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牯牛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牯牛ku53iəu21gu53iu21俗称未阉割的小公牛及阉割过的公牛 (用于配种的公牛则称“脚牛”)。《四部丛刊》本 (景建德周氏藏元刊本) 《大广益会玉篇》: “牯,姑户切,牡牛。” 明李实《蜀语》: “牡牛曰牯○牯音古。”复词作“牯牛”。《广韵·姥韵》: “牯,牯牛。” 《龙龛手镜·牛部》: “牯,音古,牯牛也。” 《隋书·礼仪志二》: “牲用黄牯牛,而以清酒四升洗其首。” 民国十八年《合江县志》卷四《礼俗·方言》: “牯牛,牡牛也。” 民国二十三年《乐山县志》卷三《方舆志·方言》: “牡牛曰牯牛。” 民国二十八年《巴县志》卷十九《物产·毛类》: “今俗但名牡曰牯牛。”《现汉》“牯牛”谓“公牛”,或包括阉割及未阉割的公牛,但蜀语所指有所不同。 牯牛ɡǔniú公牛。 牛 牛牛(~群;菜~;奶~;乳~;野~)丑 觳觫 大武(一元大武) 大牢土畜 蝘鼠 补化 瞿摩帝 黄毛菩萨 另见:家畜 放牧 耕种 乳汁 ☚ 牛 小牛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