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烧山火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烧山火针刺手法名。出明·徐凤《针灸大全》。其法将预定针刺深度分为浅(天部)、中(人部)、深(地部) 3层,操作时,由浅至深,每层紧按慢提9次,如此反复几遍(称几度),至病人自觉某一局部或全身有温热感时出针,并揉闭其孔;有引经通气,益阳补虚的作用。适用于一切顽麻冷痹及虚寒之证。凡经施术5~7度后,如无热感出现,宜即出针,另换他法。 烧山火传统针刺手法,多属补法。出自金·窦汉卿《金针赋》。所谓烧山火,是通过针刺使病人有灼热传布的感觉,如山火蔓延一样。应用于久患瘫痪、顽麻冷痹、遍身走痛等一切虚寒之证。其操作方法是在病人呼气时迅速进针至皮下,重按周围皮肤,强烈捻转多次,使针下紧满。然后再在呼气时稍深刺,同样捻转,使针下紧满。最后刺到预期深度,再同样捻转。在病人感到局部有灼热感时,左手指沿经络走行方向按循,使灼热感沿经络路线扩散,然后在吸气时,将针缓缓退出。术毕。 烧山火 烧山火古代针刺手法之一。用于治疗虚寒性疾患,属于补法的一种。具体方法是:在操作时首先分天、人、地三部进行。针刺入皮下后,先在天部施行重插轻提手法,反复九下;再稍行进针,在人部继续做重插轻提九下;最后再稍行进针,将针刺入地部,再做以上同样手法。这一过程称为一度,又名 “三进一退”。在患者感觉局部或全身有温热感后,即将针缓缓退出。出针时,要紧按慢提,急速揉按针孔。该法能补益脏腑经络的元气,可以治疗一切虚寒性疾病。如胃寒腹痛,可以针刺中脘穴采用烧山火手法,可使胃脘部有温热的感觉,腹痛很快就会痊愈。 ☚ 补泻 透天凉 ☛ 烧山火针刺手法名。是将预定针刺深度分为上1/3(天部)、中1/3(人部)、下1/3(地部)共三层,针刺时由浅入深,每层紧按慢提九次,如此反复几遍,至病人自觉局部或全身有温热感时出针,并揉闭其孔,有引通经气,益阳补虚的作用。多用于治疗冷痹顽麻,虚寒性疾病等。 烧山火shāoshānhuǒ针刺手法, 多属补法。出金·窦汉卿《金针赋》。其法是将预定针刺深度分为浅、中、深三层, 操作时由浅至深, 每层紧按慢提九数, 然后退至浅层, 称为一度。如此反复数度, 至病人自觉某一局部或全身有温热感时出针, 并揉闭其孔。本法有引经通气、益阳补虚的作用, 适用于一切顽麻冷痹及虚寒之症。 烧山火shāo shān huǒpyrogenic needling; heat-producing needling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