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爬行动物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爬行动物pá xíng dòng wù

脊椎动物的一纲。1929年翁文灏《地震》第四章:“当中生代之时,陆地面积甚广,爬行动物繁殖。”1930年《中华百科辞典·科学小丛书》:“《世界上的爬行动物》: 本书叙述全世界上爬行动物的种类、产地、形态以及生活情形等。”爬行动物曾经也称“爬虫”。

爬行动物

爬行动物

乌龟:龟(陆~;水~;海~;花~;象~;革~;蠵~;神~;灵~;金钱~;大头~;闭壳~;绿毛~;棱皮~) 王八 玉虚 金介 玄武 元武 元伫 元绪 玄夫 神蔡 时君 偻句 昭兆 藏六 玄介卿 先知君 玄衣督邮 缁衣丈夫 通幽博士
金龟:乌龟 草龟
大龟:大蔡 元龟 玄龟 穹龟 灵鳌
传说中的大海龟:鳌(~鱼翻身)
一种海龟:
鳄鱼:鳄(湾~;印度~;非洲~;美洲~) 鮀 鳄 忽律 忽雷 骨雷
扬子鳄:猪婆龙
甲鱼:鳖(大鳖) 鼋 元鱼 团鱼 王八守神 神守 甲折翁 九肋君 跛足从事
壁虎:蝘(蝘蜓) 守宫 辟宫 壁宫 蝎虎 蠍虎
蛤蚧:蚧 蛤蟹 蛤解 僊蟾
蜥蜴:蜥(沙~;飞~;蛇~;草~;麻~;蚓~;鳄~;巨~;毒~;鬣~) 蚖 蜤易 龙子 马蛇子
其他爬行动物:鼍(鼍龙) 蝎虎 避役玳瑁 蝘蜓

另见:蛇 爬

☚ 软体动物   蛇 ☛
爬行动物

爬行动物paxing dongwu

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能适应陆地的生活,也有的习惯在水中生活,但在陆地产卵繁殖。生长过程中一般都经过数次蜕皮,长成后体表有鳞或甲,能保护它们的身体。趾端有爪,利于捕食小动物。这类动物用肺呼吸,体表温度随自然环境温度的改变而改变,以冬眠的方式渡过冬季。较常见的爬行动物有蛇、龟、鳄、壁虎等。爬行动物与人的关系也很密切,如壁虎能捉蚊子、蛇和鳄的皮能制造多种用品、蛇是老鼠的天敌、并且蛇、龟和鳄还能提供营养丰富的肉类。有些蛇能以蛇毒致人死命,需加以防范。

☚ 青蛙   乌龟 ☛
爬行动物

爬行动物Paxing dongwu

爬行纲动物的统称,是真正在陆地上生活的脊椎动物类群,在躯体结构上具有一系列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皮肤干燥,缺乏腺体,体表具有角质鳞片或盾甲,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并具有保护功能。出现了明显的颈部,从而使头部有了更大的灵活性。躯干部有发达的肋骨和胸骨,加强了对内脏器官的保护。口腔腺发达,可起到湿润食物、协助吞咽的作用。肌肉质的舌较为发达,除完成吞咽的基本功能外,还特化为捕食器官或感觉器官。肺较两栖类发达,为呼吸的主要器官。心脏具有二心房二心室,但心室内具有不完全的分隔,血液仍进行不完全的双循环。新陈代谢效能低,体温仍随环境温度而变化,在冬季具有冬眠的习性。体内受精,卵生或卵胎生。卵生的种类均在陆地上产卵。卵为具有坚韧外壳的羊膜卵。卵产出后主要借助日光孵化,少数种类具有孵卵的习性。孵出的幼仔可独立生活,发育不经过变态。爬行动物来源于古两栖动物,最早出现于距今约2.5亿年前的古生代石炭纪末期,在中生代达到全盛时期。许多大型的恐龙均出现在中生代,是当时在陆地上占统治地位的动物类群。在距今1.3亿年前的白垩纪,由于气候和植被的变化,以及哺乳动物的兴起,许多大型的爬行动物都从地球上消失了。现存种类约6 000多种,分为喙头目、龟鳖目、有鳞目和鳄目四大类群。喙头目为原始的爬行动物,体表被覆细鳞,嘴长似鸟喙,头骨比较原始。现存只有一种,称为喙头蜥,产于新西兰的部分岛屿上,被誉为“活化石”。龟鳖目分为12科约240种,体背及腹面具有坚固的甲板,外被角质鳞片或厚皮,不具牙齿而代之以角质鞘,在陆地、淡水水域及海洋中均有分布。有鳞目动物的体表被覆角质鳞片,根据附肢的有无可分为两类:蜥蜴亚目大多具有附肢、肩带和胸骨;而蛇亚目附肢退化,不具肩带和胸骨。总共有5 700多种,分布于世界各地。鳄目主要生活在水中,体被大型坚甲,四肢健壮,尾侧扁,趾间具蹼。约有25种。扬子鳄(Alligator sinensis)主要分布在湖北、安徽、江西、江苏、浙江等地的淡水湖泊中,是我国特产的珍贵动物,由于数量稀少,已被列为一级保护动物,并已在安徽建立了人工繁殖中心。

眼镜蛇

☚ 娃娃鱼   乌龟 ☛

爬行动物

reptile


爬行动物

reptile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3: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