《西都尔》,祈祷词汇集。信条和教规主要有13信条、十诫以及其它大小613条。内容包括信仰、神学、政治、经济、法律、社会、伦理、礼仪、起居饮食,涉及犹太人全部生活。礼仪主要有,割礼、祈祷、婚礼、葬礼、食物禁忌。宗教节日主要有,安息日、赎罪日、逾越节、五旬节、犹历元旦、住棚节、普珥日、奉献节。
正统犹太教以男性为中心,轻视妇女。男子在每天晨祷中要感谢神未使他生为妇女,在会堂内主持礼拜,或到读经堂内研读《圣经》、《塔木德》等都只限于男子。正统男性教徒的服饰也有特殊规定:着长袍,用单一毛料缝制,口袋缝在腰下,头部时时裹以头巾。皆蓄长鬓发,祈祷时,则穿特制罩衫。妇女大多不能单身进会堂,在会堂内只能为安息日礼拜点燃蜡烛、准备节期菜肴,礼拜时须静坐在不为男子所见之处,不得无盖巾走上街头,不得出庭作证,祈祷时须感谢上帝将她造成女身,供男子役使。

☚ 古代罗马宗教   雅赫维 ☛
犹太教

犹太教

犹太人的宗教。约公元前538年,犹太人摆脱巴比伦的压迫后而创立。奉雅赫维(基督教读作耶和华)为唯一真神,并称犹太人是雅赫维的“特选子民”。认为教义、教规由雅赫维通过摩西传授而来。主要经典有《圣经》,包括《律法书》、《先知书》、《圣录》三部分,后为基督教所继承,称为《圣经·旧约全书》。还有2至6世纪编纂的口传律法集《塔木德》。该教规定:男孩出生后第8日需受“割礼”(用石割损阴茎包皮,作为神和人缔约的象征),星期六为安息日(不务俗事),凡教中视为不洁之物(如猪肉)不得取食或接触,产妇和麻风病人亦被视为不洁,应予回避。严禁拜偶像,教徒禁与未受割礼的外族人通婚。外族人归化犹太教者必须受割礼。现世界各地犹太教亦分多种派别,有正统犹太教、改革(自由)犹太教、保守犹太教等。由于历史和思想渊源上的原因,天主教习惯上将犹太教称为“古教”。12世纪初传入中国,在河南开封设立“教堂”,称“一赐乐业教”(“一赐乐业”为以色列的另一译名)或“挑筋教”(因不食牛羊腿筋而得名),但影响很小,也未得到发展,除保持犹太教的基本教义、教规和习俗外,还汲取中国文化而形成自己的特点。犹太教在以色列被奉为国教。该教教义曾被犹太人用作促进民族团结的纽带,同时又被历来统治者特别是帝国主义者所利用,以制造民族纠纷。

☚ 吴耀宗   犹太教信条 ☛

犹太教

1.注释:
犹太教是犹太人的宗教,他们信仰耶和华神,是创造天地的惟一又真又活的神,遵守耶和华神的律例诫命,墨守祖宗的遗传,但不信耶稣基督是神的儿子。他们长期逼迫、残害基督教会,逼迫耶稣和相信耶稣的人。
2.圣经记载:
保罗说:“你们听见我从前在犹太教中所行的事,怎样极力逼迫残害神的教会。我又在犹太教中,比我本国许多同岁的人更有长进,为我祖宗的遗传更加热心。”(加1:13—14)

犹太教

Judaism

犹太教

Judaism;Hebraism
~教士rabbi/~教堂synagogue/~帽子Jewish skullcap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8:3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