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烧伤的康复医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烧伤的康复医疗

烧伤的康复医疗

烧伤是火焰、热水、热蒸气、热油或其他液体以及电流、闪光和放射能或化学物质(强酸、强碱)或燃烧武器等因子作用于人体的皮肤、粘膜、肌肉、骨胳等所造成的损伤。烧伤的面积越大,深度越深,引起肌体各组织的损伤越大,被烧伤肢体的功能障碍也越严重。大面积深度烧伤时,除及时抢救和强有力的抗感染措施外,需要适时而有效的康复医疗才能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生活工作和劳动能力。因此,在烧伤治疗中康复医疗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合)、功能康复、生活自理和劳动能力的康复。烧伤的康复医疗有心理治疗、营养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肢体功能位支持、功能运动治疗、按摩、作业治疗和生活自理训练等,现简要分述如下。
心理治疗 在烧伤的不同阶段,患者有不同的心理状态和表现,应区别对待。烧伤的早期由于突然的创伤,患者有恐惧、后悔、埋怨的心理,表现为烦躁不安,精神恍惚,对疼痛不能忍受等。此期对患者应进行耐心的开导说服的心理治疗,纠正患者的心理变态反应。同时要讲解各种康复治疗的意义和作用,给患者介绍治好的典型病例来树立患者的治疗信心,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到创面愈合阶段,往往出现瘢痕挛缩、关节畸形,特别头面部的烧伤,面容遭到毁坏的患者,思想负担很重,考虑问题很多,甚至有不想活下去的心理状态。对这阶段的心理治疗,医务人员要态度热情和蔼,避免刺激性的语言,开导患者正确对待疾病和困难。同时要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动员患者家属,特别是患者的对象或配偶给患者无微不至的关怀,使患者得到温暖,看到将来的幸福。后期,对患者以后的生活和工作做出适当的安排,解除患者的后顾之忧。
营养治疗 烧伤早期的营养补充应放在热量上,以减少或防止身体自身蛋白质的过多消耗。在热量的分配比例中,糖类应占总热量的50%以上,其次是脂肪与蛋白质,蛋白质(g)与热量(J)的比例不应低于1:20~30。维生素是烧伤患者的必需营养素,需要补充的主要维生素有A、B1、B2、B12及C等。
补充营养的途径主要是口服法。烧伤早期口服流汁如水果汁、牛奶、蛋汤、鸡汤、肉汤等,以后除主食外,副食可服用高蛋白营养菜,如鸡、鱼、蛋、瘦肉等,还可增加新鲜水果和蔬菜。不能口服的患者可用鼻饲法。有的还需要通过静脉输入5~10%葡萄糖、水解蛋白、氨基酸、脂肪乳剂、电解质溶液、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甚至需要输血。
手术治疗 烧伤早期创面转归及晚期肢体畸形的功能康复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早期创面转归,一般采用早期去痂(切痂或削痂)植皮术。对创面愈合后的挛缩疤痕、肢体畸形等需要进行整形手术来康复,而对皮肤、肌肉的毁坏,肢体的缺损等需要手术来重建功能。在整形手术中,除了恢复功能外,对局部形态修复亦是重要的内容,因此对每一切口的位置、方向与良好的愈合均必须充分注意。
深部组织器官烧伤后,为了功能的需要,还要进行组织移植和器官的再造等整形手术,如肌腱移植、拇指再造术等。
物理治疗 烧伤的康复医疗中应用物理疗法的目的在于: 早期,用以预防和控制感染,减轻疼痛,减少损伤组织分解产物的吸收,减轻中毒症状,并刺激肉芽及上皮组织生长,加速创面愈合; 后期,用以防止和治疗疤痕组织的形成及挛缩,有利于肢体功能恢复。
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根据烧伤的病程而异。
烧伤早期 (1)冷疗法: 这是用5~20℃的冷水对创面进行淋洗、浸泡或冷敷,以减轻疼痛,阻止热力继续损害及减少渗出。适用于中、小面积和较浅的烧伤。
(2) 紫外线疗法: 烧伤后即可应用,其剂量应根据病情而定。
(3) 电光浴疗法: 大面积烧伤可用全身电光浴照射法,温度为30~33℃或稍高些,能促使创面干燥、结痂、减少血浆渗出,预防和控制感染,且有一定保温作用。
(4) 超短波疗法: 对深部烧伤用微热量,每次10~15分钟,能促使坏死组织分离、干燥、脱落。对创面合并蜂窝织炎时用无热量,每次8~10分钟,起消炎及消肿作用。
(5) 离子化空气疗法: 离子化空气浓度为20~30万/cm2,每次20~30分钟。
(6)氦氖激光疗法: 输出功率4~6mW,照射距离50~100cm,每次10~15分钟。
(7) 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 应根据临床用药及创面细菌培养的结果选用不同的抗菌素或黄连素,适用于感染的创面。
烧伤后期 (1)等幅正弦中频电疗法: 对患部并置法,每次20~30分钟,有止痛、止痒及软化疤痕的作用。
(2) 超声疗法: 对患部用接触移动法、功率0.75~1.5W/cm2,若创面在肢体末端,可用水下法,功率0.2~0.6W/cm2。
(3)磁场疗法: 对患部用旋磁法、贴磁法或脉冲电磁法均可,有促进疤痕软化、止痒、止痛作用。
功能位置的支持与固定 在烧伤的早期即应注意肢体的功能位置按置、尤其是采用包扎疗法的伤员。手和踝关节功能位置的维持非常重要,处理时应特别重视,其它关节亦不可忽略。在整个病程中最关键的时期是开始脱痂到创面愈合这个阶段。
四肢各种关节的功能位置支持方法如下: 腋下、胸部、上肢烧伤时,上臂应外展45度,以免上臂与侧胸创面粘连。肘关节烧伤时一般应保持在屈曲90度位。全手烧伤时,腕关节宜置于微背屈位, 掌指关节应屈曲成80~90度,使侧副韧带维持最长的位置,预防掌指关节过度伸展畸形。指间关节置于微屈5~10度,以免指伸肌腱的紧张和损伤,拇指宜保持外展位。为了使手较好地维持在良好的功能位置,可使用手托。
下肢烧伤时,髋关节应保持在伸直位,膝关节应维持在微曲的功能位,可在膝下垫一小枕头。踝关节应维持在背屈90度位,必要时可用直角形夹板固定。
医疗体育 早期合理地施行医疗体育,不仅能防治烧伤后肢体的功能障碍,而且可以改善机体各器官和系统的功能。因此,在烧伤的康复医疗中,医疗体育是主要治疗措施之一。
开始医疗体育的指征 (1) 全身急性症状,如休克、心、肾功能衰竭等消失。
(3) 创面开始愈合,肉芽组织生长良好。
(4) 植皮手术后的皮丘或皮瓣基本成活。
以上指征为基本条件,医疗体育尽可能早期开始,局部创面不要等完全愈合后再开始,力求在功能活动中使创面得到愈合,这样的创面疤痕具有弹性,有利于功能康复。
医疗体育的任务及方法 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 患者已脱离危险,全身情况好转,体温接近正常,局部创面尚未愈合时即可开始。这一阶段体疗作用有:
❶提高中枢神经的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给患者树立治病的信心。
❷改善全身各系统和器官的功能,维持机体的代谢进程。
❸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创面营养,促进其愈合。
❹预防疤痕挛缩和功能障碍。
开始体疗时会引起一定程度的疼痛,因此要严格掌握运动量循序渐进,特别是肢体关节的活动范围要由小到大,慢速进行。主要体疗方法如下:
❶呼吸运动 着重练习腹式呼吸,一日多次进行。
❷健肢的主动运动 可与呼吸运动交替进行。
❸烧伤肢体的小范围缓慢的主动运动和柔软的被动运动。做被动运动时,医务人员要轻握患肢,且经常变换被握部位,以免损伤创面。
❹静力性肌肉收缩 应用于被固定的患肢,一日多次进行。
❺温水中运动 由于水的温度及浮力的作用,患肢运动时疼痛明显减轻,且容易进行,因而可以早期开始。局部烧伤可用桶或盆等,全身大面积烧伤需在浴盆内进行。浴盆的头端用宽布带固定于两侧,患者的头枕在上面,这样患者可全部悬浮在水中,以免创面接触浴盆引起疼痛。一般采用普通温水即可,因为烧伤创面本身是非无菌的,只要把浴盆消毒干净,水中运动结束后换上消毒敷料,不会加重感染。水温38~39℃,以比患者的体温高1℃为原则,室温28~30℃。患者入水前,应测脉搏呼吸,并交待注意事项。患者入水后,先浸泡5~10分钟,除去敷料,清理创面后再开始运动。患者先作主动运动,从小关节开始,逐渐进行到大关节,然后由医务人员帮助作被动运动,逐个关节进行,逐渐活动至最大范围。在水中运动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患者的反应,进行医务监督。水中运动一般与换药结合进行。隔日一次,每次30~60分钟。
第二阶段 患者的创面已基本愈合,移植的皮生长良好,但存在疤痕,肢体功能有不同程度的障碍,可转入第二阶段的体疗。
第二阶段体疗的任务为
❶恢复患者体内各系统和器官的功能。
❷矫正疤痕挛缩,恢复或改善患肢活动功能。
❸恢复患者的体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第二阶段的体疗方法为
❶按摩 开始用轻手法的按压法,随着疤痕组织的老化,按摩手法逐渐加重,主要采用推、揉、提捏等手法。按摩的频率要慢,手法要柔和,不断变换部位进行,以免引起水泡和损伤新生的皮肤。
❷温水中主动和被动运动仍是第二阶段体疗的主要方法。可每日进行一次。
❸牵伸疤痕组织的被动运动牵伸力量要逐渐加大,牵伸到一定范围时稍停顿再放松。与按摩配合进行效果更好。
❹徒手体操运动 按肢体关节的轴位方向进行逐渐扩大关节活动范围的主动练习。一日多次进行。
❺器械运动 对挛缩的疤痕可采用滑轮重锤牵伸及沙袋加压牵伸,对关节功能障碍应用不同的关节活动器,如肩关节活动器、肘关节活动器、腕关节活动器、握力练习器、膝关节活动器、功率自行车等。
❻民族形式的拳、功、操 在烧伤后期为了全面恢复患者的体力可采用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气功、练功十八法、保健二十式等。
第三阶段 烧伤后期进行整形手术后按第三阶段体疗进行。其主要任务如
❶尽最大可能恢复患肢的基本功能。
❷当某种运动功能丧失时,通过体疗锻炼发展代偿功能。
第三阶段体疗方法为
❶手术后一般情况好转即应开始功能训练,在保持手术部位的安静情况下,对远离伤口的关节和肌肉进行主动功能运动练习。
❷伤口拆线后,着重进行被整形或重建功能的关节运动。按关节的轴位方向作主动运动、被动运动和器械运动等综合练习。
❸对术后疤痕进行适当的手法按摩并配合牵伸及理疗,促进疤痕软化。
❹大面积深度烧伤后期往往需要进行多次整形手术或功能重建术,需要患者持之以恒地进行功能锻炼,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作业疗法与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浅度烧伤,在创面愈合后,由于不影响肢体功能,即可恢复劳动能力和生活活动能力。大面积深度烧伤严重影响肢体功能,需要顽强地进行作业训练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才能恢复劳动、工作和生活能力。
作业疗法 作业训练的目的是通过一定形式的劳动实践(先易后难)来改善和恢复肢体的功能和劳动技能,加快患者重新工作或劳动的时间。在烧伤的创面愈合比较牢固,经得起压、碰等外力作用后即可开始作业训练,主要进行下列两种:
(1) 功能性作业疗法: 这类疗法有简单形式的手持锤子敲打、手持钳子的钳工操作,简单的木工劳动和切菜、劈柴等家务劳动。在一定时间内应经常重复某一动作,直至掌握为止。
(2) 过渡性作业疗法: 这类训练项目比前一类要复杂,在某些方面接近实际劳动的程度。它适应于烧伤康复后期,患者参加真正劳动前,作为一种过渡形式,恢复与患者原职业相近的活动功能与技巧。应根据患者的原职业性质来选择训练项目,如木工训练锯木,电工训练按装电灯,脑力劳动者训练书写、打算盘、绘画等,妇女可训练缝衣服、织毛衣、编织塑料器皿等。
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1) 翻身训练 大面积烧伤创面愈合后患者可开始练习自己翻身。训练仰卧位向伏卧位翻身时,先练仰卧位挺胸和抬臀动作,掌握后训练向床边移动身体,然后练翻转身体。训练由伏卧位向仰卧位翻身时,先练伏卧撑,卧位。
(2)洗漱和吃饭动作训练 手的创面愈合,肘关节的屈曲功能达到90度左右,即应开始训练患者自己洗漱和吃饭。训练吃饭动作时,先训练患者用患手握刀子、匙子、叉子吃饭,然后再训练用筷子吃饭,因后者需要较高的协调功能。当右手残疾时,尽量训练用左手吃饭。如手拿不住刀、叉、匙等,可把这些餐具用绷带或金属装置固定在手上练习吃饭。
(3)上厕所训练 对下肢烧伤的患者,往往上厕所不能自理,需要训练。先训练患者坐特制的坐椅,在训练过程中,随着关节功能的改善,逐渐降低坐椅的高度,直至患者自己能蹲下上厕所为止。

☚ 断肢、断指再植后的康复医疗   共济失调的康复医疗 ☛
0000056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0:4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