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爱猷识理达腊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爱猷识理达腊1338—1378亦称“必力克图汗”。庙号昭宗。明代蒙古可汗。元顺帝妥懽贴睦尔之子。至正十三年(1353)立为皇太子,兼中书令、枢密使。二十七年受命总天下兵马。次年元亡,随皇室北徙,史称北元。洪武三年(1370,一说洪武四年)继汗位,年号宣光, 居和林(今乌兰巴托西南)。在故元河南王扩廓帖木儿(王保保)的拥护下, 凭借太尉纳哈出等人的几十万蒙古军, 继续与明军作战,力图恢复对中原的统治。五年击败明将徐达率领的中路军。次年复被徐达、李文忠等击败。七年明都督蓝玉再克其重镇兴和(今河北张北)。次年扩廓帖木儿卒,后二年,其大臣九住、安童等先后被俘,蒙古势衰,在颠沛流离中病殂。 爱猷识理达腊1338—1378明代蒙古可汗。一译阿裕锡哩达喇。孛儿只斤氏。元惠宗(顺帝)※妥欢贴睦尔长子。元至正十三年(1353),立为太子,兼中书令、枢密使。十六年(1356),中书左丞相哈麻及其弟御史大夫雪雪谋废妥欢贴睦尔,立其为帝。事泄,2人被杖杀。后,与生母完者忽都皇后奇氏(高丽人)谋废父皇自立,宫廷内分为帝派、太子派,各自与统军将领孛罗帖木儿或扩廓帖木儿相结。自二十四年(1364)起,双方矛盾激化,北方元军内部混战,南方农民起义军节节胜利。以孛罗帖木儿称兵犯阙,出奔冀宁,下令讨孛罗。翌年,孛罗被诛后,由扩廓帖木儿护送回京。母后奇氏传令扩廓帖木儿以兵拥其入城,欲胁帝禅位,因扩廓止兵未遂。二十七年(1367),在内外交困之中,受父命总天下兵马,以稳定局势,抗击北上的农民军。二十八年(明洪武元年,1368),明北伐军进逼大都(今北京),被迫随皇室退守上都(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翌年,上都被明将常遇春攻破,退居应昌(在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达里诺尔湖西岸)。三十年(1370),父卒,嗣汗位,称必力克图汗。次年改年号宣光,史称北元。同年,应昌失守,宗室、大臣、宝物多被明军俘获,独率数十骑突围,退入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与扩廓帖木儿会合。宣光二年(洪武五年,1372),在和林附近击败明将徐达的中路军,使明太祖力图消灭北元的计划受挫,暂时中断对漠北的进攻,北元乘势驱骑南下,进入漠南、华北。宣光四年(洪武七年,1374),北元据点兴和(今河北张北县)被明将蓝玉攻取。次年,大将扩廓帖木儿卒,南下诸路元兵多被残破,势衰。八年(洪武十一年,1378),病卒,弟脱古思帖木儿继位,上庙号昭宗。明太祖为招降其部下,亲撰祭文,两次遣使至漠北吊唁。一生崇尚佛教,常召藏僧、高丽僧至宫中讲经;又酷爱书法,史称,“其楷遒媚,深得虞永兴之妙,非工夫纯熟,不能到也。” 爱猷识理达腊?—1378北元皇帝。元顺帝长子。1370—1378年在位。至正十三年(1353),册立为皇太子。二十三年,顺帝荒淫纵欲厌政,他欲夺位,内倚丞相搠思监、宦官朴不花,外以扩廓帖木儿为援,顺帝则以孛罗帖木儿为支柱。孛罗死,掌握朝政。二十七年总制天下兵马,次年随顺帝北走。顺帝死,即帝位,改元宣光,史称北元。常命旧元兵南下骚扰明境,宣光八年(1378)卒。庙号昭宗。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