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火针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醫療器具部 > 針 > 火針 火針 huǒzhēn 醫用針具名。亦稱“燔針”、“焠針”、“煨針”。即加熱使用之大針。因其以火燒紅,針尖點刺,故稱。主治癰腫膿瘍未潰,癱痪,息肉,疣。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痔漏·九漏》:“諸漏結核未破者,火針針使著核結中,無不差者。”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火部·火針》:“火針者,《素問》所謂燔針、焠針也,張仲景謂之燒針,川蜀人謂之煨針。其法麻油滿盞,以燈草二七莖點燈,將針頻塗麻油,燈上燒令通赤用之,不赤或冷則反損人,且不能去病也。其針須用火筋鐵造之爲佳。”明·高武《針灸聚英·火針條》:“火針……即九針中之大針也……凡治癱痪,尤以火針易獲功效。”清·高思敬《外科問答》:“膿淺用刀,膿深用火針。” 火针❶针具。出《千金要方》,又名煨针、燔针。现代所用的火针,多用不锈钢制成,长3~4寸,体粗圆,尖锐利,柄用角质或竹、木制作。近有用钨合金丝制作者,形同毫针,略较粗长,受热散热较快,不易变形。使用时将针烧红,于选定部位速刺速出。应掌握深浅、部位,凡血管、内脏及关节附近等处禁用。临床多用于痈疽、瘰疬、顽癣和痹证等。或指大针,见该条。 火针长3~4寸,体粗圆,尖锐利,柄用角质或竹木包裹。用时先将针尖部烧红,故名。 火针firing needle系针灸具之一。此针体粗圆、针尖锐,针柄固定在角质或竹木签上,加热时便于持针。临床主要用于瘰疬、痈肿、顽癣、痹痛等。方法:用时先将针尖烧红,局部消毒,用针速刺患部。 火针huǒ zhēn《本草纲目》火部第6卷火针(8)。针刺法。即将针频涂麻油,置于油灯上烧灼至赤后针刺人体一定部位的皮下组织,并迅速拔出者。 火针huǒzhēn针具名。出《千金要方》。长3 ~4 寸, 体粗圆, 尖锐利, 柄用角质或竹木包裹。用时先将针尖部烧红, 故名。用法参见火针疗法条。 火针huǒ zhēnscorched needle;cauterized needle; heated needle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