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牧羊人 [意大利]邓南遮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牧羊人 [意大利]邓南遮

又是九月,

我禁不住神游故里。

该是羊群换场的时光。

此刻,在阿布鲁齐大地

我的牧羊人们

离开牲口圈朝海边转移,

走向如山区牧场一般荒蛮

青翠的亚德里亚海滨。

他们畅饮山泉,

好让故乡甘露的温馨

驱除背井离乡人旅程的干渴,

久久滋润他们的心。

他们折断榛树做成一根根拐杖。

他们沿着古老的草径走向平原,

几乎像是跋涉静静的绿色小溪,

一路踏着父辈们的足迹。

啊,那发现汹涌的大海的第一人

发出怎样的欢呼!

此刻羊群沿着海边蹒跚前行。

空气依然是那么清明。

太阳把羊儿的绒毛

涂上一重黄沙般的金色。

海涛,踏青,一派温柔的喧嚣。

啊,我为什么不跟我的牧羊人厮守在一起?

(吕同六 译)

【赏析】

在西方诗歌传统中,牧羊人对应于田园生活。在很多诗人笔下,对田园生活的歌颂,就是对家乡的歌颂,因此牧羊人题材也跟思乡主题密不可分。古希腊女诗人萨福有一首著名的残篇,可谓此类诗歌的滥觞:“招回绵羊,招回山羊,招回小孩到母亲的旁边。”

在邓南遮这首《牧羊人》中提到的阿布鲁齐,正是诗人的故乡。阿布鲁齐位于意大利中部,其东边则是本诗提到的亚德里亚海。亚德里亚海沿岸一带是荒野落后的山区,牧民很多,在诗人的笔下,他们朴实、勇敢、粗鲁而且吃苦耐劳。邓南遮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位农夫,这首《牧羊人》的还乡主题也可以看做向父亲的回归(这跟萨福提到的是“母亲”有着一样的象征意义)。

该诗一共5节,最后一句单独成节。第一节的首句表明本诗的思乡基调:“又是九月,/我禁不住神游故里。/该是羊群换场的时光。”诗人的思绪直接跳到他所熟悉的场景,这种最平淡最日常的生活经常会引起最热烈的思念。

第二节说牧民畅饮山泉,折榛成杖。如果说同胞用故乡的泉水和木杖来缓解旅途的痛苦,“驱除背井离乡人旅程的干渴,/久久滋润他们的心”,诗人则只有靠对故乡的回忆来舒缓思乡之苦。

背井离乡,风餐露宿,赶羊群换场是一项辛苦的活计。但在诗人的描述中,阿布鲁齐的牧民是如此的平静祥和:“他们沿着古老的草径走向平原,/几乎像是跋涉静静的绿色小溪,/一路踏着父辈们的足迹。”而且他们也有惊喜:“啊,那发现汹涌的大海的第一人/发出怎样的欢呼!”诗人在想象中将自己置身在故乡同胞换场的队伍中,不仅对他们受的苦感同身受,更对他们的坚强和欢乐作出充分的想象。也是从这句开始,整首诗的基调变得高昂、活跃,充满了发现的喜悦和生活的热情。

牧民到达了目的地之后,诗人跳开去写羊群、写田园般的风景,为的是衬托牧民的欣喜。“一派温柔的喧嚣”这句最为可圈可点,把羊群赶场后虽仍旧热闹但心里平静的状态描绘得尤为传神。而在这喜悦心情的激动中,羊儿也显现出不同以往的精神:它们的绒毛被太阳光染成了金色。

回忆起这些又辛苦又有成功喜悦的牧羊生活,想起这些勇敢乐观的同胞,诗人的情感便再也控制不住。本诗的最后一句单独成段,道出了诗人的心声:“啊,我为什么不跟我的牧羊人厮守在一起?”思乡的主题在这一句中被酣畅淋漓地表述。里尔克有言:“我们来到人间,偶然诞生在一个地方,这无关紧要;久而久之,我们才在心中形成自己真正的出生地,因此,也许要回顾以往,我们才能知道,才能一天比一天更肯定自己诞生于何处。有些人精神上的出生地与护照上写的恰好吻合,能同外界达到如此的和谐一致将会是一种闻所未闻的幸福”,这样说来,诗人有福了。

(吴丽萍)


牧羊人 [意大利]邓南遮 - 可可诗词网

牧羊人 [意大利]邓南遮

又是九月,

我禁不住神游故里。

该是羊群换场的时光。

此刻,在阿布鲁齐大地

我的牧羊人们

离开牲口圈朝海边转移,

走向如山区牧场一般荒蛮

青翠的亚德里亚海滨。

他们畅饮山泉,

好让故乡甘露的温馨

驱除背井离乡人旅程的干渴,

久久滋润他们的心。

他们折断楱树做成一根根拐杖。

他们沿着古老的草径走向平原,

几乎像是跋涉静静的绿色小溪,

一路踏着父辈们的足迹。

啊,那发现汹涌的大海的第一人

发出怎样的欢呼!

此刻羊群沿着海边蹒跚前行。

空气依然是那么清明。

太阳把羊儿的绒毛

涂上一重黄沙般的金色。

海涛,踏青,一派温柔的喧嚣。

啊,我为什么不跟我的牧羊人厮守在一起?

(吕同六译)

注释:

① 阿布鲁齐是诗人的故乡,当时为贫困、落后的农牧区。

【赏析】

加布里耶莱·邓南遮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多产作家,一生写下了大量体裁不一、主题各异的作品,而主要成就在诗歌方面。他虽然大量地吸收同时代作者的思想与艺术,但依旧保存着其特有的精彩和他的阿尔帕斯南的拉丁民族的特色。邓南遮的故乡在阿布鲁齐的一个乡村,那是亚德里亚海边上一片贫穷、落后的农牧区。《牧羊人》就是诗人怀念家乡的一篇诗作。在诗人的故乡,九月是牧羊人赶着羊群从山地向海边迁徙的一个季节,诗中通过对牧羊人动作行为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尽管是背井离乡,但那些牧羊人并不悲伤,他们满怀希望,心里涌动着对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的憧憬。

又是九月,褐色的秋草仍在远处铺展、绵延,这一片,那一片,在秋风里浩浩荡荡摇曳,大地开始尽显苍凉、肃穆……此时,三五成群的牛羊或低头吃草,或悠闲踱步,或出神凝思,来来回回为人们传递秋原上的幽趣。此情此景,使诗人回想起家乡阿布鲁齐的牧羊人们,正开始着一年一度的秋季转场,走向“青翠的亚德里亚海滨”。牧羊人渴了掬起故乡的甘泉,累了折断楱树做成一根根拐杖,“沿着古老的草径走向平原,/几乎像是跋涉静静的绿色小溪,/一路踏着父辈们的足迹”。古朴淳厚的牧民,在金色的阳光下蹒跚前行的羊群,碧空的浮云,和蔚蓝的海浪、青翠的草地一起构成了一幅唯美的田园风情,令诗人心醉神驰,于是他由衷感叹:“啊,我为什么不跟我的牧羊人厮守在一起?”诗人以自然、朴实的手法描写天人合一的和谐之美和牧羊人对生活的执著追求,表达了他回归大自然的强烈渴望和对自然无上的爱恋。他试图以栖身大自然来躲避现实生活,忘却心中的倦怠和忧伤。从此诗中,我们既可以窥见诗人那热情奔放、追求新奇和不愿规行矩步的性格,又能捕捉到他的灵感和生气,以及他与自然神会时感官上的欢悦之情。

邓南遮感情丰富,变化无常,他的创作风格也变化多端。早期模仿自然主义和真实主义的写作风格,诗歌以抒情诗为主;后期,他吸收了象征派的写作特色,风格上逐渐独树一帜。虽然他在以后的诗歌中转而写病态颓废的主题,但仍可以找到特有的灵气和更新的表现形式。他认为诗歌是至高无上的宇宙的和谐,是声音和色彩的交响乐。

(黄晓琴)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3:3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