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牆牆(墙)Qiáng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上海,湖北之老老河口,四川之成都、长寿等地均有分布。《新编千家姓》收载; 《姓氏考略》亦收,其注云: “墙,即𪪳。 《左传》 ‘刘子取𪪳人、直人’。 (杜注): ‘春秋时周地。’ 是墙姓以地为氏。蜀之垫江多墙。” 当前位置:主页 > 汉字大全 > 通假字 > 牆 1.通“嬙”,古代宫廷的女官。按:清 高翔麟《说文字通》:“牆,通‘嬙’。” 《左传》哀公元年:“宿有妃嬙御焉。”按:唐石经作“牆”,唐 陆德明《经典释文》:“‘嬙’本又作‘牆’。”《汉书·匈奴传》:“後宫良家子王牆。” 2.通“檣”,船之桅干。 宋 孙光宪《菩萨蛮》词:“客帆风正急,茜袖偎牆立。”俞平伯释:“牆,一本作‘樯’。”
![]() ![]() 牆❶飾柩也。《儀禮·既夕禮》: “巾奠乃牆。”鄭玄注: “牆,飾柩也。” 古代名物 > 宫室類(下) > 垣籬部 > 牆壁 > 墉1 > 牆1 牆1 qiáng 亦作“墙1”、“廧”。牆壁。用土木、磚石修築而成,以爲房屋之障蔽。《書·五子之歌》:“峻宇彫牆。”《墨子·經說上》:“廧外之利害,未可知也。”孫詒讓閒詁:“畢云:‘廧字,牆俗寫’。”《管子·地員》:“地潤數毁,難以立邑置廧。”又:“行廧落。”尹知章注:“土既虚脆,不堪版築。故爲行廧及籬落也。”《淮南子·說林訓》:“蠹衆則木折,隙大則墙壞。”宋·高承《事物紀原》:“牆,《淮南子》曰:‘舜作屋,築牆茨屋,令人皆知去喦穴,有室家。’則此蓋牆之起也。至夏后世,帝太康始峻宇雕牆矣。” 古代名物 > 禮俗類(上) > 喪葬部 > 棺椁 > 帷2 > 牆 牆 qiáng 即帷2。 古代名物 > 宫室類(下) > 垣籬部 > 牆壁 > 牆2 牆2 qiáng 亦作“墙”。庭院的圍牆。《詩·鄭風·將仲子》:“將仲了兮,無踰我牆,無折我樹桑。”《韓非子·說林下》:“鄭人有一子將宦,謂其家曰:‘必築壞牆,是不善人將竊。’”唐·白居易《答蘇庶子月夜聞家僮奏樂見贈》詩:“牆西明月水東亭,一曲霓裳按小伶。”宋·葉紹翁《游園不值》詩:“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清·崔述《舊宅新築》詩:“墙低不礙觀天眼,院小猶容看月臺。” 牆qiangA09D 牆qiáng* Q076 牆 牆(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