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牙齿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牙齿yáchǐ人类和高等动物口腔中咀嚼食物的器官,本身是坚固的骨组织,外层有釉质。古人把靠近双唇的叫齿,靠近两颊的叫牙,统称牙齿。 牙齿yáchǐ〈名〉牙的通称。 牙齿yachi人类和高等动物咀嚼食物的器官,对人还有帮助发音和保持面部外形的作用。为高度钙化的组织,由坚固的骨组织和釉质构成。又称“齿”,也通称“牙”。 牙齿yá chǐ嘴里用来咀嚼食物的器官:你张开嘴,我瞧瞧你的~舌头是什么作的? (五六·1312) 义齿←→牙齿yì chǐ ← → yá chǐ义齿:假牙。 牙齿 牙齿牙(~冠;~垢;~质;尖~;切~) 齿(齿牙;切~) 另见:咬 骨头 ☚ 牙齿 各种牙 ☛ 牙齿/各种牙/洁白的牙/牙齿外露 ☚ 嘴唇 牙齿 ☛ 牙齿 牙齿象征某种力量发展到很高的程度,如“武装到牙齿”。 ☚ 手脚 鼻子 ☛ 牙齿 牙齿yachi人体最硬的器官,除担负切咬、咀嚼等功能外,还起保持面部外形和辅助发音等作用。牙齿可分为切牙(门牙)、尖牙(犬牙)、双尖牙(前磨牙)和磨牙(臼齿)4种。每个牙齿均由露在牙槽骨外的牙冠和长在牙槽骨内的牙根,以及牙冠、牙根之间的牙颈组成。牙齿的主要构成物质为牙质(牙本质),外面包有牙釉质(在牙冠部分)和牙骨质(在牙根部分)。牙骨质外还有由纤维组成的牙周膜,把牙齿固定在牙槽中。牙的中央有牙髓腔,内充满牙髓,并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人一生要萌出两次牙齿。第1次萌出的叫乳牙,上下颌左右侧各5个,共20个,由出生后6个月开始至3岁左右长全。6~7岁时乳牙开始脱落。第2次萌出的叫恒牙,上下颌左右侧各8个,共32个。6~7岁时萌出第1磨牙,并开始更换乳牙;至13~14岁乳牙全部换完。但第3磨牙(又称“智齿”或“尽头牙”)要到20岁左右才生长。临床上为了便于记录,以一个“+”形符号来表示上下颌左右侧的牙位,以罗马数字Ⅰ~Ⅴ表示乳牙,阿拉伯数字1~8表示恒牙(如下图)。 图491 恒牙的名称及符号 ☚ 口腔 龋齿 ☛ 牙齿 牙齿yachi人体内最硬的器官。位于上、下颌骨的牙槽内,除负担切咬、咀嚼等功能外,还起保护面部外形和辅助发音等作用。人的一生要萌出两次牙齿。第一次萌出的牙齿为乳牙。婴儿出生后6个月左右开始长牙,到2岁半左右长全,上下颌左右侧各5个,共20个。自6~7岁开始,乳牙先后自然脱落,并逐渐长出恒牙,到13~14岁乳牙全部换完。恒牙上下颌左右侧各8个,共32个。最后一颗牙叫智齿,智齿也有终生不出者。根据位置、功能和形状不同牙齿可分为切牙 (门牙)、尖牙 (虎牙)、双尖牙 (前磨牙)、磨牙(石牙) 四种,其排列顺序如下: 上下颌左侧的牙
切牙、尖牙长得比较锐利,主要用来撕咬和切断食物;双尖牙、磨牙长得比较圆钝、坚实,有利于反复磨碎食物。每一牙都由牙冠、牙颈和牙根(见图)组成。牙冠是牙体显露于口腔及被牙龈覆盖的部分。牙根是牙体固定在牙槽窝内的部分,也是牙体的支持部分。牙冠与牙根交界处呈一弧形曲线,称为牙颈。构成牙的基本物质是牙质。在牙冠表面被覆有釉质,非常坚硬。牙根表面被覆有骨质,牙内部有牙髓腔,其中有由结缔组织、血管和神经组成的牙髓。牙的釉质虽坚固,但如不注意保护,也易被过硬食物损伤,或被食物残渣的发酵、腐败产物所腐蚀,引起牙的逐渐损坏,以至产生龋洞。露出牙髓腔的神经,引起剧痛。自2岁半至6岁正值儿童全身及面颌部发育的重要阶段,乳牙存在的时间虽较短,却是儿童主要咀嚼器官,对消化和营养吸收,刺激颌骨的正常发育,引导恒牙正常萌出,都有重要作用。 牙齿和牙周组织纵剖面图 ☚ 口腔 舌 ☛ 牙齿 牙齿Yachi位于上、下颌骨的牙槽内。人的一生中有两套牙,即乳牙和恒牙,乳牙在出生后4—8个月开始萌出,到两岁左右长齐,共20个。约从6岁开始,乳牙逐渐脱落,长出恒牙,共22个,最后一个恒牙叫智齿,但智齿也可能终身不生长。
1. 17—21岁 9.中切牙2. 11—13岁 10.侧切牙3. 6—7岁 11.尖 牙4. 11—12岁 12.第一前磨牙5. 10—12岁 13.第二前磨牙6. 9—10岁 14.第一磨牙7. 7—8岁 15.第二磨牙8. 6—7岁 16.第三磨牙 a.上颌恒牙 b.下颌恒牙1—8,生长年龄 人恒牙结构及生长年龄 牙齿由牙冠、牙根和牙颈组成。露出牙龈以外的部分叫牙冠;嵌入牙槽的叫牙根;牙冠与牙根之间的叫牙颈,牙颈外被覆的粘膜叫牙龈。牙冠表面是一层釉质,是体内最硬的组织,其硬度近似石英。牙根表面包有一层牙骨质。牙本质是牙的主体结构,其内的腔隙叫牙髓腔,牙髓腔内充满了牙髓。牙根和牙槽骨之间有牙周膜,牙周膜、牙龈和牙槽骨合称为牙周组织,有支持、固定牙齿的作用,因此牙周组织患病时,牙齿会松动,甚至脱落。 牙齿具有咀嚼、发音、美观等作用。儿童正处于乳牙和恒牙的交替时期,注意口腔卫生,预防牙病发生非常重要。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多吃含钙和纤维丰富的食物;要充分利用不同的牙齿咬嚼食物;克服吐舌、吮指,口呼吸的习惯,否则易使牙列不齐或生龋齿。牙列不齐影响咀嚼功能和面容美观,同时易使细菌滋生,因此要及早进行矫正。龋齿(俗称虫牙)是由于牙釉质损伤或被腐蚀,细菌侵入牙本质造成。严重的可影响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睡眠。预防时可选用氟化物牙膏刷牙,而且要学会正确的刷牙方法。 1.牙冠 2.牙龈 3. 牙颈 4.牙根 5. 牙神经 6.牙釉质 7.牙本质 8.牙髓 9. 牙骨质 牙的结构 ☚ 消化系统 消化液 ☛ 牙齿具有一定形态的高度钙化组织,有咀嚼功能,还可帮助发音和保持面部外形的作用。人一生中有两副牙齿,根据萌出的时间和形态,分为乳牙及恒牙,牙齿有牙釉质和牙骨质覆盖,显露于口腔部分为牙冠,埋于牙槽内的部分为牙根。牙冠和牙根交界部分为牙颈,其内有牙髓腔及根管。 牙齿yá chǐ《本草纲目》人部第52卷牙齿(2)。古药名。 牙齿 牙齿牙齿是由牙釉质、牙本质及牙骨质三部分组成。齿冠外层为牙釉质。内部牙本质是牙齿的的基本部分,齿龈内表层为少量牙骨质,或与牙本质一齐统称为牙质。牙齿生成似骨,但很少吸收,然而牙齿的无机离子仍可与周围的体液发生交换,甚至能改变牙的性质。 人牙釉质与牙本质化学组成(%)
牙齿的化学组成 各部分基本组织似骨,无机盐皆以羟磷灰石结晶为基本结构,牙釉质中的无机盐多而密,最坚硬,有保护作用,水和有机物皆极少。牙釉质及牙本质均不含细胞及血管;但成牙本质细胞之突起可伸入到牙本质内部小管中; 组成中含水量虽较牙釉质多,但较骨少,有机物主要为胶原纤维。牙骨质组成与骨完全相同,含有机物约占30%。 牙齿的组成并非完全固定不变,生长期间即有改变;完全成长的牙齿成分也受周围体液的影响。牙釉质在出牙期间,碳酸根含量随生长逐渐减少,氟的含量相对增多,系由于骨盐中有碳酸盐时,易于溶解,而羟磷灰石的羟基被氟置换后,则较坚硬,抗龋齿作用增强。32P示踪试验证明,生长期间有32P进入牙齿,完全成熟的牙齿中也能进入,但较慢,牙本质进入磷较多,又以近骨髓处为最多,牙釉质较少,而牙釉质表面比内部多,说明牙齿中无机盐不仅通过血液进行离子交换,牙釉质中还通过唾液进行离子交换。因此牙齿组成成分及其性质受血液及唾液中无机离子成分的影响。 氟对牙齿的影响 氟参与生成氟磷灰石,其溶解度比羟磷灰石小,形成的牙釉质较坚硬,有抗龋作用。氟尚能抑制细菌发酵,减少牙齿附近有机酸生成,这也可保护牙釉质,饮水中有少量氟(1ppm),可与牙釉质表面之羟磷灰石进行离子交换,形成氟磷灰石而抗龋,降低龋齿发病率。如果饮水中含氟过多时,氟磷灰石在牙釉质表面亦变多,则牙釉质失去光泽,形成白色或黄褐色斑纹,称斑釉症; 氟尚能抑制牙本质细胞活性,影响牙齿成生,甚至影响成骨作用。 与氟相似,碘也有抗龋作用。 ☚ 骨胳 钙 ☛ 牙齿tooth 牙齿yá chǐtooth (pl. teeth)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