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牛眠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牛眠地 牛眠地亦题《陶侃失牛》。东晋志异小说。祖台之撰。原载《祖台之志怪》。《太平御览》卷九○○录载。鲁迅《古小说钩沉》、郑学弢《列异传等五种·志怪》皆辑录。陶侃,东晋荆州刺史。讨平苏峻之乱后,加太尉。他是大诗人陶渊明的曾祖父。本篇描写他还没有居高位时的事。故事叙述:陶侃家贫,有丧事当葬,亲自作墓砖。有一头花斑纹母牛运砖,俟运完,忽然失去。陶便自寻觅,忽于道中逢一老翁,说“君欲所觅?”陶答寻牛。那老翁手指一山岗,说见一牛卧眠于山坡梯田埂上,并指示此牛所眠地,便好作墓,安坟当于此,家能致极贵,位极人臣,世为方岳。言讫,便不复见。陶侃按老翁所指地方筑墓,果然应其言。作品的主旨是宣扬封建迷信的风水观的,实不可取。然则写陶侃“亲自作砖”,赞颂勤劳,也有可取之处。文中写“斑牸牛载砖”,“载致”时,“忽然失去”,经仙翁指点,才知此牛卧于山圩中,题材新颖,想象幻诡,极富情致,是生华之笔。 ☚ 藻兼 陶侃失牛 ☛ 牛眠地 牛眠地niúmiándì━━┃ 坟地。《晋书·周访传》:“初,陶侃微时,丁艰,将葬,家中忽失牛而不知所在。遇一老父,谓曰:‘前岗见一牛眠山污中,其地若葬,位极人臣也。’”后遂因称坟之吉地为“牛眠地”。明·丁鹤年《送奉祠王良佐奔讣还兖城》诗:“佳城已卜牛眠地,屏立泰山带围泗。” ☚ 玄室 长夜台 ☛ 牛眠地借指风水好的坟地。元丁鹤年《送奉桐王良佐奔讣还郾城》诗: “佳城巳赴牛眠地,屏立泰山带围泗。 ” 牛眠地有牛卧睡的地方。《晋书·周访传》记载,东晋陶侃小时,父死将葬,家里一头牛不见了。一位老者说:“前岗见一牛眠山污中,其地若葬,位极人臣矣。”于是陶侃将父亲就葬在牛眠之处,以后陶侃终于成为重臣。后来人们就认为人死而葬于牛眠之地,其后代必然富贵,也以“牛眠地”代指坟地。 古代名物 > 禮俗類(上) > 喪葬部 > 墓地 > 牛眠地 牛眠地 niúmiándì 省稱“牛眠”。古代迷信說法,指宜於卜葬的寳地。此説始於晉代。《晉書·周訪傳》有載:“陶侃微時,丁艱,將葬,家中忽失牛而不知所在。遇一老父,謂曰:‘前崗見一牛眠山汙中,其地若葬,位極人臣矣。’又指一山云:‘此亦其次,當世出二千石。’言訖不見。侃尋牛得之,因葬其處,以所指别山與訪。訪父死,葬焉,果爲刺史……自訪以下,三世爲益州四十一年,如其所言云。”元·丁鹤年《送奉祠王良佐奔訃還郾城》詩:“佐城已卜牛眠地,屏立泰山帶圍泗。”明·吾邱瑞《運甓記·盧山會合》:“問勳業從來有幾,始信牛眠廕果奇。”《聊齋志異·堪輿》:“宋公卒,兩公子各立門户,爲父卜兆……經月餘,各得牛眠地,此言封侯,彼云拜相。” 牛眠地陶侃是东晋人,他父亲死了,刚想把他安葬,家里的一头牛忽然不见了。 牛眠地niúmiándì〔偏正〕 指做坟的吉祥之地。语本《晋书·周光传》:“陶侃微时,丁艰,将葬,家中忽失牛而不知所在。遇一老父,谓曰:‘前冈见一牛眠山污中,其地若葬,位极人臣矣。’”《聊斋志异·堪舆》:“经月余,各得~。”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