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炎黄子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炎黄子孙 炎黄,即炎帝和黄帝,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两位推动民族形成、创造古代文明的英雄。 相传在原始社会的时候,沿着黄河流域,聚居着许多氏族。每一个氏族,都是由一个女性首领传下来的。每个氏族中少的有几百人,多的达几千人,他们共同劳动,共同享受,没有私有财产,也没有剥削。后来,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加之生产上的需要,这些氏族就结合起来,成为部落。那时黄河流域最强大的部落有两个: 一个是“苗”,一个是“夏”。夏部落里有两个大氏族,一个叫炎帝族,族长叫炎,即炎帝,姓姜,号列山氏。神话里说他是牛头人身,因而炎帝族把牛作为神物加以崇拜。因炎帝氏族是主要从事农业的氏族部落,炎帝教百姓种植农作物,故又称他“神农氏”。炎帝氏族有许多发明,他们为原始社会农业发展作出了贡献。另一个叫黄帝族,族长叫黄,即黄帝,姓姬(原姓公孙),号轩辕氏,又号熊氏,故黄帝族把熊作为神物加以崇拜。传说他发明了车、船、锅、镜子,制造了弩。又传说他让仓颉造文字,伶伦作乐律,大挠制历法,岐伯写医书。 在炎帝强盛时期,苗部落不敢欺侮夏部落,后来炎帝势力衰弱,夏部落就受到苗部落的欺侮,于是炎帝就向黄帝求援。黄帝应炎帝的请求共同结成联盟,一举打败了苗部落,并把苗部落长蚩尤杀死在涿鹿地方(今河北西北部),从此黄帝成为夏部落的部落长。那时夏部落的版图,东到海边,西到昆仑,南至湘山(今湖南岳州一带),北出幽陵(今长城以北诸地),这两个部落联盟在汉民族发展史上具有很重要的位置,以后的尧、舜、夏、商、周、秦各代以及许多小诸侯都渊源于他们。 因此,后人把炎、黄二帝视为中华民族的祖先,看作是中国文明开创者的化身,并把自己称为“炎黄子孙”。 炎黄子孙代称中华民族的后代。清丘逢甲《少瀛以诗舲自寿诗索和走笔书此》: “安知海外百万天朝民, 一任刲屠作人豕?谁非炎黄之子孙, 九天忍令呼无门! ” 炎黄子孙Yán-Huáng zǐsūn炎黄,即炎帝和黄帝,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两位推动民族形成、创造古代文明的英雄。 炎黄子孙yánhuáng zǐsūn传说中的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后代。泛指中华民族的后代。 后代 后代裔(裔子;裔胄;孽裔) 昆(昆苗;昆后;昆仍) 嗣(来嗣;后嗣;继嗣;胤嗣) 根苗 异世 来世 绪余 曾玄 后辈 下辈 子孙 孙曾 胤绪 胄胤 胄绪 余子 余人 香烟 云来 香炉角 ☚ 后代 后裔 ☛ 炎黄子孙 炎黄子孙中华民族的代称。炎黄即炎帝和黄帝,都是传说中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炎帝是传说中上古羌族部落首领,号烈山氏,一作厉山氏,原居羌水流域,后向东发展到中原地区。黄帝是传说中有熊氏部落首领,姬姓,号轩辕氏、有熊氏。相传黄帝在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打败炎帝,后来炎黄两部落逐渐融合,在黄河流域长期生活繁衍,构成华夏族的主干。后来炎黄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即后来汉族的祖先,现在的汉族又被称作炎黄子孙。近现代炎黄子孙的意义被扩展,指整个中华民族,它包括国内各民族以及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炎黄子孙在生理上属于黄种人,黑眼睛,黄皮肤,黑头发。炎黄子孙创造了高度的人类文明,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炎黄子孙有着优良的传统,诸如勤劳、勇敢、智慧等美德为世界人民所称颂。炎黄子孙有着共同的文化背景和传统,有巨大的凝集力和向心力,他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和富强奋斗不息,同时也为世界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 民族传统 爱国主义 ☛ 炎黄子孙yan huang zi sundescendants of Yan Di and Huang Di—the Chinese people 炎黄子孙(of)the Chinese descent 炎黄子孙yán huánɡ zǐ su?n【释义】指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 炎黄子孙yán huáng zǐ sūn泛指中华民族的后代。 炎黄子孙yánhuáng-zǐsūn炎黄:炎帝神农氏和黄帝有熊氏,代表中华民族的祖先。“炎黄子孙”指中华民族。 炎黄子孙yán huánɡ zǐ sūn炎帝和黄帝的后代。泛指中华民族的后代。炎黄: 炎帝神农氏和黄帝有熊氏,借以代表中华民族的祖先。 炎黄子孙yan huang zi sun炎黄:炎帝神农氏和黄帝有熊氏,代表中华民族的祖先。指中华民族的后代。 炎黄子孙yánhuáng-zǐsūn〔偏正〕 炎黄,指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为我国传说中的两个帝王,被后世尊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因以“炎黄子孙”泛指中国人。严复《道学外传》:“今乃奉五百兆炎黄之胄,二千年神圣之教,以听若辈之位置……当咸以为不可也。”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此时,一种中华民族神圣不可侮的情感在我的心中油然而生! 我更感到自己愧为~!”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