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火龙出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武備類 > 火藥器部 > 火箭 > 火龍出水 火龍出水 huǒlóngchūshuǐ 多級火箭。因水戰中如火龍出於水面,故稱。用毛竹作龍身,木雕龍頭龍尾,龍腹裝火箭數枝。頭與尾下各安火箭筒二,四藥線相連,會總一處,並與腹中火箭藥線通接。若水戰,離水面三四尺,先點燃火箭筒,推動火龍飛去,待其將燃盡時,藥線再引燃龍腹火箭,由龍口飛出,焚燒敵之船帆。亦可用於陸戰。創製於明,爲現代多級火箭之始祖。明·茅元儀《武備志·火器圖說十二》:“〔火龍出水〕用毛竹五尺,去節,鐵刀刮薄,前用木雕成龍頭,後雕龍尾,口宜向上,其龍腹内裝神機火箭數枝。龍頭上留眼一箇,將火箭上藥線俱總一處,龍頭下兩邊用斤半重火箭筒二箇,其筒大門宜下垂,底宜上向,將蔴皮魚膠縛定,龍腹内火箭藥線由龍頭引出,分開兩處,用油紙固好裝釘,通連於火箭筒底上,龍尾下兩邊亦用火箭筒二箇,一樣裝縛。其四筒藥線總會一處,捻繩。水戰可離水三四尺燃火,即飛水面二三里去遠,如火龍出於江面,筒藥將完,腹内火箭飛出,人船俱焚,水陸並用。” 火龍出水 (《武備志》) 火龙出水明代后期创制的一种简易两级火箭。箭身是用5尺长的好毛竹制成的龙腹式箭筒,去节刮薄,两头分别安置木雕的龙形头尾,龙口稍仰,利用喷射腹内火箭。头尾下部两侧各安装有半斤重的起飞小火箭,箭镞后部缚附一个火药筒,箭尾有平衡翎。装配时,先将4支起飞火箭的药信相联,尔后再同龙腹内火箭的药信串联。火龙出水多用于水战。作战时,在离水面三四尺处,点燃4支起飞火箭的药信,推进火龙出水飞行,可远至二三里。当4支起飞火箭的药信燃尽时,恰好能点燃龙腹内并联各火箭的药信,引起火药燃烧,各火箭在火药燃烧时所产生的气体冲力推动下,一起飞向目标,焚烧敌船具和人员。火龙出水的4支小火箭,是最早的运载火箭,龙腹内的火箭为战斗火箭。它的创制成功,标志着明代后期的火箭制造技术已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参阅明代茅元仪《武备志·火器图说十二》。 火龙出水 火龙出水火器名。明研制的一种雏型的两级火箭。用于水战。弹体以竹木制成,筒状,筒的两头仿造龙头、龙尾,故名。它利用四支起火的动力器把龙形筒射出,起火燃尽,又引燃龙形筒内数枝火箭,一齐射出以焚毁敌船。 ☚ 神火飞鸦 四、商业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