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热痞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热痞

热痞

热痞是指伤寒太阳病误下后,邪热内结以及杂病中湿热壅结等所引起的痞症。临床是以胸痞,烦热,苔黄,脉数等症为特征。热痞名见《医学纲目》。
热痞的病因,是由于伤寒太阳病误下,表邪入里,邪热壅结于心下;或因胃气素虚,邪热乘虚内陷所致。有因感受湿热,阻于中焦,气机失于宣通,遂致痞满。《医学纲目·痞》:“太阳者湿也,主壅塞乃土,心下为痞满也。伤寒下太早亦为痞,乃因寒伤其荣,荣者血也,心主血,邪入于本,故为心下痞闷。”
临床上常分邪热内结、湿热交蒸、痰热壅盛等证。
邪热内结:症见发热头痛,胸闷烦热,心下痞塞不通,按之柔软不痛,口渴苔黄,脉浮数。由于伤寒误下,邪热内陷,结于胸中所致。治宜泄热消痞。方用大黄黄连泻心汤。如误下后出现心下痞,但表证未解者,宜先解表,后治痞。如本证兼有恶寒汗出,属热痞兼表阳虚,治宜寒热同用,攻补兼施。方用附子泻心汤。温经回阳,泄热消痞。
湿热交蒸:症见胸闷痞满,午后身热,腹胀纳呆,四肢沉重,小便短赤,口渴不欲多饮,苔黄腻,脉濡数。由于感受湿热之邪,以致气失宣通,痞阻中焦。治拟清化湿热,消痞降逆。《寿世保元·痞满》:“有湿热太甚,上来心下而为痞者。治之用黄连、黄芩、枳实之苦以泄之。生姜、半夏、厚朴之辛以散之,人参、白术之甘温以补之,茯苓、泽泻之味淡以渗之,大概与湿同治,使上下分消可也。”《医学纲目》以黄连消痞丸治之。方中黄芩、黄连苦寒泄热;茯苓、泽泻、白术、猪苓健脾利水渗湿; 枳实、半夏、姜黄散结消痞;佐以姜、草和胃。
痰热壅盛: 内容见“实痞”条。

☚ 寒痞   实痞 ☛
0000913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2:4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