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地黄radix rehmanniae preparata补血药。出《本草图经》。见《元亨疗马集》。又名熟地。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Gaertn.Libosch.或怀庆地黄R.glutinosa Libosch.f.huei-chingensis (Chao et Schih) Hsiao的根茎, 经加工蒸晒而成。切片用。主产河南、浙江、北京等地。甘,微温。入肝、肾经。功能补血,滋阴。主治:❶马劳伤,与益智仁、当归、白茯苓配伍(《元亨疗马集》)。 ❷血虚体弱,与当归、川芎、白芍药配伍、如四物汤。 ❸牛产后气血虚,配白芍药、当归、川芎、白术、云苓、砂仁等,如疏风补血方(《抱犊集》)。如配生地黄、天门冬、地骨皮、当归、人参、黄连等治马内障,碧晕浸睛,瞳仁遮障,不能顾物,如地黄散(《元亨疗马集》)。 ❹牛劳伤,配川芎、白芍药、白术、厚朴、云苓等(《抱犊集》)。 ❺血虚胎动不安,配白术、当归、川芎、芍药、砂仁、苏梗、阿胶等,如白术散。牛、马15~60克;猪、羊3~10克。为末或煎汤灌服。脾虚湿盛者慎用。本品根茎主要含甘露醇、梓醇、多种糖类、多种氨基酸;还含地黄素、生物碱、维生素A类物质等。有降低血糖、保护肝脏、防止肝糖元减少、促进血液凝固的作用。 熟地黄药名。出《本草图经》。又名熟地。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Gaertn.)Libosch.的根茎经加工蒸晒而成。主产河南、浙江等地。甘,微温。入肝、肾经。滋阴,补血。 ❶治肝肾阴虚,头晕耳鸣,消渴,骨蒸潮热,盗汗,腰膝酸软,溲数,遗精。 ❷治血虚萎黄,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煎服: 9~30g。成分参见干地黄条。 熟地黄 熟地黄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黄的块根的加工品。主产于河南怀庆,浙江、河北、湖南、湖北、内蒙古、辽宁等地亦有分布。甘,微温。归肝、肾经。有补血滋阴,益精填髓之功。主治下列病证: ❶血虚萎黄,心悸失眠,头晕耳鸣者,常与当归、首乌、阿胶、白芍等相配;对血虚所致月经不调,每与当归、芍药、川芎相配;本品炒炭用有止血之功,可用治崩漏下血,常与黄芪、当归、阿胶、三七等同用。 ❷肾阴不足而见潮热盗汗,遗精、消渴者,皆可用之,常与山茱萸、山药、牡丹皮、泽泻、茯苓等配用。 ❸本品补肝血,益肾精,对血虚头晕耳鸣者,常配枸杞子、菊花、山萸肉、山药同用;对须发早白者,多与何首乌、当归、白芍、桑椹、菟丝子相配。本品滋腻,碍胃难消,多与砂仁、陈皮等相配。脾虚便溏,气滞痰多者慎用。 ☚ 狗脊 何首乌 ☛ 熟地黄shú dì huáng《本草纲目》草部第16卷地黄(50)。药名。 【基原】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Gaertn.)Libosch.或怀庆地黄R. glutinosa Libosch. f. hueichingensis (Chao et Schih) Hsiao的根茎,经加工蒸晒而成。原植物详“干地黄”条。 【别名】熟地(《景岳全书》)。 【性味】甘,微温。 ❶《珍珠囊》:“甘苦。” ❷《本草新编》:“味甘,性温。” 【归经】入肝、肾经。 ❶李杲:“入手足少阴、厥阴经。” ❷《本草从新》:“入足三阴经。” 【功用主治】滋阴,补血。治阴虚血少,腰膝痿弱,劳嗽骨蒸,遗精,崩漏,月经不调,消渴,溲数,耳聋,目昏。 ❶《珍珠囊》:“大补血虚不足,通血脉,益气力。” ❷王好古:“主坐而欲起,目䀮䀮无所见。” ❸《本草从新》:“滋肾水,封填骨髓,利血脉,补益真阴,聪耳明目,黑发乌须。又能补脾阴,止久泻,治劳伤风痹,阴亏发热,干咳痰嗽,气短喘促,胃中空虚觉馁,痘证心虚无脓,病后胫股酸痛,产后脐腹急疼,感证阴亏,无汗便闭,诸种动血,一切肝肾阴亏,虚损百病,为壮水之主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4~1两;入丸、散,熬膏或浸酒。 【成分】熟地本品的化学成分与地黄基本相同(参见地黄)。在化学成分上熟地黄与生地黄相比较,主要表现为含量及构成方面的不同。例如锌醇含量,生地黄为0.3%,而熟地黄为0.08%;单糖含量,生地黄为1.64±0.03 g/10 g生药,而熟地黄为5.16±0.03 g/10 g生药,其原因可能是炮制过程中生地黄中的部分多糖和低聚糖类物质发生水解所致。生地黄中含有的特有成分环烯醚萜及环烯醚萜苷,在炮制成为熟地黄后上述两种化合物几乎完全没有。 【药理】 ❶免疫:小鼠灌服熟地黄乙醇提取物醚溶部分,可使小鼠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ANAF检测法)明显减少,抑制率分别为14.6%和12.6%。灌服熟地黄乙醇提取物非醚溶部分则无此作用。无论灌服醚溶还是非醚溶部分对小鼠免疫器官重量,碳廓清作用以及抗绵羊红细胞抗体、溶血素生成等实验均无影响。 ❷抗甲状腺功能亢进:大鼠(体重140~170 g)灌服T3(三碘甲腺原氨酸),制造甲亢型阴虚动物模型。该动物模型灌服70%熟地黄水煎剂,可使血浆中T3、T4浓度水平明显改善,即T3降低,T4升高;使血浆中醛固酮(AD)水平明显升高,饮水量及尿量明显减少;使得体重减轻得以缓解。 熟地黄shúdìhuáng中药名。出宋·苏颂等《本草图经》。别名熟地、大熟地。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 的块根, 经加工蒸晒而成。主产于河南、浙江等地。甘, 微温。入肝、肾经。滋阴补血, 填精益髓。治肝肾阴虚, 骨蒸, 盗汗, 遗精,消渴, 腰膝酸软, 眩晕耳鸣, 血虚萎黄, 心悸, 失眠, 月经不调, 崩漏。煎服: 9 ~ 30克。成分及药理参见干地黄条。 熟地黄 熟地黄熟地黄,又名熟地。始载于《本草图经》。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Gaertn.)Libosch.及怀庆地黄R. glutinosa Libosch. f. hueichingensis(Chao et schih)Hsiao的块根经加工蒸晒而成。秋季挖取块根,除去芦头及须根,洗净,晾干,再加黄酒50%拌蒸,取出晒至外皮稍干,即成。 熟地黄呈不规则团块状,表面黑色,内面黑色,质柔软,有粘性,气微,味甘。主产于河南; 江苏、山东、浙江、陕西等省亦产。 本品味甘,性微温。归肝、肾经。功能补血,滋阴,益精填髓,聪耳明目,乌须黑发。主要用于血虚阴亏、脱汗失精、及大失血后、产后血虚未复等证。对血虚引起的面色萎黄,唇舌淡白,眩晕心悸及妇女崩漏,月经不调,常与当归、白芍、川芎同用,如《和剂局方》四物汤。气血两虚者,可与党参同用,如两仪膏。若在此方的基础上,配以黄芪、当归、阿胶,则补血之力更宏,可用于各种贫血。对肝肾阴亏所致的骨蒸潮热、盗汗、遗精、腰膝酸软、消渴,以及耳鸣耳聋,目视昏暗、须发早白等证,本品常用为主药,可以熟地配山萸肉、山药等同用,如六味地黄丸,即为补益肝肾阴虚的常用方剂。用于阴虚,《景岳全书》地黄醴以熟地、枸杞、沉香浸酒饮,治男妇精血不足,营卫不充,有补精益髓之功。如属阴虚火旺之骨蒸潮热、盗汗遗精、腰膝酸软、火升面红、眩晕耳鸣等证,则与黄柏、知母、龟版等同用,以滋阴降火,如知柏八味丸、大补阴丸。肾阴不足,肝阳上亢而为目痛干涩,视物模糊者,可配芍药、杞子、菊花、石决明,以滋肾清肝,养阴明目。肾水不足,胃火有余,致烦热口渴,头痛牙痛,失血等,可配知母、石膏、牛膝等同用,如玉女煎; 此即滋肾清胃,补虚泻实并用之法。若血分燥热,致消渴烦躁,咽干面赤,配以生地、麦冬、天冬、石斛,以生津补血,润燥止渴,如《易简方》地黄饮子。若配以附子、肉桂等补阳之药,又可用于肾阳虚者,如八味丸、右归丸之类,此为“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之意。又如《外科全生集》之阳和汤,方中重用熟地,配以鹿角胶、麻黄、肉桂、白芥子等,共奏养血温阳,通血脉、温肌腠,散寒祛痰的作用,为治阴疽良方。熟地有补肾纳气的作用,故又能治肺肾俱虚之虚喘,常配五味子、胡桃肉、牛膝等以敛肺纳肾定喘。若肺肾阴虚,脾有痰湿,而为咳嗽呕恶,喘逆痰多,痰味带咸者,可与当归、半夏、陈皮为伍,如金水六君煎,此为养血滋阴与燥湿化痰合用之法,有滋阴而不助湿,燥湿而不伤阴,并能和胃健脾,输布津液,从而达到肺肾并调。此外,熟地黄尚可治疗血虚肠燥的便秘,常与当归、苁蓉等同用。配以何首乌、旱莲草、桑椹子、甘菊花等,还能乌须黑发。总之,熟地为滋阴、填精、补血的常用药物。张景岳对此有精辟的论述,谓 “阴虚而神散者,非熟地之守不足以聚之。阴虚而火升者,非熟地之重不足以降之。阴虚而躁动者,非熟地之静不足以镇之。阴虚而刚急者,非熟地之甘不足缓之。阴虚而水邪上沸者,非熟地何以自制,舍熟地何以归元。阴虚而精血俱损,脂膏残薄者,舍熟地何以厚肠胃。”煎服,9~15g。由于熟地药性粘腻,易于助湿碍胃,故脾弱有湿,及痰多气郁,胸膈滞闷者不宜。临床每以砂仁拌用,或与芳香健胃药同用,可以防止或减少熟地滋腻妨胃的副作用。 实验研究: 见鲜生地。 ☚ 当归 何首乌 ☛
熟地黄 熟地黄本品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Libosch.的块根,经加工炮制而成。通常以黄酒为辅料,经反覆蒸晒致内外色黑,油润,质地柔软粘腻,切片用。 本品为少阳人药。功能补肾和肾、滋阴。主要用于肾阴虚而引起的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眩晕失眠、咳嗽、下消胞衣不下等证。如《四象新编》六味地黄汤,用本品20g、枸杞子10g、山茱萸10g、泽泻、牡丹皮、白茯苓各7.5g、治疗少阳人虚劳。又如《东医寿世保元》十二味地黄汤,用本品20g、山茱萸15g、白茯苓、泽泻各10g、牡丹皮、地骨皮、玄参、枸杞子、覆盆子、车前子、荆芥、防风各5g,以滋阴补肾、清虚热治疗少阳人阴虚发热而引起的骨蒸潮热、惊悸、吐血等证。常用量15~25g。 ☚ 黄柏 木通 ☛ 000214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