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牧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各种用途的土地 各种用途的土地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壤 耕地 ☚ 荒地 好的土地 ☛ 牧地 牧地❶国家马场所占的土地,属国有土地。秦汉以来皆有牧地。汉牧地又称苑, 计三十六所, 分布四、北, 养马三十六万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始光四年(427)在河西(今山西吕梁山以西黄河东西两岸)设国家牧场, 以放养牲畜。马至二百余万匹, 骆驼近百余万头, 牛羊不可胜计, 是国有牧场中最大的。孝文帝时, 又以河阳(今河南孟县)为牧场。有战马十万匹。隋在陇右有大片牧地, 畜养官马。唐在两京周围、西北、山南等地有大片牧地, 畜养马牛杂畜。五代亦有牧监, 占地养马。以后历代均有, 以元、清两代较突出。元代管辖牧放牲畜的场地, 东越耽罗, 北逾火里秃麻, 西至甘肃, 南暨云南等地, 共十四处。另外大都、上都周围等地, 也有方圆万里的官家牧地。这些牧地牧养着御位下、正宫下和蒙古、色目贵族名下的马、牛、驼、骡和羊群等。各牧地设有千户、百户, 执掌官家大印子马, 父子相承其事。所属牧人称哈赤、哈剌赤, 专事牧放。每年十月, 太仆寺派官赴各牧地巡视检点, 造蒙古、回回、汉文籍册上报。清代税法上的牧地,专指直隶、山西边外牧厂余地召开升科者和各驻防马厂地召种承佃者。嘉庆(1796—1820)以后,随着不断放垦牧厂余地和各驻防马厂地扩大以来, 牧地面积不断增加。光绪十三年(1887), 奉天、山西二省的牧地面积达到641万余亩。光绪三十二年(1906), 除允许保留部分牧地以外, 其余牧地允许放垦,任听民人纳租垦种,永为世业。 ☚ 军屯 官田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