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热痧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热痧

病证名。痧证之一。《七十二种痧症救治法·热痧》:“此系外受热邪,发热狂躁,一周时不治则死。治法:用三指拍曲池穴,拍出紫黯块,刺出微血;用香油钱刮两臂臑穴,余同上寒痧症各穴,服绿豆清汁碗半而愈。” 参见痧、阳痧、寒痧条。

热痧

热痧

热痧是指痧毒热邪壅盛所致的痧证。临床特点是高热持续不退,甚或热甚烦躁发狂,肌表出现痧筋等症。热痧见《痧胀玉衡》。
热痧的病因,《痧胀玉衡·痧热》认为:“痧气壅盛,发为热症,或热而不凉,或日晡发热,或潮热往来,皆痧毒之气,阻而不通,搏激肌表,发而为热。”邪正相争,则潮热往来。因热为阳邪,其性蒸腾炎上,故可出现面红目赤,口渴引饮,汗出气粗。若热邪内攻,扰乱心神,轻则烦躁不眠,重则狂躁妄动,神昏谵语。火热之邪且能逼津外泄,热灼伤阴,导致津液伤耗,故致病之后,除可见到一般实热证候之外,还常见到咽干口燥,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津伤液耗等症状。
热痧的辨证,其证候除与温热和外感热病的症状有相类似之外,更需看痧筋之有无(如胸前、乳下、肘弯、膝弯等处,可见青筋浮起),这是痧证的特有见证,并且热痧之脉象也与一般热证病之脉象常有不同,如外感之脉浮数而紧;热病之脉洪数有力;热痧之脉沉伏而数,或微细似停,常有脉证不符之象。此两点均可作为鉴别之诊断。
热痧的治疗,首先宜采取刮痧(刮背部及两胸前),放痧(取三棱针将乳下、肘弯、膝弯等处浮现的青筋刺出血,或刺十指尖出血)等外治疗法急救,然后再根据具体病情,进行辨证施治。如高热汗出,口渴引饮,面赤舌燥者,可用白虎汤。如潮热往来,便秘谵语,热结阳明者,可用大承气汤或小承气汤。如痧气壅盛,则先用紫朴汤,稍冷服,待痧气已尽再用大黄、枳实、陈皮、厚朴水煎稍冷服,以下燥屎之结,或木香槟榔丸也可选用。如痧胀不休,胸腹壅阻,气机不顺,可先用宝花散,待痧气已尽,再辨证施治之。

☚ 寒痧   暑痧 ☛

热痧rè shā

heat eruption; heat rash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8:0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