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小失大 因小失大贪小失大 养指失肩 惜指失掌 争鸡失羊 争猫丢牛 发屋求狸 掘室求鼠 杀鸡取卵 为小妨大 为小失大 得不偿失,因小失大:得兽失人 顾及小利益而失去了大利益,因小失大:顾小失大 重物轻人,因小失大:爱鹤失众 对待事物不重根本,贪小失大:爱毛反裘 做大事而在小事上斤斤计较,因小失大:烹牛不盐 (为了小的利益而造成大的损失:因小失大) ☚ 得失 得失相当 ☛ 爱鹤失众ài hè shī zhònɡ因宠爱像鹤一样的动物而丧失了人民。比喻重物不重人,因小失大。lose the greater for the less,suffer a big loss for a little gain 爱鹤失众农忙的秋夜,经过一天劳累,酣睡的农夫突然被一阵阵“咯……咯咯……咯”的声响吵醒。 “哪来的怪声?” “不就是国君新近在附近放养的那群该死的鹤在叫吗!” 春秋时期,卫懿公特别爱养鹤,越养越多,鹤苑不断扩大,甚至侵占农田。 卫懿公按照毛色、长相、个头大小,将鹤分成几等,派专职官员负责饲养。饲养的要求很高:饲料又要新鲜又要好,池塘里养着柳叶鱼,花园里养着灰蚱蜢等鹤爱吃的食饵。官员们每天按时给鹤“梳洗打扮”,保证每只仙鹤羽毛洁净,鹤顶鲜红。 听说卫懿公好鹤,远在北方的燕国特地送来几十只稀罕的灰鹤。 卫懿公要巡游全国,他下令说:“鹤儿是最美丽的鸟,灰鹤尤其名贵。快替我准备几辆安装华盖的大马车,配上最好的马,让灰鹤待在马车上陪我出巡,显示卫国的富有,让邻国知道卫国的国威有多高,连名贵的灰鹤也有人送来!” 威赫的车队向前走着,豪华马车里的灰鹤探着头,扑着翅,好不潇洒! 路边衣着褴褛的农民目送车队走过之后,都摇头叹息。 卫懿公四出招摇,吹嘘自家富有的当儿,邻近的狄人倾全国的兵力进犯卫国来了! 卫懿公知道来者不善,下令:国内成年的男子一律披甲执戈,给来犯者狠狠的打击,显扬卫国的国威。 “不是说鹤群能显示国威吗,让鹤群披甲上阵好了。我们连肚子也吃不饱,哪能奋力作战!”人们当面不敢说,但是背后都在抱怨。 卫懿公亲自率领军队迎战狄人,在战场上卫君虽然表现勇猛,可是士兵无心恋战,终于在黄河边上吃了大败仗。 卫懿公战死沙场,卫国也被狄人灭亡了。宠爱玩物,不体恤百姓,卫君的下场给后代人留下深刻的教训。 后来,人们就用“爱鹤失众”这个成语,来比喻因小失大。 爱鹤失众ài hè shī zhòng因偏爱鹤而失了众人之心。春秋时卫懿公偏爱鹤,鹤有爵位,还有车乘。战争时百姓就不愿去打仗,要卫懿公让鹤上战场。见《左传·闵公二年》。比喻因小失大。 爱鹤失众àihè-shīzhòng〔并列〕 比喻因小失大。语本《左传·闵公二年》:“狄人伐卫。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将战,国人受甲者皆曰:‘使鹤,鹤有禄位。余焉能战?’”[例]我们办事要注意不要~。 △ 用于描写处事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