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且读㕮咀 (fǔjǔ)
【父且、父咀】咀嚼,引申为捣碎,切细。
例1 内加及约,取空垒五斗,父且段之,□□成汁,若美醯二斗渍之。(马王堆汉帛书 《杂疗方》)
译文 方内再加及药,取空垒五斗,捣碎,火烧存性,捣碎,煎熬成汤,或用好醋二斗浸服。
例2 治千金膏药方: 蜀椒四升,芎穷一升,白芷一升,附子三十枚,凡四物,皆父咀,置铜器中,用淳酒三升,渍之卒时。(1972年甘肃省武威出土东汉《医简》)
译文 制千金膏药方法: 川椒四升,川芎一升,白芷一升,附子三十个,共四味药物,都捣碎,放在铜器中,用淳酒三升,浸二十四小时。
按 父且(父咀)是叠韵 (鱼部)联绵字,与下列各词同源。
(1) 㕮咀。 《灵枢·寿夭刚柔》: “黄帝曰: ‘药熨奈何?’ 伯高答曰: ‘用淳酒二十斤、蜀椒一斤、干姜一斤、桂心一斤,凡四种, 皆㕮咀, 渍酒中。’”
(2) 哺咀。《说文·口部》: “哺,哺咀也。”
(3) 㗘㗱。 玄应 《一切经音义》三引 《说文》: “㗘㗱, 嚼貌也。”《广韵·铎韵》: “㗘㗱, 噍貌。”
父且 (父咀、 哺咀、 㕮咀、 㗘㗱) 的初义是咀嚼。 成无己说: “㕮咀, 嚼也。 锉如麻豆大可也。” (《注解伤寒论》) 引申有捣碎、切细义。《经史证类本草》卷一引陶宏景云: “凡汤洒膏药, 旧方皆云㕮咀者, 谓称毕捣如大豆, 又使吹去细末。 此于事殊不允当,药有易碎难碎,多末少末,秤两则不复均平。今皆细切, 较略令如㕮咀者, 乃得无末而片粒调和也。”
古音父、 㕮、哺皆属并母鱼部, 㗘属帮母鱼部。且 (清·鱼)、咀(精·鱼)、㗱 (精·缉)。帮并旁纽,精清旁纽,鱼部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