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焚骨扬灰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焚骨扬灰féngǔ-yánghuī

焚烧尸骨,扬弃骨灰。形容极端仇视、憎恨。语出《梁书·侯景传》:“曝尸于建康市,百姓争取屠脍啖食,焚骨扬灰。”
侯景原是高欢重用的北魏大将,后率部投降梁武帝,被封为河南王。梁太清二年(548年),他与宗室萧正德勾结,举兵叛变,首先攻破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市),烧杀抢掠,几乎使建康成为废墟。梁大宝二年(551年),侯景称帝,改国号汉,制定了许多残酷的刑法。如执行死刑要先斩掉双手和双足,然后割舌劓鼻,让受刑人受尽痛苦折磨数日之后才死。他还设置了舂碓,专用作捣杀犯人,其状惨不忍睹。有一次,侯景在宫中玩乐,忽然听到鸟的怪叫声,认为这是不祥之兆,便命令猎手漫山遍野搜捕,毁坏农田园林无数,百姓对他恨之入骨。梁承圣元年(552年),陈霸先等人举兵讨伐他,很快攻破都城。侯景在败逃中被部下杀死,愤怒的人们将他暴尸于建康市集中,再“焚骨扬灰”,原来遭到他杀害的一些人的亲属,还拿他的骨灰掺酒痛饮。
“焚骨扬灰”一词,后来常用以表示对那些罪大恶极者的不齿。

焚骨扬灰

焚烧尸骨,扬弃骨灰,指梁时侯景被斩事。后用以形容极端仇视。《梁书·侯景传》:“ (景) 曝尸于建康市,百姓争取屠脍啖食,焚骨扬灰。”亦作“焚尸扬灰”。清钱泳《履园丛话 ·烧坯》:“籍没其家,妻子同谋,法皆斩首,其母恨礼甚,又诣刑部请照陶和气例,凌迟后焚尸扬灰。”

焚骨扬灰

焚烧尸骨,抛洒骨灰。形容对作恶多端之人极其痛恨。南朝梁代,怀朔人侯景曾任北魏将军,后来投降了梁武帝萧衍。武帝末年,侯景发动叛乱,举兵攻入建康,把萧衍逼死在台城之内。侯景自立为汉帝,到处烧杀抢掠,百姓恨之入骨。后来,侯景被梁将陈霸先击败,逃亡时被部将杀死。百姓为发泄仇恨,将他的尸体抛在建康城内,然后点燃大火,焚烧尸体,扬弃骨灰。(见《梁书·侯景传》)

痛恨

痛恨

痛(痛心) 酸毒 患毒 苦毒 毒恨 毒孽 愤恚
痛恨、愤怒:咬牙关
憎恶痛恨:憎毒
愤怒痛恨:愤毒 愤恨
令人痛恨:可恨 可憎 叵奈 叵耐
可恶,可恨:颇耐 颇奈
令人十分痛恨:令人切齿
痛恨坏人坏事:愤世嫉恶
痛恨邪恶势力和奸诈小人:嫉邪忿佞
痛恨、厌恶邪恶势力和奸佞小人:疾奸恶恶
痛恨当时的社会现状和各种丑恶的行为:愤世嫉邪 愤世嫉恶 愤世疾邪
痛恨当时的社会现状和各种不合理的事物:愤世嫉俗 愤时嫉俗 愤世疾俗 忿世疾俗
害人的东西,人人痛恨: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深恨,十分痛恨:深衔
非常痛恨:恨如头醋 嫉之如仇 嫉之若仇 疾之如仇 疾之若仇 为之侧目
痛恨极深:杀千刀
非常愤怒、痛恨:嗔目切齿 张髭怒目睁目切齿
痛恨坏人坏事像恨仇敌一样:疾恶如仇
极其痛恨:痛心痛首 伤心疾首 痛入骨髓 痛彻骨髓 痛于骨髓 痛之入骨 痛贯心膂 刺骨痛心
非常仇视,极其痛恨:焚尸扬灰 焚骨扬灰
极为痛恨贪污受贿:嫉贪如仇 嫉贪如雠
无比痛恨:切齿侧目 侧目切齿
痛恨到极点:痛绝 寝处 食肉寝皮 寝皮食肉 切齿痛恨 恨之入骨 恨之切骨 恨之刺骨 恨入骨髓 恨入心髓 憾之次骨 衔之次骨 痛心疾首 疾首痛心 恫心疾首
对人的诅咒,表示痛恨到极点:千刀万剐 千万刀剁
非常痛恨的样子:切齿(切齿腐心;切齿拊心)
(深切地憎恨:痛恨)

☚ 憎恶   愤恨 ☛

焚骨扬灰

侯景是朔方人。北魏孝昌四年(公元528年),带了一队人马投靠了攻杀北魏皇后胡氏的尔朱荣。因他曾俘虏了反叛北魏朝廷的怀朔镇将葛荣,被提为定州刺史、大行台。北魏丞相高欢杀死尔朱荣后,侯景又投降于高欢,被任命为吏部尚书。
一天,侯景要求高欢给他3万军队,就能渡过长江,把梁朝皇帝萧衍活捉过来。高欢就给了他10万军队。侯景为人残忍冷酷,军令严厉,但每逢打了胜仗,便把抢掠到的财物分给手下将士,手下人既惧其威,又贪其赏,打仗就肯卖命,遂使他常能打胜仗。
高欢病重时,对儿子高澄说:“侯景诡计多端,居心叵测,你要提防他。”高澄于是用高欢的名义写信给侯景,想把他召回。但侯景担心高欢死后高澄会除掉他,就派人上表萧衍,请求投降。萧衍接收了侯景的降附,封他为河南王、大将军、大行台。
高澄承袭父位后,派大将军慕容绍宗攻打侯景。侯景就向西魏和梁求救,北魏军退走。此年底,慕容绍宗再次追击侯景。在涡阳,侯景全军溃散,仅800多人逃过淮河。侯景使计占得梁地寿春后,萧衍非但不贬削他,反而加委其为豫州牧。
侯景得寸进尺,开始策划反叛梁朝。他把全城居民召募去当兵,把民间妇女分配给将卒,还向朝廷索要了1万匹青布作战袍,又自行制造武器。坐镇合肥的鄱阳王萧范和司州刺史羊鸦仁多次密报侯景有反叛苗头,但萧衍并不觉察。
太清二年(公元548年)八月,在萧衍侄子临贺王萧正德的内应下,侯景开始反叛行动,九月间便渡过了长江。此时侯部叛军虽只千余人,但进展顺当,很快便打到了建康城下。十一月间,侯景立萧正国为帝,自任相国、天柱将军。侯景攻破东府城后,城内两三千名文武官员被赤身裸体杀害在城门两边。
此时,梁朝的援军不断增多,侯景公开纵容兵士抢掠,实行大屠杀,尸体把道路都堵塞了。老百姓被强逼着修工事,行动慢的即遭殴打,身体瘦弱的被当场填埋在土中,号哭之声震天动地。十二月,侯景在攻城未能奏效之后,便掘开玄武湖放水灌台城,城内外遂一片汪洋,南岸的建筑物尽数焚毁。
梁军与叛军数番交战,叛军粮食几乎吃光,侯景遂派人到城北上表伪降,施缓兵之计。萧衍在其儿子萧纲劝说下,只得同意讲和。和议成功后,梁朝的援军后撤了,叛军的军粮运到了,侯景立即背弃盟约,昼夜攻城不息,台城终于陷落。侯景抢去了宫廷中所有的女人和珍珠财宝,并自任为大都督、大丞相。把城内尚未断气之人堆积起来焚烧,臭气十里之外都可闻到。萧衍见城已攻破,长叹说:“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亦复何恨!”侯景加紧虐待萧衍,终使萧衍忧愤成疾而死。
简文帝大宝元年(公元550年)七月,侯景自任相国,封汉王。十月,又封自己为“宇宙大将军”。他吩咐手下将领,每攻破一座城池,一定要把所有的人都杀死,以树立其所谓的“威名”。天正元年(即大宝二年),侯景自己称帝,改年号为太始元年。
次年三月,侯景的军队被萧绎的军队打败。侯景用皮袋装着他的两个儿子挂在马鞍上,带领百余人往东逃窜。梁军一路追击,在松江将其堵截。侯景淹死两个儿子后,带数十名心腹坐船自沪渎入海,行至壶豆洲被前太子舍人羊鲲杀死。侯景死后,身首分家,其肚子装上五斗盐后送到建康城示众。老百姓知道后,都争着去吃他的肉。骨头被烧成了灰,有的人还把灰弄到酒中喝掉,也即“焚骨扬灰”。
后来,“焚骨扬灰”这一成语,用来形容对死者极端仇恨。

焚骨扬灰féngǔ-yánghuī

焚:烧。欲焚烧其尸骨,扬弃其骨灰。形容痛恨到极点。

焚骨扬灰fén ɡǔ yánɡ huī

焚烧尸体并扬弃骨灰。极言痛恨。也作“焚尸扬灰”。

焚骨扬灰féngǔ-yánghuī

〔连动〕 焚烧尸骨,扬弃骨灰。形容十分仇视。宋·孔平仲《续世说·李泌》:“肃宗欲敕诸将克长安日,发李林甫冢,~。”
△ 多用于情感方面。
【近义】鞭尸三百。
也作“焚尸扬灰”。

焚骨扬灰fén gǔ yáng huī

即焚烧尸骨,扬弃骨灰。形容极其仇恨。也作“焚尸扬灰”。

焚骨扬灰

极言临死前后受到种种折辱。
《聊·墙》四: 说一声浑身不大好,都来要钱挤成堆,有与没可把何辞对?若还是说声没有,未必不~!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9: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