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照相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照相机zhào xiàng jī照相的器械。也称摄影机。1927年丰子恺《西洋画的看法》:“所谓‘照相式’者,就是谓其‘描写目前的自然物的瞬间的印象’的方法与摄影相似而已,决不是说西洋画的价值与照相一样。不然,美术学生的头,比二三十块钱一架的照相机还不如了。”1932年何炳松《商务印书馆被毁纪略》:“机器重要者有滚筒机、胶版机、米利机、铝版机、大号自动装订机、自动切书机、世界大号照相机等。”◇印象机器、写真器、镜箱、镜匣、神镜、电镜、手提镜、手镜、镜、照相镜、照相匣、照像镜、照像器、照相器、照像机、照影镜、摄影镜、摄影器、映相具、开麦拉、开末拉。其中开麦拉、开末拉为英语camera(照相机)的音译。 电器 电器收音机:话箱 电匣子 话匣子 话盒子 ☚ 机具和材料 仪器 ☛ 照相机将外界景物形成静止的影像记录在感光材料上的一种器具。简称相机。一般的照相机由机身、镜头、调焦、曝光、取景、输片6部分组成。1826年法国人尼埃普斯制成第1台照相机,并拍出全世界第1张照片。1935年德国的康太克斯3型在相机上安装了测光表,使相机开始从精密机械产品转向光机电一体化的精密仪器。1976年日本的佳能AE—1首先采用微电脑芯片控制照相机,实现了相机自动化、智能化。1982年日本的索尼MVC—1型电子静态照相机是第1台不用传统胶片的相机,成为数字相机的先行者。 照相机 照相机zhaoxiangji用感光片记录物体实像的光学仪器。最早的照相机是针孔照相机。15~16世纪在欧洲出现了以透镜代替针孔的暗室,但只能供人们观察景像。现代照相机利用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原理工作,主要部分有物镜、快门、暗箱等。物镜使前方物体在感光片上成倒立实像,即潜像,是照相机中最主要的部分。一般由一片或多片透镜组成。多片透镜组成的物镜的像差经过精密的校正,具有较高的分辨能力,成像质量良好。普通物镜的焦距约等于照片的对角线。如常用的小型照相机的焦距为0.05米,照片为24×36,就属此类。焦距比它短的广角镜头,能对近物取得大的视场;焦距较长的长焦距镜头,可对远处物体取得大的像。还有变焦距镜头。在透镜组中,有的透镜可以相对其它透镜移动,使整个镜的焦距连续改变,物像位置却可固定不变。电影中的从远景到特写的连续画面,就是用变焦距镜头拍摄的。有些特殊用途的照相机的镜头是用反射镜或反射镜与透镜联合组成,如天文照相机的镜头,是用一个非球面板和一个反射镜组成。照相机的镜头上附有直径可变的光阑,俗称光圈,用来控制进光量以正确曝光。光圈的大小用光圈数(或f数)来表示。其计算方法是用焦距除以光瞳直径,所以光圈数越大,进光量越小。现在国际通用的光圈数系列为…,1,1.4,2,2.8,4,5.6,…。与各相邻的光圈数对应的,是相同的时间内进入的光量增大一倍或减小为1/2。物镜上刻有焦距数与其可达到的光圈数。光圈还可用来调节景深。景深指底片上清晰成像点的范围。光圈大,景深范围小;光圈小,景深范围大。照相机的快门是用来控制感光片曝光时间的装置。常见的快门由若干张金属片组成。照相机的曝光时间可短达1/500秒,有的可达1/1000秒。相机上的快门数字“1”是1秒,“2”是1/2秒,“50”是1/50秒,其余类推。有的相机上还有拍1秒以上慢速度的设备,标有“T”或“B”。照相机的暗箱可以防止无关的光线进入。除此,相机上还有取景器、测距器。照相机的视场角很大,一般可达到50°~60°,有些航空照相机物镜的视场角可达到120°。照相机在多方面有应用,因而其种类很多,按其结构形式分类,有折叠式、双镜头反光式、单镜头反光式及小型照相机、大型新闻照相机等。 ☚ 摄影 照相底片 ☛ 照相机 照相机Zhaoxiangji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制成的用来记录图像的光学仪器。一般由镜头、光圈、快门、取景器、测距器、暗箱等几个主要部分组成。 ☚ 显微镜 幻灯机 ☛ 照相机见“摄影机”。 照相机photographic camera 照相机camera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