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爱弥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爱弥儿 《爱弥儿》18世纪法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卢梭(1712—1778)著。该书是一部重要的教育哲理小说,1762年出版。书中尖锐地批判了腐朽的封建教育,提出了追求个性自由和个性解放的资产阶级教育观。全书共分5章,以培养“自然人”为目标,倡导人的自然发展的教育,阐述了自然教育的主张,卢梭认为人生来具有先天的善性,后天的恶劣环境和教育使人变坏了。主张新的教育应是适应人的本性的自然教育。应与儿童自然本性的发展相一致,按照儿童自然发展的要求和顺序进行。他把儿童的自然发展划分为婴儿期,儿童期,少年期和青年期,认为少年期以前的教育是一重要时期。主张教育应把儿童当作儿童看待,给儿童以真正的自由,任儿童自然发展。该书还论述了儿童的个性持征和两性差异问题,并在体育、感觉教育、知识教育、道德教育、宗教教育以及女子教育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具体的主张。由于该书的许多观点直接批判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和等级教育,因而出版后即被宣布为禁书,轰动西方社会,对近代西方社会及教育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中译本有李平沤译的《爱弥儿》,商务印书馆,1981年出版。 ☚ 教育漫话 普通教育学 ☛ 爱弥儿 《爱弥儿》Aimier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的长篇教育哲理小说。爱弥儿是该书前四卷男主人公的名字,即作者所假设的教育对象。此书由作者长期构思,于1757年写成,1762年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首次出版。当时曾经轰动整个法国和西欧许多国家,被法国封建当局判为禁书,在巴黎的一个广场上被烧毁,作者也因此遭迫害。该书通过对爱弥儿和他未婚妻苏菲娅教育过程的论述,抨击当时法国由教会、贵族控制的经院式的学校教育,宣扬资产阶级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全书共分为五卷。其中一至四卷依次分别论述儿童身心发展中四个时期的特点、教育内容和方法。第一个时期——婴儿期(从出生至2岁)。这个时期的婴儿身体软弱,教育应以身体养护为主,使他们的身体得到自然发展。第二个时期——儿童期(2—12岁)。这个时期的儿童尚处在“理智睡眠期”,没有思维能力、不能读书和进行道德教育,教育应以体育锻炼和感官训练为主发展儿童的感觉器官。第三个时期——少年期(12—15岁)。这是“劳动、教导和勤学的时期”,应进行知识教育和劳动教育,发展智力、获得正确的观念和判断力,并学会农业劳动和一种手工业技术。第四个时期——青年期(15—20岁)。这是“激动和热情时期”,应以道德教育和宗教教育为主,培养善良的情感、正确的判断和良好的意志,并认识到上帝是世界的创造者。该书的第五卷主要论述女子教育以及男女青年之间的爱情教育。《爱弥儿》曾被某些资产阶级学者誉为“小学教师的圣经”、“儿童的宪章”。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教育改革发生过影响,对裴斯泰洛齐、康德、巴泽多和杜威等人也有深刻启迪。1923年魏肇基将《爱弥儿》的英文节译本译成中文出版。1978年李平讴根据它的法文版全文译出,分上、下两卷出版。 ☚ 教育漫话 大教学论 ☛ 爱弥儿 《爱弥儿》aimi'er又名《教育论》,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所著的教育哲理小说,在近代教育学史上居不朽的地位。是以富豪子弟为对象由家庭教师进行家庭教育的形式来论述的私人教育理论。书中提出了新教育的原则和理想。宣扬性善论和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严厉地抨击了忽视儿童自然成长发展把年幼无知的儿童当做成人的做法,认为教育应受天性的指引。以培养自然人为目标,把受教育者的成长分为婴儿期、儿童期、青年期,教育要适应各个时期的年龄特征;提出教育应适应性别差异;对体育、感觉教育、知识教育、道德教育、宗教教育等方面提出改革的意见。1762年出版后,触怒了天主教会和封建专制王朝,被宣布为禁书,卢梭被迫逃亡国外。卢梭的幼儿教育理论给世人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 演说术原理 林哈德与葛笃德 ☛ 爱弥儿 《爱弥儿》Aimier一名《论教育》。法国启蒙思想家J.卢梭的主要教育著作。该书是一部半论文体,夹叙夹议的教育小说,富有文学价值。1762年出版,全书共5篇,以假想的富家孤儿爱弥儿为主人公。前四篇描述主人公从出生到成年四个年龄特征时期的成长经过,和他受到的教育。指出了封建教育的腐朽荒谬,把封建社会和封建教育制度看作是人的陷阱,论述了男子教育改革和新教育的原则和理想。为主人公安排了脱离社会影响,适合自然发展的环境,给以行动的充分自由,使他获得对生活的独立认识,养成独立、自由的个性。末篇叙述了爱弥儿未来妻子苏菲的教育,论证了女子教育改革。该书宣扬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认为人有天赋的自由、理性和良心,所以教育应顺天性的指引,以培养自然人为目标。封建教育窒息人的天性,使天真纯洁的儿童成为封建社会的俘虏,失去了原有的天性。要纠正这种错误,就应当使教育“归于自然”,使儿童的天性自由地自然发展。使他们发展成身心调和发达,体魄健康,感觉灵敏,理性清晰,良心畅明的自然人。书中呼吁教育者要根据儿童身心发展,循序渐进地施教。把教育分为婴孩期、儿童期、青春期和青年期四阶段。同时也强调教育要适应个性差异和两性差异。该书还对体育、感觉教育、知识教育、宗教教育等提出改革意见。该书阐述的教育思想对后世许多教育家有启发和影响,在儿童心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该书把儿童的天性作为办教育的根据,忽视了教育的社会性。该书出版后触怒了贵族和僧侣阶级,被宣布为禁书,遭焚毁,但也无法阻止其广泛流传。 ☚ 大教学论 教育漫话 ☛ 爱弥儿又名《论教育》。法国卢梭著。1762年出版,共5卷。通过对假设对象爱弥儿的教育,反对封建的教育制度,主张要对儿童进行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人的身心自由发展的自然教育,使他们养成独立、自由的个性。 爱弥儿副标题为“论教育”。半论文体教育小说。法国教育家卢梭著。1762年出版。共5卷。前4卷以富家孤儿爱弥儿为主人公,论述男子教育;末卷通过描述爱弥儿未婚妻苏菲的教育,论证女子教育。该书从自然哲学观点出发,宣扬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对后世有着重要的启发和影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