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炼意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炼意

炼意

提炼主题思想,包括意旨、意象、意境等。清叶矫然《龙性堂诗话》初集:“作诗高手在炼意,炼格、炼词次之。词、格之炼,人恒知之,至炼意则未必知也。”冒春荣《葚原诗说》卷一:“以十字道一字者,拙也,约之以五字则工矣。以五字道一事者,拙也,见数字于五字则工矣。如韦应物‘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权德舆则以‘十年曾一别’五字尽之。如高適‘大都秋雁少,只是夜猿多’,马戴则云‘楚雨沾猿暮,湘云拂雁秋’,‘猿’、‘雁’之外更道数事,此所谓炼字、炼句,尤不如炼意也。”

☚ 篇法   炼骨 ☛
炼意

炼意

写作构思中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精心思考,惨淡经营。“文以意为主”,“炼辞得奇句,炼意得余味”,“炼句不如炼意”,炼意是写作过程的中心环节。目的在于使文章思想内容简明、新鲜、深刻,即古人所说的“贵约”、“贵新”、“贵深”。清·吴德旋《初月楼古文绪论》:“古人文章,似不经意,而未落笔之先,必经营惨淡。”这是因为,文章思想内容的简明、新鲜、深刻,是较高的要求,作者必须“凿开顽璞,方始见玉”,象清·李沂在《秋星阁诗话》 中说:“作诗如食胡桃,宣栗,剥三层皮方有佳味。”“剥三层皮”,也就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新意和深意,并不是很容易就可得到的。元·陈绎曾《文说》:“戴师初先生曰:‘凡作文发意,第一番来者,陈言也,扫去不用; 第二番来者,正语也,停之不可用; 第三番来者,精意也,方可用。’”炼意过程和苦心,大体如此。

☚ 开掘   立意 ☛

炼意

气功术语。又称用意。是指练功者在气功锻炼中,怎样去掌握运用意念。意念的锻炼是气功锻炼的主要环节。因为姿势的调整,呼吸的调节,内气的运行,都是通过意念进行的。张锐《鸡峰普济方》指出:“意者气之使,意有所到则气到,每体不安处,则微闭气,以意引气到疾所而攻之,必瘥”。以意引气,是用意的一种方法。

炼意

炼意

炼意,是指练功者在气功锻炼中,怎样去掌握运用意念。又称用意。它包括: 如何把意念内敛在自己身体内部,以及某些选定的部位,或集中在某一事物上; 在练功过程中不断地排除杂念,从而去体会身体各方面的情况; 继续对意念的运用加以调整,使之更有利于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以冀更好地收到练功的效果。意念的锻炼,是气功锻炼的主要环节。因为姿势的调整,呼吸的调节,内气的运行,动作的锻炼等,都是通过意念进行的,如果意念不集中,不能运用,则摆好姿势,练好呼吸,做好动作,以至体会更复杂的内气等,都将不能很好地实现。将意念内敛在自己身体的某一部位,一般称为“意守”,最通用的部位为下丹田,意守下丹田,古人称为“凝神入气穴”。意守还常与内视、内照的方法结合起来运用,意守外界的,则称“守外景”。在炼意方面,古代还有一种用想象的方法,以诱导安静,集中思想,锻炼身体内部,这就是存想和观相。以意引气也是用意的一种方法,如宋·张锐的《鸡峰普济方》指出:“意者气之使,意有所到则气到。每体不安处,则微闭气,以意引气到疾所而攻之,必瘥。”再是在内气充实的基础上,结合意念、呼吸,使其在身体前后沿任、督脉等流转,称为“大小周天”,“河车搬运”。炼意与呼吸相结合,称为 “心息相依”。炼意中还需要处理好“入静”问题。在炼意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三种倾向: 着意、着想和执着(见“执着”条)。要注意若有意,若无意,勿忘勿助,似守非守,用意不用力。还要避免散乱与昏沉。

☚ 马王堆汉墓导引图   入静 ☛
0002015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3: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