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释义】: 诗见《庸 郑《笺》:“仪,威仪也。相鼠有皮,虽处高显之处,偷食苟得,不知廉耻,亦与人无威仪者同。 人以有威仪为贵,今反无之,伤化败俗,不如其死,无所害也。”王先谦《集疏》:“诗言人之所以异于鼠者,以有威仪,视鼠则仅有皮耳,岂人而竟无威仪乎?甚言其不可也。”《列女传·陶荅子妻篇》云:“荅子治陶三年,名誉不兴,家富三倍,妻数谏不听,抱儿而泣。姑怒,以为不祥。 妻谓:‘荅子贪富务大,不顾后害,犬彘不择食以肥其身,坐而须死耳。君不敬,民不戴,败亡之徵见矣。’后荅子果诛。”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