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灾变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灾变论又称“灾变说”。法国学者居维叶(1769—1832)于1812年提出。内容是:1.短期内在全球范围出现的突然的剧烈变动(超出人们当前的经历和自然知识),强烈地改变了地球的面貌。2.地壳的当前形态和生物的分布情况是五六千年以前的一次“强大而突然的变革”所导致的结果。3.地球上生物的变化是反复多次灾变的结果。 灾变论见“地质学”中的“灾变论”。 灾变论 灾变论认为地球曾经多次出现急剧毁灭性变动,使地形、水陆分布、气候以及生物物种都发生了大规模变化的地球演化理论。灾变论由法国著名学者居维叶(Cuvier.D.G.1769—1832)于1812年首先提出。其基本内容是:(1)出现过全球性的突然、剧烈、短期的大变动,这些变动超过了人类当前的经历和人类拥有的自然知识。它们强烈地改变了地球的面貌。(2)地球历史上的突变不能用现在仍起作用的自然力,如冰雪、流水、海洋、火山、地震等等来解释。(3)地壳当前的形态及生物的分布,是由5——6千年前的一次灾变造成的。(4)地球上的生物物种是不变的,现存生物与已灭绝生物之所以不同,是由于每次灾变毁灭原来的种又创造出新的种。对灾变论的评价近几年有所反复。以前是全盘否定,认为灾变论的所有观点都是错误的。但今天国内外地质学界有人提出重新评价的问题,主要认为灾变的思想是可取的,它符合近来发现的某些天文因素会改变大气中的微量元素,从而造成生物大批死亡的事实,而这些事实又是无法用均变论解释的。 ☚ 魏格纳 均变论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