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火线抢救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火线抢救

在敌人火力下对受伤人员进行的抢救活动。主要抢救措施有包扎、止血、固定、搬运、荫蔽等。火线抢救应做到迅速地寻找和荫蔽伤员,及时有效地急救,并尽快将伤员送下火线。

火线抢救

火线抢救

火线抢救也称阵地救护,是指对阵地上的伤员施行包扎、止血、骨折临时固定,抗窒息和搬离火线等措施。伤员自己或战友相互帮助下进行的救护通称自救互救。火线抢救是分级救治的起点,由连抢救组负责组织实施。良好的火线抢救对于挽救重危伤员的生命,减少伤员再次负伤,防止伤情加重,具有重要意义。火线抢救是在敌人火力下进行的。抢救人员应该具有英勇顽强、灵活机智、熟练的战术动作和抢救技术,才能完成抢救伤员的任务。
组织与任务
战时在连首长的领导下,以卫生员为骨干,抽调非战斗人员以及上级加强的抢救人员组成连抢救组。其任务:
❶迅速寻找发现和隐蔽伤员。
❷及时准确的急救。
❸积极组织后送。
工作方法
进攻战斗时连抢救组,通常分为两组。第一组,在副政治指导员领导下由卫生员、和担架员组成,位于连指挥所附近的隐蔽地带。负责全连伤员的寻找、急救和搬运,并领导全连火线抢救工作。战斗中,随连指挥所前进,并与营指挥所保持联系。第二组,由另一名卫生员或卫生战士,担架员等组成,紧跟主攻排,负责突破前和突破口附近伤员的抢救。卫生战士负责急救,担架员等负责集中,隐蔽伤员。
防御战斗时,通常有较充分的准备时间,有工事或坑道做依托,分队配置相对稳定。连抢救组要进行现地勘察,选择伤员隐蔽地和搬出伤员的道路。一般工作程序是:由卫生员率领担架员等,在连指挥所附近的工事或掩蔽部内展开,负责运回各排的伤员,进行急救和组织后送。
装备
每个指战员战时应配备急救包。敌人使用化学武器时则加配个人防护盒(内装有防护口罩、防化急救针、皮肤消毒包、抗放药、解磷片、抗感染药等)。卫生员配备有卫生包(内装有常用药品、剪刀、碘酒、止血带等)和敷料包、夹板等。
急救范围

❶包扎、固定: 及时准确包扎伤口,对肠脱出、脑膨出者,进行保护性包扎和固定,对骨关节伤和大块肢体软组织伤用夹板固定。
❷抗窒息: 对开放性气胸施行封闭包扎,对张力性气胸施行胸腔穿刺排气,对昏迷、颅脑伤等伤员要及时清除口腔异物,必要时牵舌固定。
❸止血: 用加压包扎或上止血带(系标记)。
❹对呼吸,心跳骤停伤员,立即清理上呼吸道,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❺止痛: 对剧痛伤员进行止痛,条件许可时,应口服止痛药和应用针刺止痛。
❻防冻、防暑。
❼烧伤救护: 对面积较大的烧伤,应用三角巾或较清洁的衣服、雨衣等保护创面。
❽对化学毒剂伤,及时注射解毒药及局部洗消。
开展自救互救
自救互救是部队指战员负伤后,由自己或战友之间相互进行的救护。它是完成火线伤员抢救的重要措施。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自救互救率是逐渐上升的。在抗日战争时间的自救互救率占伤员总数的20%,解放战争时期占34.9%,朝鲜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占57.0%。今后战争中,自救互救仍将占有重要地位。军政首长要重视自救互救的教育,在班、排按规定选出卫生战士,并注意发挥他们在平战时卫生工作方面的骨干作用,使之在未来战争中胜利地完成火线抢救的任务。

☚ 战役卫勤保障计划   营救护所 ☛
0002045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5:09:52