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烟草病害tobacco diseases已报道全世界有116种,其中侵染性病害79种,主要有烟草花叶病、霜霉病、赤星病、炭疽病、青枯病、根结线虫病等。非侵染性病害37种,主要有气候斑点病、缺素症等。中国侵染性病害已发现68种,已确诊的有62种,其中真菌性病害30种,细菌性病害8种,病毒病害17种,线虫病害3种,类菌原体病害2种,寄生性种子植物引起的病害2种。烟草遭受各种病原物侵染,被害率可达64%,仅主要病害每年造成产量损失8%~12%。 简史 1880年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发现烟草青枯病。德国迈耶(A.Mayer)1886年首次命名烟草花叶病。1892年埃利斯和埃弗哈特(Job Bicknell Ellis,&Benjamin Matlack Everhart)在美国发现烟草赤星病,同年金斯(J.M.Janse)首次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发现烟草根结线虫病。1896年布雷达(Breda de Haan)在印度尼西亚发现烟草黑胫病。 1916年章祖纯首次在北京发现烟草赤星病。1922年邹钟琳在南京发现烟草蛙眼病。20世纪80年代陈瑞泰等对烟草病毒病及黑胫病菌生理小种进行调查鉴定与防治研究。1989~1991年中国16个主产烟省(区)联合对烟草病害种类、分布、为害,主要病害发生与流行、损失估计及防治作了大规模系统调查与防治研究。 种类和分布 烟草病害按其生长部位分为苗病类、叶病类、根茎类病害等。 苗病类 中国有10余种。分布广,为害重的有烟草炭疽病(Colletotrichum nicotianae Averna),猝倒病 (Pythium spp.),立枯病 (Rhizoctonia solaniKuhn),根黑腐病(Thielaviopsis basicola(Berk.etBr.)Ferr.]等,在中国南北方烟区均有发生,并在世界主产烟国家有报道,引起根腐、茎基腐、叶斑等症状。此外还有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 Pers.)粘菌病(Physarum gyrosum Rostaf.)、菌核病[Sclerotiniasclerotiorum(Lib.)de Bary]等。发生于世界各产烟区的次要病害还有幼苗疫病[Olpidium brassicae(Woron.)Dang]。 叶病类 主要有赤星病[Alternaria tenuis Nees=A.alternata (Fries) Keissler]、蛙眼病(Cercosporanicotianae Ell.et Ev.)、白粉病(Erysiphe cichor-acearum DC)、野火病[Pseudomonas syringae pv.ta-baci (Wolf et Foster) Young et al.]、角 斑病[Pseudomonas angulata (Frome et al.) Holland]以及花叶病毒病(主要指烟草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马铃薯Y病毒及蚀纹病毒)等,在中国各烟区普遍发生,气候适宜时往往对烟叶产量品质造成严重损失。此外,灰星病(Ascochyta nicotianae Pass.)、白星病(Phyllosticta tabaci Pass.)煤污病(Aureobasidiumpullulans Arn.,Alternaria tenuis Nees.,Cladospor-ium herbarum Link.)等虽发生普遍,但为害不重。当空气臭氧浓度达0.1~0.28毫克/千克烟叶暴露2小时就可产生典型的气候斑点病,叶面出现1~3毫米的褐色或黑褐色斑点,有时变灰白色或白色斑点,严重时被害组织脱落,形成穿孔;此外土壤缺钾、硼、锌等元素可引起各种缺素症。气候斑点病及缺素症,在田间通常与病毒病害相混。1962年以后在印度北部发现的弯孢菌叶斑病(Curvularia trifolii Boed),一直是烟草上严重病害,中国近年只在广西零星发生。广泛流行于世界产烟国家的毁灭性病害烟草霜霉病(Peronospora tabacina Adam.)至今在中国尚未发现,已列为中国对外植物检疫对象。美国、保加利亚、前苏联和东非还发现威州细菌性叶斑病[Pseudomonas melleum(Johnson)Starp],此病曾使罗马尼亚烟草损失达40%。 根茎病类 主要有黑胫病[Phytophthora nico-tianae Breda]、镰刀菌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Schlecht.f.sp.nicotianae(Johns.)Snyder et Hansen]以及中国长江以南普遍发生较重的青枯病(Pseudomonas solanacearum E.F.Smith)及空茎病[Erwinia carotovora(Jones)Holland]。世界烟区分布广为害重的根结线虫病(Meloidogyne spp.),中国已知有五种病原线虫(即南方根结线虫、北方根结线虫、爪哇根结线虫、花生根结线虫、高弓根结线虫),其次是根腐线虫(Pratenchus spp.),山东、河南局部产烟区还发现有胞囊线虫病(Heterodera tabacumLown et Lown)。此外,在中国各烟区零星为害烟茎的有中国兔丝子(Cuscuta chinensis Lamb与日本菟丝子(Cuscuta japonica Chors)。新疆、云南发现寄生在烟根上至少有三种列当(Orobanche spp.)。白绢病(Sclerotium rolfsii Sacc.)、黄萎病(Verticilliumalbo-atrum Reinke et Berth)、茎点病(Phoma nico-tianae Yu et Hua)及细菌性黑茎病[Erwinia caroto-vora Subsp.atroseptica(Van Hall)Dye],在吉林等省零星发生。意大利报道有细菌性根癌病(Rhizobium radiobacter var.tumefaciens)。近年在河南与福建省还发现由类菌原体(MLOS)引起的丛枝病和扁茎簇叶病。 发病规律 多数烟草病害的病原物能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中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烟草生长期藉风雨、昆虫、流水、土杂肥及农事操作传播,引起再侵染。苗床及大田期低温、高湿或高温、高湿,重茬烟地,地势低洼,种植过密,偏施氮肥及管理粗放等均有利于发病。 病害控制 烟草病害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控制。❶严格检疫。防止危险性病害传出或输入。 ❷选育或引种抗病品种。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美国已选育出兼抗多种烟草病害的优质品种,如Coker258等高抗根结线虫病、黑胫病、萎蔫病、青枯病、且耐赤星病等。 ❸改进农业栽培措施。轮作换茬、选好植烟地并深翻、苗床土消毒、培育无病壮苗。注意烟田防旱排涝,适时适量浇水,合理施肥、施净肥、增施磷、钾肥和微肥。 ❹药剂控制。烟种用0.1%硝酸银或1%硫酸铜溶液浸种消毒10分钟。苗床定期喷1:1:200~1:1:120倍波尔多液,或75%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大田期施乙磷铝、甲霜灵、甲基托布津、菌核净或83增抗剂等分别控制真菌或病毒病害。根结线虫病严重的地块可用D-D混剂、15%铁灭克或10%克线磷等处理土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