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煨桑节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煨桑节

煨桑节

煨桑节中的煨桑在藏语中是燔祭战神的意思,为古代藏族部落一年一度的重大庆典,一般在夏季5-6月举行。节日前两天,由本部落的本教师(现多为佛教持咒师)集会诵经,向战神即山神献祭祈祷,并将一个象征魔鬼和敌人的草人缚在一个特别制成的木架上,问其诵咒,勾来其灵魂,禁锢在草人上。第3天,本部落男女成员齐集,举行盛大的煨桑仪式,给“鄂博”(象征战神依附之体)添上新的木制架、箭和旗幡,祈请战神降临。然后将草人送往选定的方向和地点,诵毙命咒,群众向草人射箭,放枪,助威呐喊,将草人焚烧,这时众齐呼“神胜了”的口号。然后进行赛马、表演武艺,有的地方还要演唱《格萨尔》史诗或本部落的历史。部落成员同聚餐,然后散去。这一节日在现今青海果洛地区的部落中还保留着。
煨桑是一种既古老又普遍的藏俗,在煨桑时,除选用柏树枝以外,还兼用艾篙和石南等香草的叶子。举行煨桑节的地方有一定选择,并且煨桑有着固定的仪式:先把柏树枝和香草堆砌在山头或河岸的旷地上,中间放上糌粑或五谷,然后洒上几淌水,点燃火把。
藏族煨桑仪式在很多场合举行,诸如五谷丰登,攻仇克敌,国泰民安,婚丧嫁娶,旅途安全,祛病延年等等,这种藏俗的产生可以溯源到原始时代。最初是藏族男子在出征或狩猎回来时,部族中的族长、老年人以及妇女、儿童在寨子外面的郊野,燃上一堆柏树丫枝和香草,并不断向出征者身上洒水,用烟和水驱除因战争或其他原因沾染上的各种污秽之气。发展到后来,与藏族纷纭战火的战争联系起来,就以“桑”来燔祭战神,祈祷部落平安,战争胜利。直到7世纪后,煨桑仪式与佛教结合,规模更大,盛行更普遍,在原始宗教、苯教、佛教的多层文化催化之下,形成了世界独一无二的祭祀节日——煨桑节。
每年藏历5月13这天,拉萨市民不分贵贱高低,人人穿上节日盛装,全家列入昭寺屋顶上,或到各寺院屋顶上,各山头、河流旁、圣洲畔、旧间地头焚香枝,祭祀神灵。这一天,就是“世界焚香日”。据说,当年赤松德赞为庆祝桑耶寺的落成。在桑耶寺对面的小山上——海布山顶砌了一座巨大的香炉,并在当年的5月13日那天,焚烧香枝,祭祀神灵,香烟袅袅,大有弥漫整个世界之势,从赤松德赞以后的三代赞普都亲自主持5月13日的焚香活动。

☚ 酬神节   江孜达玛节 ☛
0001921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3:4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