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全德与红萝卜
长篇小说。姚雪垠著。写于1941年1月。同年11月,以残稿的形式初载于《抗战文艺》第7卷第4、5期合刊上。1942年10月由重庆文座出版社初版,列入《创作丛书》。小说描写了某县青年救国会的重要成员、热心救国的小学校长,在县城快要沦陷时成立了抗日游击分队,自任分队长。初时,由于队员们思想混乱,屡犯侵害群众利益的事情,致使分队长信誉下降。后来,在游击大队部派来的一名政治指导员和一名做民运工作的同志协助下,分队的政治、军事素质才有了明显提高,最后他们配合从太行山下来的友军攻克县城,胜利完成了阻击敌人增援部队的任务。作品以鲜明的时代色彩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运用纯朴、清新的散文诗的语言,真实而又细腻地描绘了流氓无产者牛全德和自私落后的自耕农红萝卜在游击队中锻炼成长的过程,反映了对流氓无产者和富裕自耕农教育改造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小说通过这些独具个性的“粗野而率直”的北方农民在游击队中锻炼成长的故事,有力地说明了伟大的抗日战争不仅是埋葬日本鬼子的汪洋大海,而且也是造就新一代农民的革命大熔炉。因此,当小说在重庆发表后,“在全国青年中获得了很多读者,几乎到处都在谈论着这部作品。”(姚雪垠《〈牛全德与红萝卜〉的写作过程及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