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胀病证名。胀病之一。《兰室秘藏·诸腹胀大皆属于热论》:“伤酒湿面及厚味之物、膏粱之人,或食已便卧,使湿热之气不得施化,致令腹胀满。此胀亦是热胀。”《证治汇补·胀满章》:“热胀宜清,诸腹胀大皆属于热,因湿热之气不得施化,壅滞于中而成胀满者,宜以苦寒药治之,若脾气不宣,郁而成火吞酸,吞酸渐成胀满者,用药宜刚中带柔,连理汤主之。”《医学准绳六要》:“有火盛阴虚,热乘血分者,其腹虽胀而不甚大,按之益坚,小便黄赤,大便秘涩,其脉数实细小,不可误作湿食治。盖消导则阴愈伤,去湿则津愈涸,宜用苦寒之药,如当归龙荟丸加胡连之类。”亦可选用分消丸、厚朴七物汤等。参见胀病条。 热胀病名。见《兰室秘藏》。伴有热象的腹胀。多与过食酒肉等燥腻食物有关,因其可蕴结于胃肠产生湿热,也可因情绪因素使肝气横逆犯胃,气郁化火伤及胃阴所致。主要表现为腹部胀满,大便秘结,小便黄赤,或伴有舌苔黄、舌质红、发热,脉洪数等证。 热胀rèzhàng病症名。见《兰室秘藏·诸腹胀大皆属于热论》。因伤于酒食厚味, 湿热蕴结于中, 或气郁化火, 邪盛阴虚所致。症见腹部胀满、大便干结、小便黄赤, 或见发热, 脉洪数。治宜泻火燥湿。用中满分消丸或当归龙荟丸等苦寒之剂。 热胀 热胀热胀是指由湿热蕴结或气郁化火伤阴所致的鼓胀。临床以腹胀大而满,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脉数为特征。热胀病名见《兰室秘藏》。 热胀的病因,《丹溪心法·鼓胀》:“七情内伤,六淫外侵,饮食不节,房劳致虚,脾土之阴受伤,转运之官失职,胃虽受谷,不能运化,故阳自升,阴自降,而成天地不交之,清浊相混,隧道壅塞,郁而为热,热留为湿,湿热相生,遂成胀满。”《世医得效方·大方脉杂医科》:“热胀者以阳并阴,则阳实阴虚,阳盛生外热,阴虚生内热,脉必浮数,浮则为虚,数则为热,阴虚不能宣导,饮食如故,腹中胀满者,为热胀。” 本病的辨证可分为两类,兹分述如下: 湿热蕴结:由湿热壅塞隧道,日久成鼓。其辨证施治可参见“实胀”条中湿热蕴结证。 气郁化火:症见腹胀大,口苦舌干,烦躁易怒,头痛头胀,胸闷胁胀,大便秘结,或目赤耳鸣,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证由情志郁结,气失调畅,气郁日久化火伤阴。治宜解郁消火,养肝滋阴。方用龙胆泻肝汤合滋水清肝饮。如阴伤明显者,可伍一贯煎增减。 ☚ 寒胀 实胀 ☛ 热胀rè zhàngheat disten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