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牛黄上清丸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牛黄上清丸

见《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 (天津、兰州方)。 黄连、 桔梗、 白芷、 川芎、 赤芍药、荆芥穗各24g, 生石膏、 大黄各120g, 黄芩、 当归、 生栀子、 连翘 (去心) 各75g, 薄荷叶45g, 莲子心、 菊花各60g, 黄柏、 甘草各15g。 为细末, 每细粉900g兑朱砂面、 雄黄面各18g, 牛黄3g, 冰片15g。 研细和匀, 炼蜜为丸,每丸重6g, 每服一丸, 白开水送下, 日二次。功能清火散风,通便解热。治头脑昏晕,暴发火眼, 口舌生疮, 咽喉肿痛, 牙齿疼痛, 头面生疮, 大便燥结, 身热口渴。

牛黄上清丸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

【组方药物】 黄连24克 生石膏120克 黄芩75克 薄荷45克 莲子心60克 白芷 桔梗各24克 菊花60克 川芎 赤芍各24克 当归75克 黄柏15克 荆芥穗24克 栀子75克 大黄120克 甘草15克 连翘75克 朱砂 明雄黄各18克 牛黄3克 冰片15克
【制剂用法】 上药中朱砂、雄黄、牛黄、冰片分别研细,黄连等17味药轧为细粉,与上4味和匀,炼蜜为丸,每丸重6克,蜡皮封固,阴暗干燥处保存,每服1丸,日服1至3次,温开水送下。
【主要功效】 清火解毒,消肿止痛。
【适应病证】 三焦火盛,头痛目赤,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牙痛,大便秘结。
【注意事项】 孕妇忌服。
【方义分析】 此为临床常用方。方以牛黄清心肝实火为主药;配菊花、薄荷、连翘、荆芥穗、白芷、川芎、桔梗、甘草轻清上浮,疏风清热为辅药;桔便与甘草配伍甘桔汤,可以利咽喉。佐以黄芩、黄连、黄柏、栀子四味即黄连解毒汤苦寒泻火,清热解毒;加石膏清泄气分实热;冰片辛凉散火,通窍利咽;又以大黄苦寒泄下,荡涤瘀热;赤芍、当归、地黄清热凉血散瘀。诸药配伍,具有良好的清热泻火,散风止痛功效。

牛黄上清丸

常用中成药。见于《古今医方集成》。用牛黄、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大黄、石膏、连翘、菊花、薄荷、荆芥、白芷、川芎、当归、赤芍、地黄、桔梗、甘草、冰片制成。功用清热散风,泻火通便。适用于头痛眩晕,目赤耳鸣,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等症。

牛黄上清丸

牛黄上清丸

出自《医学入门》(加减方),由牛黄大黄黄连黄芩黄柏石膏栀子连翘当归地黄菊花薄荷赤芍川芎荆芥穗白芷桔梗冰片甘草组成。主治
❶口疮,口舌糜烂,口气热臭,咽喉肿痛,舌红脉数。
❷牙疳、齿衄,牙龈肿痛,溃烂流脓或出血,牙龈日见萎缩。
❸天行赤眼,目赤肿痛,羞明怕光,流泪多眵,沙涩难开。
❹热结便秘,脘腹胀满,舌红舌黄,脉数有力。西医学称之为口腔炎、口腔溃疡、感染性口炎、牙龈炎、流行性角膜结膜炎,急性卡他性结膜炎等,可酌情选用。每服1丸,日服2次,温开水送下。脾虚便溏、老年体弱、孕妇慎用。

☚ 加味逍遥丸   龙胆泻肝丸 ☛

牛黄上清丸niúhuánɡshànɡqīnɡwán

中成药。黄连24 克, 生石膏120 克, 黄芩75 克,薄荷45 克, 莲子心60 克, 白芷24 克, 桔梗24 克, 菊花60 克, 川芎24 克, 赤芍24 克,当归75 克, 黄柏15 克, 荆芥穗24 克, 栀子75 克, 大黄120 克, 甘草15 克, 连翘75 克,朱砂18 克, 雄黄18 克, 牛黄3 克, 冰片15克。蜜丸, 每服6 克。治心胃火盛, 口舌生疮, 牙龈肿痛, 风火眼赤, 大便燥结。本方为《医学入门》原方加减。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5:1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